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肥胖的原因 胖寶寶餵養原則

描述寶寶可愛的字眼總離不開“藕節似的小腿”、“圓滾滾的小手”、“鼓鼓的肚子”, 的確, 胖嘟嘟的寶寶特別惹人喜愛, 可是, 嬰兒期的肥胖已被證實與成年後的許多疾病有關。 那麼, 是什麼原因造成寶寶肥胖的呢?媽媽看看下面幾種情況, 你的寶寶是否是其中之一呢?

胖寶寶是這樣煉成的

“奶胖”

如今都提倡母乳餵養, 母乳提供的能量雖不如配方奶粉, 但營養結構卻很符合寶寶的生理特點, 母乳餵養的寶寶一般都長得特別結實, 而喂配方奶的寶寶長得會比喝母乳的寶寶更快也更胖一些。 可有些寶寶一直吃母乳,

Advertisiment
卻也胖嘟嘟的, 這是怎麼回事呢?這就和母乳泌出的成分有關。 前段和中段母乳裡蛋白質的含量比較高, 而後段母乳中的脂肪含量比較高, 如果寶寶每次吸奶的時間過長, 就會吸入較多脂肪, 造成肥胖。 但這類寶寶是百分百的“虛胖”, 在斷母乳後會迅速瘦下去, 媽媽不必過分擔心, 只要合理安排好代替母乳的配方奶和輔食, 就不會對寶寶的健康和生長發育造成影響。

輔食添加不當

有一些寶寶的肥胖是添加輔食不當引起的。 最初開始添加的輔食一般是澱粉類食物, 如米粉、爛粥等, 還有一些水果泥, 而這些食物的能量都很高, 如果添加過量就會造成寶寶肥胖, 特別是因為水果泥之類的甜食。 因為寶寶的味覺是從感受甜味開始的,

Advertisiment
所以寶寶會對有甜味的食物表現出興趣, 添加輔食時媽媽不要迎合寶寶的這種興趣, 也不要在製作的輔食中加糖, 以免引起寶寶肥胖。

運動太少引起肥胖

寶寶成長的過程中, 從翻身、坐到爬行、站立, 運動量逐漸增大, 如果媽媽過於小心翼翼, 因為害怕寶寶從床上翻下來、站起來會跌倒、爬得全身髒兮兮, 而整天抱著寶寶或把他固定在寶寶椅裡, 寶寶的運動量小, 時間長了, 肉肉就越來越多, 變成胖寶寶了。 其實, 翻身、爬行、站立都是寶寶在練習協調能力, 為學習走路打好基礎, 是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 媽媽一定不要過分呵護, 要放手讓寶寶邁出成長過程中的第一步。

飲食習慣不當引起肥胖

Advertisiment

1條魚和1碗蔬菜, 哪個更有營養?相信很多媽媽都會選擇魚。 其實每種食物都能提供不同的營養素, 魚和蔬菜提供的是不同類型的營養素, 都是寶寶不可或缺的。 在生活中, 往往會有一些媽媽認為動物性食物比植物性食物更有營養, 而刻意給寶寶多吃魚、蝦、蛋、肉等高蛋白的食物。 殊不知蛋白質也會產生能量, 攝入動物性食物的同時, 也一併攝入了過多的脂肪, 進而導致寶寶趨向肥胖。 另外, 寶寶的胃是有彈性的, 越來越多的食物也會把寶寶的胃撐大, 以後就會越吃越多, 時間長了引起肥胖。

寶寶餵養原則:讓身高長得比體重快

肥胖會給寶寶的心臟造成負擔, 也會給他成年後的健康埋下危險的種子, 寶寶成長過程中生長發育是和營養密切相關的,

Advertisiment
減肥這兩個字實在不適合寶寶。 對於那已經肥胖的寶寶, 我們要做的是:讓他的身高長得比體重快。

運動:運動可以消耗能量, 把身體裡多餘的脂肪和過量進食產生的能量消耗掉, 胖寶寶可以通過運動來消耗多餘的脂肪和能量, 讓身高的增加比體重增加多, 寶寶自然就瘦下來了。

養成正確的飲食習慣:糾正寶寶飲食習慣可以調整因飲食習慣不好引起的寶寶肥胖。 有的寶寶特別喜歡吃甜味食物, 不僅容易蛀牙, 更容易長胖, 媽媽就要杜絕寶寶吃甜食, 讓寶寶的口味趨向天然味道。

科學餵養:因餵養不當引起的肥胖需要媽媽下點功夫學習科學的餵養方法。 營養均衡是科學餵養的重點,

Advertisiment
媽媽不要偏好某一類食物, 儘量讓寶寶的食物多樣化, 主食、葷食、蔬菜、水果, 一樣都不能少, 烹調清淡, 少用油脂和成人化的調味品刺激寶寶胃口。 如果寶寶是由老人帶的, 更不要迷信“寶寶的胃口撐撐大就容易帶大”, 胃是越撐越大的, 以後每次食量比前一次多, 就會造成肥胖。

健康寶寶是這樣吃出來的

0~6個月

以母乳餵養為主, 無需額外添加輔食, 保證每天800~1000毫升的喝奶量。 母乳不足而添加配方奶的寶寶, 媽媽不要隨意把濃度加大, 以免引起肥胖。 但是, 也不要因為寶寶肥胖而把濃度降低, 這樣容易引起寶寶營養不良。

6~12個月

寶寶已經添加輔食, 胖寶寶大多會對輔食表示出興趣, 但這時仍要保證每天600~800毫升的喝奶量, 絕對不要以輔食代替奶,以免引起肥胖,同時輔以翻身、爬行等動作訓練,消耗能量。

1~2歲

寶寶在此階段可以獨立行走,運動量增大,可以消耗掉多餘的能量,媽媽不要刻意減少寶寶的食量,要保證營養均衡,烹調時不要以成人化的糖和油脂調味,避免不必要的能量攝入。

2~3歲

在此階段,寶寶會表示出自己對食物的喜好,一些胖寶寶會表現出只喜歡吃肉或特別喜歡吃巧克力。媽媽一定要改掉寶寶的這些壞習慣,儘量不給寶寶糖果、巧克力這類零食。飯桌上要變換品種,不要突然不讓寶寶吃肉,而是每天在餐桌上用一個色彩鮮豔的菜代替肉食,如用番茄炒蛋代替紅燒大排,加入蔬菜的肉餡代替純肉餡,用去皮的禽肉、牛肉代替豬肉,預防寶寶缺鐵性貧血,逐步讓寶寶的飲食多元化,同時增加寶寶的戶外運動,消耗脂肪。

4~6歲

學齡前的寶寶即使肥胖了,也不可以減肥,這時的寶寶大多在幼稚園用餐,正規幼稚園的營養餐都是由專業營養師根據幼兒的營養需要來搭配的。媽媽千萬不要認為寶寶在幼稚園吃得不好,而在晚餐時給寶寶準備大魚大肉。其實晚餐不必給寶寶加餐,餐後還應該帶寶寶出去散散步。回家後如果寶寶覺得餓可以給寶寶吃一片乳酪或一杯牛奶,促進骨骼的發育,只要寶寶身高長了,體重沒有增加,就算成功了。

Tips:各階段寶寶食物需要量

絕對不要以輔食代替奶,以免引起肥胖,同時輔以翻身、爬行等動作訓練,消耗能量。

1~2歲

寶寶在此階段可以獨立行走,運動量增大,可以消耗掉多餘的能量,媽媽不要刻意減少寶寶的食量,要保證營養均衡,烹調時不要以成人化的糖和油脂調味,避免不必要的能量攝入。

2~3歲

在此階段,寶寶會表示出自己對食物的喜好,一些胖寶寶會表現出只喜歡吃肉或特別喜歡吃巧克力。媽媽一定要改掉寶寶的這些壞習慣,儘量不給寶寶糖果、巧克力這類零食。飯桌上要變換品種,不要突然不讓寶寶吃肉,而是每天在餐桌上用一個色彩鮮豔的菜代替肉食,如用番茄炒蛋代替紅燒大排,加入蔬菜的肉餡代替純肉餡,用去皮的禽肉、牛肉代替豬肉,預防寶寶缺鐵性貧血,逐步讓寶寶的飲食多元化,同時增加寶寶的戶外運動,消耗脂肪。

4~6歲

學齡前的寶寶即使肥胖了,也不可以減肥,這時的寶寶大多在幼稚園用餐,正規幼稚園的營養餐都是由專業營養師根據幼兒的營養需要來搭配的。媽媽千萬不要認為寶寶在幼稚園吃得不好,而在晚餐時給寶寶準備大魚大肉。其實晚餐不必給寶寶加餐,餐後還應該帶寶寶出去散散步。回家後如果寶寶覺得餓可以給寶寶吃一片乳酪或一杯牛奶,促進骨骼的發育,只要寶寶身高長了,體重沒有增加,就算成功了。

Tips:各階段寶寶食物需要量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