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媽媽熱點>正文

預防寶寶燙傷的小常識

天氣一冷, 醫院裡的燙傷小病人就多起來了, 前些天, 幾乎每天都有一兩位被燙傷的兒童前來就診, 輕度、中度都有。

在幾個月到3歲的階段, 寶寶剛學會爬行及走路, 活動能力大增, 好奇心強, 卻不懂保護自己, 是最容易發生意外的時候。 即使在家裡, 只要父母稍不注意, 孩子都有遇到危險的可能。 燙傷就是其中一種家居常見的損傷。

Advertisiment

儘管常見, 嚴重的燙傷卻會給患兒留下可怕的後果。 最直接的就是留下疤痕, 如果在面部, 就會毀容, 如果在四肢或者關節, 就手指不能伸直, 腳不能行走, 膝肘等關節不能伸直等。 還有一個後果是, 在留下燙傷疤痕的地方, 是沒有毛孔的, 就不會出汗, 孩子常常會覺得很熱。 燙傷不僅給孩子生理上造成後果, 還會影響孩子的心理, 造成孩子終身的身心障礙。

怎麼樣才能預防這些慘劇的發生?萬一寶寶被燙傷後, 應該怎麼辦呢?

Advertisiment

燙傷後要馬上沖冷水, 不要塗牙膏醬油

寶寶燙傷後, 媽媽應立即帶寶寶到自來水龍頭前, 用自來水沖燙傷部位10分鐘以上。 因為剛燙傷時, 熱度還沒有滲入內部, 深部的組織還沒有被燙死, 越早沖洗, 對組織的損傷就越淺, 以後治療起來也就比較快, 不容易落疤。 如果燙傷部位在衣服裡面, 要及時脫掉衣服, 來不及脫, 就用剪刀剪開, 不過要小心。

不要自行塗一些藥物或食品, 如牙膏、醬油、麵粉、香油、小蘇打等, 這些做法都是有害無益的。 輕則污染燙傷創面, 給以後的治療帶來麻煩, 重則引起創面化學燒傷, 使創面深度加深。

如果燙傷不嚴重, 可以塗一些藥膏, 如濕潤燒傷膏、綠藥膏等, 但不要包紮起來, 讓創面裸☆禁☆露, 與空氣接觸,

Advertisiment
可使創面保持乾燥, 並能加快創面復原。 如果只是觸一下爸爸抽的煙頭, 這僅僅是把手指表皮燒紅, 不用管它, 也會自然痊癒。

燙傷嚴重者應立即去醫院處理。 每個小孩的手掌大約有身體表面積的1%。 如果小兒燒燙傷的面積在l0%以上, 表示病情較重, 很容易合併脫水甚至造成休克, 應趕快送醫院治療, 切不可耽誤。 如寶寶發燒, 局部疼痛加劇、流膿, 說明創面已感染發炎, 應趕快請醫生處理。

疤痕顏色與食物無關

如果燙傷的範圍較小, 一般都不需要留院治療, 醫生會為寶寶洗傷口, 並以藥物塗搽, 再以敷料包紮。 由於清洗傷口可減低感染及發炎的機會, 故爸爸媽媽們必須遵照醫生吩咐的次數和方法去做。

燙傷的康復需時較長。

Advertisiment
醫生的治療只是使皮膚復原的開始, 任何此類傷口要徹底康復, 日常仍必須悉心加以護理, 否則可能出現疤痕增生的現象。

燙傷的部位不要弄濕, 儘量不要去洗, 以免細菌感染。

有些人相信少吃醬油及某些食物可令疤痕較快痊癒及顏色較淡, 其實, 皮膚色素的製造與食物色素無關, 因此這說法並無醫學根據。 此外, 目前也無證據證明疤痕的痊癒與生魚、海鮮或任何食物有關。 如果患者避免曬太陽, 則可免疤痕轉深色。 燙(燒)傷後, 患者的飲食, 應以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食物為佳。 有人認為不宜吃魚蝦類“發物”, 有人認為不能吃醬油, 有人認為不能吃蔥、薑、蒜, 這些說法都是不科學的。

防燙傷, 這些事爸爸媽媽一定要做到!

Advertisiment

1.給寶寶洗澡、洗臉、洗腳時, 一定要先放冷水, 再倒熱水調節到適溫。 反之, 光倒熱水, 再轉身去取冷水時, 寶寶會以為洗澡水放好了, 馬上進入盆中, 造成燙傷。

2.熱水瓶、電鍋、熱茶杯等不要放在寶寶能夠直接或間接觸及之處, 有的父母以為不放在孩子直接能觸及之處就安全了, 其實不對。 如果放置熱容器的檯面上有臺布, 寶寶蹣跚行走時, 喜歡拉扯臺布, 結果熱水自頭頂潑下, 造成燙傷。

3.不要讓寶寶獨自面對熱液(熱湯、熱粥、熱奶、熱洗衣粉液等), 因為寶寶對周圍事物很感興趣, 但手腳尚不靈活, 容易碰翻熱液, 引起燙傷。

4.帶寶寶去新的環境, 如親屬、同事家裡, 一定要注意熱容器的擺放位置, 讓寶寶玩耍時遠離此處。 否則, 寶寶在新環境中, 極易碰翻熱水瓶、熱茶杯等物,造成燙傷。

5.反復告誡寶寶發生燙傷的原因及後果,以喚起寶寶的安全意識。教育寶寶不要玩火(火柴、煤氣等),告訴他發生火災時的正確自救方法。

6.帶寶寶到農村或者外地去玩時,要注意觀察寶寶玩耍的環境中有無高壓電線、石灰水池、熱水池、熱瀝青地、強酸或強鹼地、熱油鍋等,禁止寶寶在其附近玩耍。

7.吃火鍋時,如果用酒精做燃料,注意在火焰全部熄滅後,才能添加酒精,否則易發生燙傷;對於電火鍋,要防止孩子玩耍時絆倒在電線上,拉動火鍋,造成燙傷。不要讓寶寶自己去火鍋裡夾食,控制寶寶與火鍋的距離。

8.不要邊吸煙邊照看寶寶,因為一不小心,煙頭會燙傷寶寶。

極易碰翻熱水瓶、熱茶杯等物,造成燙傷。

5.反復告誡寶寶發生燙傷的原因及後果,以喚起寶寶的安全意識。教育寶寶不要玩火(火柴、煤氣等),告訴他發生火災時的正確自救方法。

6.帶寶寶到農村或者外地去玩時,要注意觀察寶寶玩耍的環境中有無高壓電線、石灰水池、熱水池、熱瀝青地、強酸或強鹼地、熱油鍋等,禁止寶寶在其附近玩耍。

7.吃火鍋時,如果用酒精做燃料,注意在火焰全部熄滅後,才能添加酒精,否則易發生燙傷;對於電火鍋,要防止孩子玩耍時絆倒在電線上,拉動火鍋,造成燙傷。不要讓寶寶自己去火鍋裡夾食,控制寶寶與火鍋的距離。

8.不要邊吸煙邊照看寶寶,因為一不小心,煙頭會燙傷寶寶。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