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教養的問與答

和飲食健康一樣, 寶寶的教養也是爸爸媽媽們所關注的。 好的教養能讓社會更容易接納你, 那麼如何培養寶寶的教養的。 我們不如先來看看下面兩個案例。

Q:寶寶很愛哭, 一有什麼不順心的事情, 就喜歡用眼淚來解決問題。 她一哭, 我們大人就容易心疼, 她提出的要求都會滿足。 但這樣下去, 寶寶卻越來越愛用哭來解決問題, 我們應該如何糾正這個問題呢?

A:如果是年齡較小的寶寶, 他可能語言能力較弱, 往往會用哭來替代要求。 即便寶寶哭泣, 成人也不該一哭就圍著他哄, 久而久之, 養成寶寶“有求必哭”的壞習慣。

Advertisiment
不妨先觀察一下, 發現寶寶的真正需求, 才給予必要的幫助。

如果是年齡較大的寶寶, 明確告訴他:想法需要用嘴巴說出來, 而不是哭!如果他做到了不哭, 對於合理的要求, 可以幫助完成;而對於不合理的要求, 明確告訴他不可以, 就算為此再哭, 也不應改變。 如果依然大哭不止, 可以再次強調“用嘴巴說出來, 而不是哭”。 寶寶不聽的話, 成人應該平靜對待、靜觀其變。 堅持一段時間, 寶寶自會明白:成人說的要求是要做到的!在此基礎上, 再互相溝通。 如果此後寶寶有了改變, 則要大力表揚與鼓勵。

需要提醒的是, 這樣的教育方法、原則, 全家需統一, 特別是祖輩。 寶寶無“空子”可鑽了, 自會養成好習慣!

Q:寶寶很喜歡“占”著自己的玩具,

Advertisiment
但當別的寶寶來和他一起玩的時候, 他卻只肯玩別人的玩具, 從來不願意把自己的玩具和別人分享。 我們做他思想工作也沒有用, 請問有什麼辦法讓寶寶學會和別人一起分享自己的玩具嗎?

A:年齡越小, 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的特點越明顯, 往往表現為不願與人分享玩具或食品等。 隨著年齡的增長, 這種情況會漸漸好轉, 家長不必過早焦慮。

較大的寶寶, 這種現象依然很嚴重的話, 就要引起家長的關注。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利用各種機會加以引導, 如:

1.多帶寶寶外出, 在社區、兒童樂園、公園裡等各種場所, 與其他寶寶一起玩耍, 在此期間積累與同伴相處的情感與經驗, 願意和別人一起玩, 慢慢過渡到願意和別人分享。

Advertisiment

2.讓寶寶和年齡比較大的孩子玩, 他們較之小年齡的寶寶, 會相對大方與友好, 能起到榜樣的作用。

3.寶寶喜歡的物品, 可以多準備一份, 這樣他們會相對願意與人分享。 當寶寶做到分享時, 家長及時表揚與鼓勵, 會形成良性迴圈, 漸漸願意分享。

4.遇到寶寶怎樣都不願分享, 家長不宜強硬, 以免寶寶產生更大的抵觸情緒, 適得其反, 還是應以引導與鼓勵為主。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