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什麼因素決定孩子的身高?孩子3歲前知道還不晚

幾乎所有的媽咪都希望自己的寶貝能長成大個子, 和其他寶貝在一起時, 也難免會比一比誰長得更高、更壯實。 然而, 寶貝的體格發育特別是身高的增長卻似乎有著自己獨特的規律, 有些寶貝在3歲後不經意間就躥成了“小大個兒”, 有些寶貝任憑媽咪想方設法做好吃的, 卻還是同齡寶貝中的“小精豆兒”。

專家表示, 很多影響寶寶長高的因素, 都是在孩子3歲前決定的。 那麼, 寶貝的身高究竟由哪些因素決定呢?媽咪又能做些什麼幫助寶貝長大個兒呢?

No.1遺傳

爸爸和媽媽的遺傳基因神奇地控制著寶貝的內在生長。

Advertisiment

我們看到大多數寶貝的外貌和身材都會越來越像爸爸媽媽或更像其中的一方, 也有一些公式可以粗略預測寶貝未來的身高。 總體上爸爸和/或媽媽的身材越高, 寶貝也會長得越高;而如果爸爸媽媽身材都偏矮, 要想寶貝長大個, 就要更多寄期望於後天因素(或基因突變)啦!

遺傳的另一層意義是對於那些先天發育落後(如早產、低出生體重兒)或出生後體格發育評價發現生長發育遲緩(身高或身長低於同年齡、同性別兒童正常參考值的2個標準差或第3百分位)的寶貝, 要及早檢查有無遺傳、內分泌代謝疾病。

No.2睡眠

生長激素缺乏可導致身材矮小, 研究顯示生長激素在夜間入睡後分泌量增高, 且與睡眠深度有關,

Advertisiment
因此通常認為充足和高品質的睡眠有助於寶貝的體格生長。

雖然目前還沒有準確的研究結論得出睡眠時間與兒童身高、體重間的定量關係, 並且不同寶貝的睡眠時間也存在一定個體差異。 但總體上, 提倡早睡早起、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 特別注意在夜間不要給小寶貝過多的人為干預, 如:換尿布、餵奶、哄睡等, 培養寶貝良好的睡眠習慣, 安享優質睡眠, 必然有助於寶貝的體格健康發育。

No.3營養

嬰幼兒期的營養與飲食對於寶貝的生長發育至關重要。 我們常常看到, 一些吃飯好的“嘴壯”寶貝, 確實會比同齡寶貝長得“大一圈兒”, 這也會讓那些身形偏瘦小的寶貝媽咪格外心急。 其實, 判斷寶貝的生長發育是否正常,

Advertisiment
最重要的是和自己比較。

媽咪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 利用生長曲線圖, 定期描繪出自家寶貝身長、體重、頭圍的生長軌跡。 有些看似瘦弱的寶貝, 食欲不錯, 活潑好動, 代謝旺盛, 只要寶貝能按照自己的生長趨勢穩步增長, 平時也較少生病, 媽咪就不必過於擔心。 相反, 倒是有些在嬰幼兒期生長過速的寶貝, 體內脂肪細胞的數量明顯增加, 給今後發生超重肥胖乃至增加成年期心血管疾病的患病幾率, 都埋下了健康隱患。

要讓寶貝長得勻稱, 長個兒而不是長胖, 重點在於膳食均衡, 營養攝入要合理。

出生後要堅持純母乳餵養4~6個月, 按需餵養有助於寶貝掌控自己的飽與餓。 從小養成良好的進食習慣, 比某一餐的質與量更重要。

Advertisiment
4~6個月後, 根據寶貝的具體情況, 及時合理地添加輔食, 注意循序漸進, 可以通過仔細觀察寶貝的便便, 判斷對食物的消化吸收情況。 寶貝1歲後, 可以安排一日5~6餐, 其中3次主餐, 食物應單獨加工製作, 口味清淡, 避免加入過多的調味品。 媽咪應注意1~3歲的寶貝, 每天需要的魚肉蛋類食物只需100克(2兩), 即使寶貝長個需要豐富的優質蛋白質, 也不是多多益善。 如果媽咪把澱粉類主食和肉蛋類菜肴製作得過於美味, 讓寶貝頓頓胃口大開, 攝入量超過了需要量, 日積月累就會導致超重或肥胖。

建議寶貝每餐中的魚肉蛋類食物不要超過總量的1/4, 主食占1/4~1/3, 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這三大類營養素可以保證寶貝每日所需的熱量。

此外,

Advertisiment
還要攝入豐富的新鮮蔬菜, 水果則可以作為加餐或零食, 並保證每天300~500毫升乳類或乳製品, 以補充足夠的鈣質和其他多種維生素。

No.4運動

寶貝的身高與骨骼發育密切相關。

在出生後的第一年, 主要是頭骨生長最快, 脊柱則與寶貝的動作發育相適應, 從抬頭到會坐、會爬, 直到能站立、行走, 寶貝的脊柱在長長的同時, 也形成正常的生理彎曲。 四肢特別是下肢骨的長短, 決定了寶貝成年後的身高, 通常高個子都是大長腿, 就是這個道理。

寶貝身長或身高的生長, 雖然個體差異較大, 但總體上會遵循一定的規律。

一般出生時身長平均為50釐米左右, 1歲時可達75釐米, 為生長最快的第一年;2歲時身長平均約為87釐米, 2歲後每年平均可生長5~7釐米, 到10歲後的青春期生長突增階段,則每年可增長8~10釐米。通常認為,春季是寶貝長個的黃金時期,趁著好天氣多到戶外活動、多曬太陽,還有助於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可促進鈣的吸收,使骨骼更強壯。

No.5情緒

積極、穩定的情緒狀態有助於寶貝的身心健康發育。

寶貝出生後應給予足夠的安撫與關愛,鼓勵媽咪及家人與寶貝進行更多的親子交流,讓寶貝體驗到愉悅和安全感。在遊戲與互動中促進心理行為與情緒的健康發展。研究顯示,如果小寶貝長期處於負面情緒及不和諧的養育環境中,可引發飲食、睡眠、生長發育及心理行為發育方面的一系列問題。隨著寶貝長大,焦慮、抑鬱等情緒障礙更可引發兒童身材矮小和青春期的生長發育障礙。

因此,為了寶貝健康快樂地成長,媽咪自己先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和睦的家庭氛圍、美滿的婚姻關係,對於寶貝的情緒穩定與生長發育,可起到不容忽視的促進作用。

No.6疾病

任何可引發生理功能紊亂的急慢性疾病,如急慢性腹瀉、反復呼吸道感染、先天性心臟病、腎臟病、生長激素缺乏症、甲狀腺功能減低症、遺傳代謝性疾病、軟骨發育不全等,均可直接影響到寶貝的體格生長發育。通過對兒童定期進行健康檢查與體格生長發育評價,可以及早發現異常,早期確診並治療相應疾病,儘量避免對寶貝成年後的身高造成不利影響。

目前臨床上對於確診的生長激素缺乏症,可以採用重組人生長激素替代治療,越早干預、療效越好。

但務必要提醒家長的是,生長激素切不可盲目濫用,需經正規醫院系統檢查確診後才能適當使用,並要在使用過程中密切監測各項指標。

另外,對於可導致體內營養素吸收不良和丟失增加的慢性腹瀉、反復呼吸道感染、過敏等疾病,應積極治療,並努力提高寶貝的機體免疫力,促使體格全面生長發育。

到10歲後的青春期生長突增階段,則每年可增長8~10釐米。通常認為,春季是寶貝長個的黃金時期,趁著好天氣多到戶外活動、多曬太陽,還有助於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可促進鈣的吸收,使骨骼更強壯。

No.5情緒

積極、穩定的情緒狀態有助於寶貝的身心健康發育。

寶貝出生後應給予足夠的安撫與關愛,鼓勵媽咪及家人與寶貝進行更多的親子交流,讓寶貝體驗到愉悅和安全感。在遊戲與互動中促進心理行為與情緒的健康發展。研究顯示,如果小寶貝長期處於負面情緒及不和諧的養育環境中,可引發飲食、睡眠、生長發育及心理行為發育方面的一系列問題。隨著寶貝長大,焦慮、抑鬱等情緒障礙更可引發兒童身材矮小和青春期的生長發育障礙。

因此,為了寶貝健康快樂地成長,媽咪自己先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和睦的家庭氛圍、美滿的婚姻關係,對於寶貝的情緒穩定與生長發育,可起到不容忽視的促進作用。

No.6疾病

任何可引發生理功能紊亂的急慢性疾病,如急慢性腹瀉、反復呼吸道感染、先天性心臟病、腎臟病、生長激素缺乏症、甲狀腺功能減低症、遺傳代謝性疾病、軟骨發育不全等,均可直接影響到寶貝的體格生長發育。通過對兒童定期進行健康檢查與體格生長發育評價,可以及早發現異常,早期確診並治療相應疾病,儘量避免對寶貝成年後的身高造成不利影響。

目前臨床上對於確診的生長激素缺乏症,可以採用重組人生長激素替代治療,越早干預、療效越好。

但務必要提醒家長的是,生長激素切不可盲目濫用,需經正規醫院系統檢查確診後才能適當使用,並要在使用過程中密切監測各項指標。

另外,對於可導致體內營養素吸收不良和丟失增加的慢性腹瀉、反復呼吸道感染、過敏等疾病,應積極治療,並努力提高寶貝的機體免疫力,促使體格全面生長發育。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