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汗多是病嗎?汗寶寶的飲食療法

夏天炎熱, 汗多是正常的, 可寶寶汗如雨下, 看起來就不太正常了。 一直在育兒路上小心翼翼的新手媽媽看見“揮汗如雨”的汗寶寶不免膽戰心驚:寶寶愛出汗是病嗎?是缺鈣?還是體虛?本期BB護理站來給媽媽們答疑解惑, 看看寶寶愛出汗是怎麼回事。

那些關於汗寶寶的傳說, 靠譜嗎?

媽網網友@劉e手:我們家糖糖白天倒沒覺得汗多, 可晚上睡覺就大汗淋漓, 儘管空調溫度已經調得很低。 尤其是剛入睡那一兩個小時, 簡直能把衣服都浸濕。 我婆婆說是孩子體虛, 要給他進補。

媽網網友@Maymay216:我寶寶從小到大都很多汗,

Advertisiment
開始老人家說是缺鈣, 後來一直給她補, 也沒改善。 到醫院檢查了微量元素, 顯示沒缺鈣, 而且身高體重都比標準要高。 實在想不通為什麼可以那麼多汗。

媽網網友@豬小花:到了夏天, 兒子的頭和脖子總是濕的, 要不停給他擦汗。 聽說小孩汗多是生病的前奏, 可用在我兒子身上好像並不准, 他的汗多是持續性的。

本文為獨家原創, 轉載請注明出處, 並連結回www.mama.cn, 違者必究!

大汗淋漓是病嗎?生理性盜汗VS病理性盜汗

很難單從“汗多”這一個症狀來判斷寶寶是否生病了。 其實寶寶汗多, 是有“生理性盜汗”和“病理性盜汗”兩種不同情況的, 到底是正常還是生病, 要從寶寶出汗的具體時間和表現來判斷。

1、生理性盜汗的原因

其實現實生活中大部分的寶寶盜汗都屬於生理性盜汗,

Advertisiment
並不需要特殊的治療。 而引起生理性盜汗的原因, 除了氣溫過高、穿太多、蓋太厚等“外部因素”外, 主要跟寶寶自身身體發育有關。

a 寶寶“含水量大”:寶寶的皮膚看起來水水嫩嫩的, 因為他們確實是“水做的”。 剛出生的寶寶體內含水量高達85%, 而成人則只有60%左右。 含水量大自然也容易排出更多汗液, 這是符合自然規律的。

b “抑汗”神經不發達:人體可以通過排汗來調節體溫, 但嬰幼兒的這種控制汗液分泌的植物神經發育尚不完善, 導致寶寶對冷熱的自我調節能力也不好, 所以容易出現“揮汗如雨”的情況。

c 寶寶新陳代謝旺盛:寶寶正處於飛速生長發育的階段, 新陳代謝旺盛, 即使安靜時或者睡著了,

Advertisiment
體內的新陳代謝仍然在激烈地進行中。 加上寶寶好動, 運動量大, 體內積蓄了大量的熱量, 只有靠出汗來調節體溫。

2、病理性盜汗的原因

病理性盜汗的寶寶, 除了出汗過多以外, 往往還有其他一些不正常的表現, 例如睡不安穩、身體發育遲緩等, 建議家長儘快到寶寶到醫院就醫。 而病理性盜汗的原因, 常見的有以下幾個:

a佝僂病:佝僂病主要是由於缺乏維生素D所致的, 除了表現為出汗多以外, 患者還會有頻繁夜驚夜哭、囟門大、枕禿、雞胸、O型腿等症狀表現。

b 低血糖:有的寶寶“汗如雨下”的同時, 還出現面色蒼白、四肢發冷的症狀, 那就要考慮低血糖的可能了。

c 服藥後出汗:有些藥物服用後會出現出汗的情況, 最常見的就是退燒藥。

Advertisiment
一般寶寶發燒超過38.5℃時需要服用退燒藥, 而服藥後出汗是降低體溫的一種途徑, 只要藥效過了, 寶寶退燒了, 這種病理性的盜汗自然就會好轉。

d 身體虛弱:體虛的寶寶確實可能出現汗多的症狀, 如營養不良、貧血、腸道感染等疾病的寶寶, 除了汗多以外, 還常常伴有精神萎靡、面色蒼白、慵懶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狀。

生理性盜汗的家庭護理法

既然生理性盜汗是正常情況, 為什麼還要護理?雖然生理性盜汗不是病, 但出汗過多水分流失容易引起脫水, 汗液濕透了衣服若不及時擦乾容易著涼感冒, 本來沒病卻因為沒有護理到位而導致了疾病, 那實在太“冤”了!所以家有汗寶寶的家長, 務必做好寶寶出汗後的護理。

Advertisiment

1、控制室溫:對寶寶而言, 26℃是最舒適的溫度, 家長最好能夠將室溫控制在26℃左右, 避免室溫過高造成寶寶出汗過多。

2、衣被要適度:寶寶新陳代謝比成人旺盛, 一般情況下比成人穿少一件衣服是比較適合的。 判斷寶寶衣服被子是否合適, 可以摸一下寶寶的後背, 如果是暖而無汗, 就說明穿的合適;如果摸起來有汗, 就說明穿的有點多了。

3、出汗後及時擦乾:寶寶出汗後要及時擦乾, 否則沾濕了衣服, 容易著涼導致感冒。 尤其要注意的是, 寶寶出汗時毛孔是張開的, 這時若突然進入空調房或吹風扇, 身體會出現應激性反應, 毛細血管收縮, 更容易導致感冒或腸胃不適等症狀。

4、及時補水:寶寶比成人出汗量更多, 尤其是夏天, 好動的寶寶常常汗如雨下, 這時家長要特別注意給寶寶補充水分。因為出汗過多,會帶走寶寶體內的水分、鹽分和微量元素,可能造成脫水和電解質丟失。

病理性盜汗的飲食療法

寶寶出現病理性盜汗,最根本的還是要針對病因對症治療,是佝僂病引起的多汗,就及時補充為維生素D和鈣;是低血糖引起的,就儘快幫助寶寶提高血糖濃度……疾病治好了,汗多的毛病自然也就好了。下面主要針對體虛引起的病理性盜汗,介紹一下這種情況的飲食療法。

1、泥鰍湯:泥鰍具有補氣虛、暖脾胃、止虛汗的功效,尤其適合因身體虛弱、脾胃虛寒、營養不良因的小兒盜汗的寶寶食用。將泥鰍3-4條洗淨後放入油鍋內炸成微黃色,再加水和少量的蔥、鹽煮沸即可飲用。病理性盜汗的寶寶一周喝2-3次即可有效改善汗多的情況。

2、山藥湯:寶寶體虛多汗,同時伴有食欲不振等症狀,很可能是脾胃虛寒引起的,媽媽可以給寶寶做山藥湯、山藥粥等食用。山藥具有健脾補虛,滋腎養胃等功效,寶寶服用後脾胃功能得到改善,身體越來越強壯,所以虛汗多的毛病也能夠有所改善。

3、黃芪紅棗湯:黃芪具有益氣固表、改善表虛的功效,而且性狀溫和,是適合寶寶食用的一種中藥材。寶寶由於身體虛弱出現盜汗嚴重的情況下,建議可用黃芪15克、紅棗20個,加適當的水,文火煮1小時左右,體虛的寶寶飲用後能夠對盜汗的現象明顯改善。

關注微信可獲取更多精彩母嬰資訊及福利:打開微信→添加好友→查找or即可。

這時家長要特別注意給寶寶補充水分。因為出汗過多,會帶走寶寶體內的水分、鹽分和微量元素,可能造成脫水和電解質丟失。

病理性盜汗的飲食療法

寶寶出現病理性盜汗,最根本的還是要針對病因對症治療,是佝僂病引起的多汗,就及時補充為維生素D和鈣;是低血糖引起的,就儘快幫助寶寶提高血糖濃度……疾病治好了,汗多的毛病自然也就好了。下面主要針對體虛引起的病理性盜汗,介紹一下這種情況的飲食療法。

1、泥鰍湯:泥鰍具有補氣虛、暖脾胃、止虛汗的功效,尤其適合因身體虛弱、脾胃虛寒、營養不良因的小兒盜汗的寶寶食用。將泥鰍3-4條洗淨後放入油鍋內炸成微黃色,再加水和少量的蔥、鹽煮沸即可飲用。病理性盜汗的寶寶一周喝2-3次即可有效改善汗多的情況。

2、山藥湯:寶寶體虛多汗,同時伴有食欲不振等症狀,很可能是脾胃虛寒引起的,媽媽可以給寶寶做山藥湯、山藥粥等食用。山藥具有健脾補虛,滋腎養胃等功效,寶寶服用後脾胃功能得到改善,身體越來越強壯,所以虛汗多的毛病也能夠有所改善。

3、黃芪紅棗湯:黃芪具有益氣固表、改善表虛的功效,而且性狀溫和,是適合寶寶食用的一種中藥材。寶寶由於身體虛弱出現盜汗嚴重的情況下,建議可用黃芪15克、紅棗20個,加適當的水,文火煮1小時左右,體虛的寶寶飲用後能夠對盜汗的現象明顯改善。

關注微信可獲取更多精彩母嬰資訊及福利:打開微信→添加好友→查找or即可。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