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發燒要不要馬上送醫院

發燒是人最常見的一種疾病反應, 不論大人還是孩子, 並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說明他的防禦系統正在和外來入侵的病原體作戰, 意味著孩子的免疫系統在正常發揮作用, 是機體抵抗疾病的自我治療過程。 發熱越高, 說明人體的反抗能力越強, 但並不意味著疾病越嚴重。

那麼, 寶寶發燒, 到底要不要馬上送醫院呢?

孩子的正常體溫隨年齡、身體狀況、活動情況, 以及一天中不同的時間段會有所不同, 甚至穿衣服多少也會影響到體溫的變化。 一般來說, 腋下溫度超過37.5℃就考慮為發燒了, 37.5℃-38℃為低燒, 38℃-38.9℃為中燒,

Advertisiment
39℃以上為高燒。

6個月以上的寶寶體溫不超過38.5℃, 而且沒有不舒服的表現時, 不需要服用退燒藥, 以物理降溫為主。 如果他進食和睡眠正常, 且和平時一樣玩耍, 也不需要著急去醫院, 可先在家觀察。

物理降溫包括直接和間接兩種降溫法。 直接降溫法有冰袋降溫、洗溫水澡、溫水擦身及減少穿著的衣物等。 間接降溫法有降低室內溫度等。

物理降溫注意事項:

1. 洗澡能説明散熱, 如果寶寶精神狀態較好, 可以多洗澡, 水溫在27-37℃。 但不要給寶寶洗熱水澡, 可能引起全身血管擴張、增加耗氧, 加重病情。

2. 不要用冷水、冰水擦身, 會導致寒戰, 使體溫進一步升高。 也不要使用酒精擦身, 寶寶會通過皮膚和呼吸道吸收, 引起昏迷、過敏等嚴重後果。

3. 要保持房間舒適,

Advertisiment
溫度適宜, 鼓勵寶寶多喝水, 不要給寶寶穿得過多, 捂得過於嚴實, 否則容易出現脫水、焐熱綜合征, 甚至昏迷!

如果物理降溫後寶寶體溫一直在38.5℃以上, 就要在醫生指導下喂寶寶吃藥了。 但是嚴格控制一天之內退燒藥服用次數, 絕對不能超過四次。 而如果連續低燒36個小時以上, 家長也要注意了, 最好帶孩子去醫院明確病因。

小於3個月的嬰兒體溫大於38℃、3-6個月的嬰兒體溫大於39℃要高度懷疑細菌感染。 建議及時就醫, 明確診斷發熱的同時要觀察患兒面色、呼吸、心率、膚色、反應等因素來共同評價患兒的病情。 嚴重病情時往往體溫不升(低於36攝氏度)也要引起重視。

提醒:六歲以前的小兒要警惕高熱驚厥的問題, 有驚厥史的小孩建議提前使用退熱劑(38攝氏度的時候)。

Advertisiment

寶寶出現哪些症狀應及時送醫院?

1. 高燒39.5℃以上。

2. 已不能喝水, 或出現驚厥。

3. 精神差, 嗜睡或不易叫醒。

4. 呼吸時有喉喘鳴聲。

5. 感冒後呼吸加快(2個月以下的小嬰兒呼吸次數每分鐘≥60次, 2個月至1歲的幼兒每分鐘呼吸≥50次, 1-4歲的兒童每分鐘呼吸≥40次), 可能引發了輕度肺炎。

6. 呼吸加快並出現上胸凹陷(指孩子吸氣時胸壁下部凹陷, 這是由於肺部組織彈力差, 吸氣費力所致;若孩子吸氣時僅有肋間或鎖骨上方軟組織內陷, 則不是胸凹陷)。 有此特徵說明孩子已經出現了較明顯的呼吸困難, 可能是重度肺炎。

如果寶寶出現了以上症狀, 家長需要及時將寶寶送院治療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