您的位置:首頁>媽媽熱點>正文

寶寶“春捂”你捂對了嗎?

春天時熱時冷, 媽媽們可煩心了, 給寶寶穿多點又怕熱壞了, 穿少了又怕感冒了, 不知如何是好。

春天穿衣也有講究, 穿衣多少應隨氣侯變化及時增減, 保持冬暖夏涼不可穿得過多、捂得太緊, 以免出汗過多, 汗腺管口被汗液和塵土等汙物堵塞, 細菌在此繁殖, 導致感染性皮膚病。 內衣褲及尿布應選用質地柔軟、寬鬆、透氣性好的棉織品, 不宜穿羊毛、化纖織品, 因為後者容易使遐邇皮膚發生過敏, 引發皮炎、濕疹。

春季寶媽們給寶寶穿衣穿對了嘛, 象媽總結以下幾點注意事項。 希望媽媽們牢記哦~

1、寶寶春季穿衣:隨時增減衣服

Advertisiment

①衣服要薄厚適中, 不要因為怕冷著寶寶而給寶寶穿得過厚。 家長可以經常摸摸寶寶的脊背和手, 寶寶小手溫暖、脊背無汗最適宜。

②春季氣溫開始回升, 但也會有氣溫突然下降, 所以家長要根據天氣情況及時給孩子添減衣服。

Advertisiment

③春季也是乾燥的季節, 寶寶的皮膚特別容易被外界刺激。 避免穿戴質地粗糙的高領毛衫和非棉質的圍巾, 雖然保暖卻容易刺激皮膚, 引起過敏。 給寶寶穿上質料柔軟的棉質衣物, 能減少過敏機會。 現在許多兒童服裝都以尼龍、膠質或羊毛等為質料, 若怕寶寶敏感, 可先穿一件棉質貼身衣打底, 減少皮膚直接受刺激的機會。

2、寶寶春季穿衣:留心的細節

處於出牙期的寶寶, 經常會流口水, 所以要格外注意保護口部周圍和小下巴。 勤換小圍嘴, 保持皮膚乾燥, 給寶寶擦口水時要使用乾淨柔軟的紗布或者紙巾, 動作要輕柔。

3、寶寶春季穿衣:“春捂”四大標準

①氣溫:15℃是春捂的臨界溫度

研究表明對兒童、老人等需要“春捂”的人群來說,

Advertisiment
15℃可以視為捂與不捂的臨界溫度。 也就是說, 當氣溫持續在15℃以上且相對穩定時, 就可以不捂了。

②溫差:日夜溫差大於8℃是捂的信號

春天的氣溫, 前一天還是春風和煦, 春暖花開, 刹那間則可能寒流湧動, “花開又被風吹落”, 讓你回味冬日的肅殺。 面對溫度百變的春天, 父母應得隨天氣變化為孩子加減衣服。 而何時加衣呢?現在認為, 日夜溫差大於8℃是該捂的信號。

③時機:冷空氣到來前24-48小時未雨綢繆

醫療氣象學家發現, 許多疾病的發病高峰與冷空氣南下和降溫持續的時間密切相關。 最明顯的就是感冒、消化不良, 在冷空氣到來之前便捷足先登。 因此, 捂的最佳時機, 應該在氣象臺預報的冷空氣到來之前24~48小時, 晚了則猶如雨後送傘。

Advertisiment

④持續時間:7-14天恰到好處

捂著的衣衫, 隨著氣溫回升總要減下來。 但是減衣不能太快, 否則會出現沒“捂”到位的現象。

怎樣才算到位?

醫學家發現:氣溫回冷需要加衣禦寒, 即使此後氣溫回升了, 也得再捂7天左右, 體弱的孩子和老人才能適應。 減衣過快有可能會讓他們凍出病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