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剝苔小常識

有一個3歲的靈靈自從1歲起就患了哮喘病, 經常會發病, 他的面黃肌瘦, 到醫院去看病吃藥就成了家常裡的便飯。 靈靈媽發現寶寶不時有舌苔剝苔, 尤其在發病時更明顯, 不知這是怎麼回事, 到底與疾病有何關係?是否要治療呢?帶著這些疑問去詢問了有關醫生。

1. 什麼叫剝苔?

正常人的舌背面有一層由絲狀乳☆禁☆頭組成的舌苔。 呈薄狀色白。 當某種因素或疾病時在舌的背面部分絲狀乳☆禁☆頭暫時性消失, 形成剝脫狀, 可呈菱形、圓形、橢圓形、不規則形等。 不少呈地圖狀, 屬於剝苔的一種類型, 初發時呈小範圍剝脫區,

Advertisiment
像無定形紅斑, 斑塊邊緣呈灰黃色, 微高起, 界限清晰, 就像地圖模型上蜿蜒的國界。 紅斑區絲狀乳☆禁☆頭消失, 但菌狀乳☆禁☆頭無改變。 剝脫區範圍逐漸擴大, 向周圍蔓延, 外觀似地圖狀, 故稱地圖舌。 由於絲狀乳☆禁☆頭邊剝脫, 邊修復, 形狀不斷變化, 好像不斷“遊走”。 有時修復後完全恢復正常, 但可復發。

2.什麼原因會引起剝苔?

剝苔的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明確。 最初認為是缺少某種B族維生素所致, 但B族維生素缺少的兒童剝苔發生率並不比正常兒童高。 一些過敏性疾病如哮喘兒童的剝苔發生率遠比正常兒童高, 所以認為是變態反應所致。 長期缺少鋅及鐵也會導致剝苔, 據國內調查缺鋅兒童中患剝苔者高達9.17%。 貧血及體弱的小兒剝苔的發生率也較高。

Advertisiment
遺傳因素也不容忽視, 復旦大學兒科醫院檢查116例剝苔小兒家屬的舌苔發現有剝苔的占14.7%。 所以剝苔不是一種因素引起, 而是多種多樣的原因所致。

3.剝苔對小兒有什麼危害?

剝苔在小兒中較常見。 在2--'4歲年齡的正常兒童中發生率較高、約1%--3%。 但在體弱兒童中發病率高達14.8%,復旦大學兒科醫院調查170例剝苔兒童發現166例有反復呼吸道感染, 占65.7%;有過敏性奧炎、哮喘、濕疹、尊麻疹、藥物過敏史等43例, 占25.3%;有詢樓病、營養不良等營養障礙49例, 占28.8%。 不愛吃蔬菜37例, 大便秘結近半數。 可見剝苔兒童雖無大的痛苦, 但常伴有易感冒、食欲差、面黃肌瘦、盜汗、夜驚、便秘及過敏症狀。 中醫學認為舌苔的顏色、形態可以反映正邪的盛衰,

Advertisiment
病情的輕重。 舌苔有無也反映脾胃消化吸收功能。 當小兒舌苔剝脫時, 說明小兒脾胃功能虛弱。 多數屬於脾虛類型。

4.對剝苔兒童如何防治?

由於造成剝並的原因很多, 應針對原發疾病著手防治。 剝苔兒童中不少有不愛吃蔬菜的習慣, 在動物實驗中也證實長期不吃新鮮疏菜的家兔, 舌多出現紅幹、剝苔, 所以要多給孩子吃新鮮蔬菜和水巢。 此外對大便千、盜汗、口幹的剝苔小兒應多吃一些養陰生津的食品, 如小米、玉米、豆製品、牛奶、雞蛋、鴨、鴿子、魚、蝦、瘦肉等。 不宜吃煎炸及熏烤食品, 如油煎餅、烤羊肉串、油炸雞翅、熏魚等。 應適量補充一些維生素及微量元素。 應用中醫氣陰雙補法有一定效果, 如黃茂10克, 太子參12克。 麥冬10克。 白術10克,

Advertisiment
北沙參10克, 山藥12克, 煎湯, 每口服一劑。 每3個月1個療程。 食療小兒更易接受, 如取小米30克, 山藥及胡蘿蔔各50克。 將胡蘿蔔及山藥切碎, 與小米同煮成粥, 調人少許白糖服用。 小米養陰, 山藥及胡蘿蔔健脾胃。 長期服用可改善胃腸吸收功能, 提高免疫力, 減少疾病。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