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媽媽熱點>正文

寶寶餵養的四大黃金時間

寶寶餵養過程中, 有4個不能錯過的時間, 稱之為“黃金時間”。 抓住黃金時間餵養, 讓你的寶寶快快長大。

同時也要告訴大家, 這裡所說的“黃金時間”, 是按大多數寶寶發育的時間規律劃分的, 不能絕對照搬到每一個寶寶身上。 媽媽們要注意根據自己寶寶的發育情況進行適當調整。

Advertisiment

產後半小時—開始母乳餵養的黃金時間

由於媽媽分娩後體力透支, 身體狀態很差, 不能給寶寶餵奶, 或者家人心疼, 捨不得馬上就給寶寶哺乳, 所以很多媽媽會在寶寶呱呱墜地後半天到一天才開始給寶寶哺乳。 這其實已經錯過了寶寶餵養的第一個黃金時間—產後半小時。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早在1989年就提出了這一點。

大家都以為新生兒眼睛都沒睜開, 是沒什麼意識的, 這是非常錯誤的。 寶寶出生後, 除了啼哭, 小嘴也不停地蠕動, 這是一種身體本能直觀的表現, 是對吸吮母乳的渴望。

Advertisiment
另外, 寶寶吸吮能力最強的時候就是出生後20~30分鐘。 這時候給寶寶哺乳有利於鍛煉寶寶的吸吮能力。

寶寶的吸吮同時也可以刺激母乳分泌, 而母乳分泌可以減少媽媽產後出血, 有利於產婦子宮復原, 對媽媽也很有好處哦。

此外, 初乳, 尤其是人初乳高度集中了多種人體有益營養素。 它不僅能為新生寶寶及時補充優質營養, 還能增強寶寶的抗病能力。 因此寶寶食用初乳是非常有益的。

所以, 產後半小時, 也就是寶寶出生後半小時, 這個母乳餵養的黃金時間千萬不要錯過哦!

4~6個月—添加輔食的黃金時間

添加輔食的時間不是家長隨意決定的, 主要取決於寶寶消化系統的發育。 如果寶寶消化系統還不夠成熟,

Advertisiment
即便添加了輔食, 也難以消化, 甚至會引起寶寶的不適。 反之, 輔食添加得太晚則會導致寶寶營養不足而影響發育。 所以添加輔食既不能過早也不能過晚, 要根據寶寶消化系統的發育情況而定。

一般而言, 4~6個月是寶寶消化系統逐步發育成熟、澱粉酶最活躍的時期, 也是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最好時期, 也就是我們說的第二個黃金時間。

當然, 不同寶寶情況會有所不同, 家長要注意觀察, 根據寶寶的表現決定是否開始添加輔食, 以及什麼時候開始添加。

最初可以給寶寶喂些米糊。 如果寶寶沒有腹瀉、嘔吐等不良反應, 並且很喜歡, 那說明寶寶可以添加輔食了。 如果寶寶不適應, 那麼家長就應該暫停添加輔食, 繼續觀察。

Advertisiment
要提醒家長的是, 添加輔食的時候一定要遵循一個原則, 即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細到粗、由一種到多種。

6個月—改用水杯喝水的黃金時間

改用水杯喝水而不是用奶瓶, 這對寶寶來說是邁向獨立的第一步。 長期使用奶瓶可能會導致齲齒, 而且會使寶寶對奶瓶產生依賴感, 不能主動去爭取。 而且用水杯喝水可以鍛煉寶寶手部肌肉, 促進其手眼協調。

專家認為, 6個月是寶寶改用水杯喝水的黃金時間。 家長可以從5個月起就讓寶寶開始接觸並熟悉杯子, 為下個月寶寶改用水杯喝水做準備。

開始訓練寶寶用水杯喝水時, 可以在杯子裡放少許溫開水, 家長在旁邊輔助, 使寶寶雙手端起杯子, 慢慢喝到嘴裡。 逐漸地, 讓寶寶自己端著杯子喝水。

Advertisiment
杯子裡的水量也要由少到多。

7~8個月—寶寶自己進餐的黃金時間

寶寶學會了用水杯喝水, 那麼自己動手拿餐具獨立進食就不再是遙不可及的事情了。 7~8個月是寶寶自己進餐的黃金時間。 這時期, 寶寶總是想自己動手拿餐具, 儼然一個小大人。 一旦寶寶有這個舉動, 家長可千萬不要錯過這個黃金時間, 應積極訓練寶寶自主進餐。

可以給寶寶準備一套專屬的餐具, 讓寶寶自己拿勺子, 家長在旁邊輔助。 即便勺子掉了, 或者寶寶把飯菜弄得到處都是, 家長也不要責怪寶寶, 以免打消寶寶的積極性。 家長應在旁邊給予鼓勵。 逐漸地, 寶寶會熟練起來, 可以自己獨立進餐了。

新手媽媽餵養經

遠離零食、偏食、挑食、暴飲暴食

寶寶長到1歲以後,家長要謹防其養成偏食、挑食、暴飲暴食、零食不離口的壞習慣。如果一旦養成這些不良的飲食習慣,將對寶寶一生的健康產生不良影響。所以, 父母在給寶寶餵食優質蛋白質食物(包括蝦、禽、蛋、魚、肉、奶、豆製品)時,還應配以穀類食物,增加水果、蔬菜,確保每餐的食物品種多樣,做到均衡膳食、合理營養,確保寶寶健康成長。

寶寶長到1歲以後,家長要謹防其養成偏食、挑食、暴飲暴食、零食不離口的壞習慣。如果一旦養成這些不良的飲食習慣,將對寶寶一生的健康產生不良影響。所以, 父母在給寶寶餵食優質蛋白質食物(包括蝦、禽、蛋、魚、肉、奶、豆製品)時,還應配以穀類食物,增加水果、蔬菜,確保每餐的食物品種多樣,做到均衡膳食、合理營養,確保寶寶健康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