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學齡前(3-6歲)>情商教育>正文

寶寶“時間觀念”早培養

你對孩子說半個小時后吃飯, 可是到那時候他依然玩得忘乎所以;你對孩子說明天要做什么, 他卻對你興致勃勃講昨天發生的事;你叫孩子要準時起床, 他卻老是賴床是孩子調皮不聽話嗎?不一定, 很可能是他并沒有建立起一定的時間觀念。

一 寶寶的時間認知發展

其實, 孩子們從很小的時候就有時間觀念了, 只是他們的時間觀念不是和成人一樣的幾點鐘這么詳細確切。 不過, 他們對時間的判斷標準是隨著年齡增長而變化的。

在三歲以前, 幼兒幾乎都是活在當下, 對于時間的流逝沒什么感覺,

Advertisiment
言談中自然很少提到過去或未來所發生的事。 他們對時間的知覺, 主要依靠本身的生物時鐘來提供時間的訊息。 例如, 嬰兒主要依靠生理上的變化產生對時間 的條件反射, 這也是人生最早的時間知覺的表現。 肚子餓了, 便知道喝奶的時間到了, 這種對吃奶的時間所產生的條件性反應, 就是由生物鐘所提供的時間信息而形成的。

大約三歲開始, 孩子的時間概念積極形成, 言談中也越來越常使用與時間有關的字眼。 此階段幼兒的時間 知覺是以與事件的聯系為主, 他們總是借助于生活中具體事情或周圍現象作為指標, 包括:周遭環境或大自然的變化, 如日夜和季節的變化以及生活中的具體事例, 如吃飯、睡覺、上學等,

Advertisiment
都是幼兒知覺時間概念變化時的主要指針, 尤其是生活作息在他們的時間的理解上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例如, 早晨就是起床的時候或天亮的時候, 白天就是上學的時間, 下午就是午睡起來之后等等。

一般來說, 3-4歲的小孩應該知道白天、黑夜、早上、晚上;4-5歲的小孩應該分得清昨天、今天和明天;5-6歲的小孩應該知道具體為幾點鐘。

二 寶寶時間觀念形成的不同階段

剛出生

此時, 寶寶要面對從子宮搬家到外界的適應期, 一切以寶寶的自然生理反應為主:餓了吃, 困了睡, 不舒服哭。 不過即使是這個階段的寶寶, 如果能得到及時的滿足, 寶寶對父母的信任感會強烈些, 會為日后的配合做好準備。

滿月

寶寶醒著的時間逐漸增加到4~6小時了,

Advertisiment
開始對媽媽說話的聲音熟悉了, 如果媽媽足夠仔細, 一定能發現孩子一次能吃多少, 吃的時間有多長, 一次睡眠時間持續多久。 這樣的觀察可以幫助媽媽確定每次喂奶的間歇、休息的規律, 讓媽媽主動來安排寶寶的作息時間。

6個月后

寶寶通常可以睡整晚, 不再需要半夜吃奶, 白天玩耍的時間也相對多了。 這時, 父母要增加跟孩子交流的機會, 比如睡前固定的講故事時間, 或者放唱輕柔的催眠曲, 都是提醒寶寶睡覺時間到了的好方法。

周歲后

寶寶開始行走和呀呀學語了, 對爸爸媽媽的語言和動作很感興趣。 至于時間的概念, 他們并不了解, 但會明白寶寶肚子餓了, 該出去玩了, 寶寶要睡了這些具體的要求。

Advertisiment

2歲以后

寶寶有基本的語言表達能力了, 也會看小畫書了。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動手來制作精美別致的小掛鐘或者有圖畫的時間表, 放上一天里具體的安排。 這個時候孩子雖然對時間的幾點幾分還不太明白, 但他已經很理解每天都有起床、洗漱、吃飯、玩耍、講故事、睡覺等大概的項目。

綜上所述, 我們發現寶寶的時間形成有如下規律在滿月以前:寶寶負責滿足自己, 父母負責及時提供滿足, 鋪墊培養時間觀念的基礎;

三 培養寶寶時間觀念三步走

在幫寶寶豎立時間觀念時, 媽媽們要順應寶寶的生物鐘時間灌輸時間和秩序的概念。 每一個步驟都對下一個環節進行提示, 以強化寶寶的時間觀念。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