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寶寶教育重點】寶寶高危性格表現

養生之道網導讀:

瞭解寶寶教育重點對寶媽極為重要, 那麼如何瞭解寶寶教育重點?瞭解寶寶教育重點並不困難。

表情對寶寶的重要性

Advertisiment

1、寶寶做對的事情成人應以滿意的微笑給予鼓勵和讚揚。 如4~5個月的寶寶, 成人開始訓練他把尿。 如果寶寶服從成人把尿的動作, 順利地解完小便, 成人就應該高興地對寶寶說“寶寶真乖”, 並親親他的小臉蛋, 寶寶看到成人愉快的表情, 聽到親切的讚揚, 享受到一個甜甜的親吻, 知道成人喜歡他這樣做, 以後反復的把尿動作, 就會使他形成條件反射, 養成把尿的習慣。 又如寶寶把掉在地上的東西撿起來, 成人以愉快的表情說聲:“謝謝。 ”看到成人的笑臉, 寶寶會明白成人喜歡自己這樣做。 以後再次出現這樣的行為, 成人仍舊是這樣的態度, 就會使寶寶的正確行為得到強化。

2、當寶寶無意識地做出某些不適當的事情或某些危險的舉動時,

Advertisiment
不能聽之任之, 成人要用嚴肅的表情和語言進行制止和教導。 如寶寶看到發亮的燈泡要去摸時, 成人要嚴肅地告訴寶寶:“不能拿, 危險。 ”當然寶寶並不懂得什麼是“危險”, 但看到成人嚴肅認真的表情, 也會明白這個東西是不能玩的。 又如寶寶亂扔食物, 成人要立刻命令他撿起來, 寶寶聽到成人嚴肅的聲音和看到不高興的表情, 知道成人不喜歡他這樣做, 就會停止扔食物。 如果寶寶把食物撿起來, 成人又以點頭和微笑表示滿意, 寶寶就會逐漸懂得什麼是成人喜歡的, 什麼是成人不喜歡的。

有些成人總覺得寶寶太小, 不管寶寶幹什麼, 成人都不生氣, 採取放任的態度。 這樣會使寶寶不分是非。 時間長了,

Advertisiment
就變得任性, 不聽話, 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所以, 成人要注意利用自己的表情正確地引導寶寶, 使寶寶在成長的第一年, 不僅健康、聰明, 而且能根據成人對其表達的感情和態度, 修正自己的行為, 不斷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

1980年, 卡斯比教授同倫敦國王學院的精神病學家對1000名3歲幼兒進行了面試, 每名幼兒都被問了22個行為特點方面的問題。 根據面試結果, 這些幼兒被分為充滿自信、良好適應、沉默寡言、自我約束和坐立不安5大類。

2003年, 也就是當他們26歲時, 卡斯比等精神病學家再次與他們進行了面談, 並且對他們的朋友和親戚進行了調查。 結果如下:

當年被列入“沉默寡言”類的幼兒占8%, 是比例最低的一類。 如今, 他們要比一般人更傾向於隱瞞自己的感情,

Advertisiment
不願意去影響他人, 不敢從事任何可能導致自己受傷的事情。

10%的幼兒被列為“坐立不安”類, 主要表現為行為消極, 注意力分散等。 如今, 與其他人相比, 這些人更易於對小事情做出過度反應, 容易苦惱和憤怒。 熟悉他們的人對其評價多為:不現實、心胸狹窄、容易緊張和產生對抗情緒。 還有14%的“自我約束”型幼兒長大後的性格也和小時候一樣。

高危“性格信號”家長應干預

3-6歲, 通常被人稱為“潮濕的水泥”期, 這是孩子性格形塑最重要的階段, 孩子85%-90%的性格、理想和生活方式都是在這段時間形成的。 俗話說3歲看大, 7歲看老。 人的很多性情在很小時候, 就初見倪端了。 年輕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快樂、自信、受歡迎的人。

Advertisiment
只不過這些特質不會只是因為父母的 “希望”, 就會出現, 更多情況下, 是需要家長關注和進行培養的。

以下的幾個信號是提醒父母們對孩子要進行幫助和干預了。

一、害羞

很多害羞孩子的父母都有這樣的經歷, 在家的時候, 孩子聲音洪亮、手舞足蹈、能唱能跳, 可一旦來了生人, 孩子就好像變了個人。 最尷尬的情形莫過於, 死活不肯跟長輩打招呼, 或者如果好心的叔叔阿姨想逗一下, 更是立即成為蜷縮的刺蝟了。 事實上, 害羞的孩子並不是時時刻刻都害羞, 他們的害羞大都只表現在陌生環境中或者陌生人面前。 我們現在已經知道, 無論什麼氣質的孩子都可以成材。

害羞的孩子通常氣質安靜, 並遵守規則。 但不可否認的是,害羞的孩子對陌生環境和事物感到緊張和恐懼,他們的“安全區域”小,因此適應慢,花費時間長;由於缺乏公眾表現的機會,因此較少得到學校和同伴的關注;由於不愛爭取,常常會失去很多機會;更重要的是,在這個快速、激烈的競爭年代,害羞的孩子也可能產生自卑心理,從而對自我形象產生懷疑……這些都是父母需要關注的。

改進要點:

1.害羞的孩子首先要知道自己並不是那麼“與眾不同”,跟那些在公眾面前表現活躍的同伴相比,他只是需要更多的時間進入狀態,好像在搭積木時,他會比活躍的表哥搭得快。

2.雖然他願意到外面玩,卻很不希望別人“注視”他,被放在“聚光燈”下的感覺,只能讓他更不自在。

3.他要知道在某些情況下,如何爭取並把握住自己的權利;他還需要瞭解公眾表現的具體方法和技巧,這些方法不能只是空空而談,需要詳細而實用。

二、壞脾氣

一位媽媽這樣描述她的煩惱:“我三歲多的孩子常常大發脾氣。當他不願意做某件事情時,他就會賴在地上,手舞足蹈。如此我很不願意帶他出去,因為他常常大發脾氣。每次他發脾氣,哄勸、呵斥、打罵、教訓等各種各樣的方法,我都嘗試過,儘管當時花費力氣和時間能把他‘安撫’或者‘鎮壓’下去,可是這種事情一次次發生,弄得我筋疲力盡。”

情商(EQ)在80%的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的成功。而情商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情緒管理能力。情緒控制是需要父母們花費很多心思教育的內容。對於那些性子本身就急躁的父母而言,教導孩子管理情緒無疑更加困難。通常的情況是,壞脾氣孩子的父母一方很有可能就是壞脾氣。警惕孩子知道如何激怒你。如果你是個急脾氣的人,孩子就很容易從你那引發一場戰爭,兩人相互大叫,沒有贏家。如果你忽略他發脾氣或者走開,其實很清楚的傳遞了這樣的資訊:發脾氣是不可以接受的。這也是孩子學習規則重要的一部分。父母需要牢記的是:如果孩子有一次通過發脾氣達到了不合理的目的,他就會再發脾氣,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這種手段。

改進要點:

1.其實,人人都會生氣、傷心、沮喪和失望。不同的是,情緒管理能力強的人,是會用健康的方式表達出情緒。尖叫、地上打滾、哭喊、摔東西、罵人、踢打都是壞情緒的表達方式,卻不是健康的。總的說來,你需要清晰地傳達這樣一個資訊:生氣可以,但是以消極、發脾氣或者造成傷害的方式發洩怒氣是不可以接受的。因此,孩子需要知道,如果不用地上打滾等發脾氣的方式表達,還能怎樣來表達自己內心的煩惱與壓抑?

2.在專門的兒童情商訓練機構中,健康的情緒表達方法被大力宣導 。“安全發洩島”、“情緒垃圾箱”、“氣球操”等被廣泛使用。孩子知道,當自己特別生氣的時候,可以被帶到自己的房間,可以通過打枕頭、把頭埋在被子裡進行發洩;還可以把不開心的事情畫下來,扔到情緒垃圾箱;還可以做“呼吸氣球操”,以使自己平靜下來,以更健康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

細心呵護健康成長。

但不可否認的是,害羞的孩子對陌生環境和事物感到緊張和恐懼,他們的“安全區域”小,因此適應慢,花費時間長;由於缺乏公眾表現的機會,因此較少得到學校和同伴的關注;由於不愛爭取,常常會失去很多機會;更重要的是,在這個快速、激烈的競爭年代,害羞的孩子也可能產生自卑心理,從而對自我形象產生懷疑……這些都是父母需要關注的。

改進要點:

1.害羞的孩子首先要知道自己並不是那麼“與眾不同”,跟那些在公眾面前表現活躍的同伴相比,他只是需要更多的時間進入狀態,好像在搭積木時,他會比活躍的表哥搭得快。

2.雖然他願意到外面玩,卻很不希望別人“注視”他,被放在“聚光燈”下的感覺,只能讓他更不自在。

3.他要知道在某些情況下,如何爭取並把握住自己的權利;他還需要瞭解公眾表現的具體方法和技巧,這些方法不能只是空空而談,需要詳細而實用。

二、壞脾氣

一位媽媽這樣描述她的煩惱:“我三歲多的孩子常常大發脾氣。當他不願意做某件事情時,他就會賴在地上,手舞足蹈。如此我很不願意帶他出去,因為他常常大發脾氣。每次他發脾氣,哄勸、呵斥、打罵、教訓等各種各樣的方法,我都嘗試過,儘管當時花費力氣和時間能把他‘安撫’或者‘鎮壓’下去,可是這種事情一次次發生,弄得我筋疲力盡。”

情商(EQ)在80%的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的成功。而情商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情緒管理能力。情緒控制是需要父母們花費很多心思教育的內容。對於那些性子本身就急躁的父母而言,教導孩子管理情緒無疑更加困難。通常的情況是,壞脾氣孩子的父母一方很有可能就是壞脾氣。警惕孩子知道如何激怒你。如果你是個急脾氣的人,孩子就很容易從你那引發一場戰爭,兩人相互大叫,沒有贏家。如果你忽略他發脾氣或者走開,其實很清楚的傳遞了這樣的資訊:發脾氣是不可以接受的。這也是孩子學習規則重要的一部分。父母需要牢記的是:如果孩子有一次通過發脾氣達到了不合理的目的,他就會再發脾氣,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這種手段。

改進要點:

1.其實,人人都會生氣、傷心、沮喪和失望。不同的是,情緒管理能力強的人,是會用健康的方式表達出情緒。尖叫、地上打滾、哭喊、摔東西、罵人、踢打都是壞情緒的表達方式,卻不是健康的。總的說來,你需要清晰地傳達這樣一個資訊:生氣可以,但是以消極、發脾氣或者造成傷害的方式發洩怒氣是不可以接受的。因此,孩子需要知道,如果不用地上打滾等發脾氣的方式表達,還能怎樣來表達自己內心的煩惱與壓抑?

2.在專門的兒童情商訓練機構中,健康的情緒表達方法被大力宣導 。“安全發洩島”、“情緒垃圾箱”、“氣球操”等被廣泛使用。孩子知道,當自己特別生氣的時候,可以被帶到自己的房間,可以通過打枕頭、把頭埋在被子裡進行發洩;還可以把不開心的事情畫下來,扔到情緒垃圾箱;還可以做“呼吸氣球操”,以使自己平靜下來,以更健康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

細心呵護健康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幼兒敏感期教育重點?

    1)敏感期是自然賦予幼兒的生命助力,如果敏感期的內在需求受到妨礙而無法發展跱,就會喪失學習的最佳時機,日後若想再學習此項事物,不僅要付出更大的心力和時間,成果亦不彰。而如何運用這股動力,幫助孩子更完... [詳細答案]

  • 1回答

    兒童的性教育重點?

    兒童期性教育從六歲起到十歲以前。這時兒童已經進入學校學習,社會知識和活動範圍進一步擴大。此時的孩子性意識進一步增強,出現了不願意和異性同桌、同行,為自己的性別而驕傲、自豪。此時不應該粗暴干涉孩子的這... [詳細答案]

  • 5回答

    四歲寶寶教育問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建議幫孩子報名實境英語班,實境英語這種教學模式會引起孩子對英語的興趣,而且學校大多數是以小班3-6人教學,這樣老師可以更加充分瞭解孩子性格喜好,便於進行針對性的教學,這樣有利於提... [詳細答案]

  • 5回答

    五歲的寶寶教育要注意什麼問題?

    教育方法和目的要一致 [詳細答案]

  • 6回答

    4歲寶寶教育

    要與孩子溝通,問清楚原因。如果是因為 在幼稚園被欺負而不願與人交流,就要告訴孩子要勇敢反擊,以理服人。如果是因為孩子太以自我為中心,就要教孩子必要的社交技能。建議家長多帶孩子出去走走,讓孩子接觸更多...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