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準備懷孕>父母須知>正文

寶寶怯生怎么辦?

有的嬰兒見到陌生人會表現出嚴肅, 緊張的神態, 或試圖回避、躲藏;有的嬰兒甚至表現出嚴重的恐懼, 尖聲哭叫, 掙扎著要離開現場等。 這些都是嬰兒認生的表現。 許多母親和傳統的觀念認為, 嬰兒認生是天生的, 自然的, 不可避免的現象, 因而聽之任之, 或故意讓孩子避開陌生人;有的父母則為此著急, 認為一回生, 兩回熟, 強制嬰兒接觸陌生人。 陌生人的突然到來, 用眼睛盯著他看, 走到近前要從媽媽懷里抱走他——這對8個月大的孩子來說是一種心理應激, 將使他感到不安和恐懼。

當生人到來時, 你可以把孩子抱在懷里,

Advertisiment
不要急于走近客人, 要用你對客人的熱情的態度和友好的氣氛去感染孩子, 使他學會“信任”客人;讓客人逐漸接近孩子, 可以先給他一個漂亮的玩具, 如果客人也帶著自己的小寶寶, 就可抱著小寶寶與你的孩子接觸, 這會受到他的歡迎;如果客人靠近他時, 他流露出害怕的表情, 你就立即抱他離遠些, 與客人談笑, 待一會兒再靠近, 使孩子逐漸適應、熟悉生人。

怯生是兒童心理發展的一個自然過程, 通常會在短期內自然消失。 研究表明, 怯生的程度和持續時間與教養方式有關。 在這以前的幾個月里, 經常讓孩子看電視、逛大街、上公園, 到客人家去, 和自己的洋娃娃玩, 聽收音機里的人講話, 經常在他面前擺弄新奇的玩具,

Advertisiment
或者說, 孩子熟悉的大人越多, 而且習慣于體驗新奇的視聽刺激, 那么, 怯生的程度就越輕, 時間也就越短。

要注意, 不要長期離開自己的孩子, 同時要拓寬他的接觸面, 尤其是讓他及早步入“同齡小社會”, 鼓勵他與年齡相仿的孩子接觸、玩耍, 不要過度保護, 這樣, 勇敢、自信、開朗、友愛、善于與人相處, 富有同情心和競爭心等現代素質, 就會在孩子的心里扎下根, 就能使孩子在未來社會中健康而幸福的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