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模仿的過程也是在學習

以下是一位元媽媽跟女兒的對話。

媽媽說:“寶寶, 你別穿著襪子踩在地板上, 成嗎?”

寶寶說:“你別穿著襪子踩在地板上, 成嗎?”

媽媽說:“你穿上鞋!”

寶寶說:“你穿上鞋!”

媽媽說:“這個孩子, 真不聽話!”

寶寶說:“這個孩子, 真不聽話!”

看到寶寶滑稽的樣子, 媽媽忍不住大笑起來!寶寶也笑起來, 還是穿著襪子在地板上走來走去!

到了晚飯時間, 媽媽進廚房做飯。 寶寶也跟進來了, 媽媽拿勺子, 寶寶也拿勺子, 媽媽舀米, 寶寶也舀米, 在媽媽身邊轉來轉去, 媽媽納悶, 這個孩子怎麼我做什麼她做什麼呢?

最讓媽媽忍俊不禁的是,

Advertisiment
媽媽最近咽炎犯了, 老忍不住咳嗽, 寶寶見了, 也學著媽媽的樣子彎著腰咳嗽, 這不明顯是跟著媽媽學嗎?

寶寶處於模仿敏感期

模仿是指寶寶重複原型所顯示的行為, 表明兒童的心智已經發展到可以領悟和掌握某行為背後的能力的階段了。

模仿是兒童對自己身體行為上的一種確認, 兒童可以停在某一種系列的勻作中, 然後將此動作重複出來, 最終形成自己的能力。 這種模仿是身體的、動作的模仿, 是剛開始的模式, 發展到後來, 當然是對更抽象的事物的模仿。 比如, 語言的模仿、個人氣質特質的模仿、風格的模仿……

最初的時候, 1歲多的寶寶, 用模仿的方式學習, 由於是非分辨能力較差, 會看見什麼模仿什麼。 如果有人口吐髒字,

Advertisiment
寶寶很快就能學會。 當寶寶說出口的時候, 媽媽不能認定寶寶是在學壞, 此時的寶寶正處於無意識的學習狀態, 並不明白所模仿的語句的含義, 只是覺得好玩才學會的。 因此, 媽媽不要從道德品質的角度去衡量這些事, 而應教導並積極暗示寶寶“這種行為是不對的, 寶寶不能說”。 媽媽千萬不要大發雷霆, 這樣不但不能解決問題, 還會強化這種不良行為, 寶寶不敢當面罵, 會尋找機會偷偷罵。

在日常語言建設的敏感期, 兒童模仿口語, 練習口語, 感覺語言的音韻, 並不斷重複使用語言, 在使用中把語言內化。 這是兒童學習語言的方式。 家長或老師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口頭語言, 要說文明的、規範的、準確的、富有美感的口語。

Advertisiment

寶寶最初只是模仿一些簡單的動作, 模仿大人的表情, 模仿大人的動作, 父母炒菜, 他也炒菜, 父母掃地, 他也掃地。 與此同時, 我們會發現寶寶還會經常性地重複父母的語言、表情, 重複父母的某些待定行為。 寶寶一步步地從模仿邁向獨立。 當寶寶的年齡成長到2歲時, 不但模仿各種行為, 而且開始模仿社會性行為, 並且可以把行為協調起來, 系列模仿。 兒童選擇性的模仿, 基本集中在對父母行為的模仿上。 兒童要通過這一個過程由一個簡單的生命狀態過渡到一個更高的狀態中, 這一過程也是兒童從內在世界走向外部世界最早期的實踐過程, 這個過程大約會持續半年的時間。

比如, 當寶寶平時身體不舒服的時候,

Advertisiment
媽媽就會抱抱寶寶。 當奶奶不舒服的時候, 寶寶就會聯想到媽媽的舉動, 就會學著去抱奶奶, 撫摸奶奶的額頭。 遇到類似情況, 媽媽誇獎寶寶幾句, 有助於發展寶寶的愛心。

重複是寶寶學習的必要手段

日常生活中, 有的媽媽看到寶寶經常重複一個動作, 而且每次都興趣盎然, 但不明白寶寶為什麼重複一些毫無意義的簡單動作, 就可能制止寶寶。 媽媽制止寶寶的做法並不恰當, 制止的過程恰恰破壞了寶寶敏感期的正常發展, 妨礙了寶寶智慧和認知的發展, 同時也會影響寶寶心理的發展。

1.模仿沒有對與錯

不管是語言上的模仿, 還是行為上的模仿, 或者是氣質上的模仿, 都是寶寶走向獨立的重要方式, 媽媽只有很好地支持寶寶,

Advertisiment
才不會打消寶寶模仿的積極性。

當寶寶模仿了不該模仿的行為的時候, 媽媽可以耐心地引導, 但絕不能打罵、呵斥寶寶。

晶晶的奶奶年紀大了, 走路有些駝背。 晶晶覺得好玩, 就跟著奶奶學。 常常是, 奶奶在前面走, 晶晶在後面跟著學。 有一天, 媽媽看到了, 趕忙把寶寶拉到房間, 關上門, 跟寶寶說起了這事。

媽媽問:“你覺得奶奶這樣走路好看嗎?”

晶晶說:“不好看!”

媽媽說:“不好看, 就不要學!奶奶腿不好才這樣走路, 你學奶奶很不禮貌!奶奶是家裡的長輩, 我們每個人都要尊重奶奶!奶奶年輕的時候, 受了很多苦, 到老了身體不好, 我們全家人應該孝順奶奶, 不能取笑奶奶的缺點啊!”

從此以後, 晶晶不再學奶奶走路了。

寶寶幼稚的心靈裡沒有對和錯, 加之求知欲望很強,他們感到好奇的事情就會學,這個時候,媽媽就仿佛是寶寶的篩檢程式,幫助寶寶漏掉不好的行為,讓寶寶盡情地學習好的言行,才利於寶寶成長。

2.儘量放慢自己的動作

當媽媽做什麼事情,寶寶在一邊跟著學的時候,媽媽不妨滿足寶寶模仿的需要,停下來,耐心地一步一步教寶寶怎麼做,這樣不但拓展了寶寶的成長空間,鍛煉了寶寶的觀察力和動手能力,也支援了寶寶的模仿行為,使得寶寶放心、大膽地去模仿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加之求知欲望很強,他們感到好奇的事情就會學,這個時候,媽媽就仿佛是寶寶的篩檢程式,幫助寶寶漏掉不好的行為,讓寶寶盡情地學習好的言行,才利於寶寶成長。

2.儘量放慢自己的動作

當媽媽做什麼事情,寶寶在一邊跟著學的時候,媽媽不妨滿足寶寶模仿的需要,停下來,耐心地一步一步教寶寶怎麼做,這樣不但拓展了寶寶的成長空間,鍛煉了寶寶的觀察力和動手能力,也支援了寶寶的模仿行為,使得寶寶放心、大膽地去模仿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