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寒假五問“家庭教育”

寒假來臨, 孩子脫離學校教育回到家庭, 家庭教育此時將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專家表示, 家庭教育的成與敗往往會與一些極其小的心理細節有關, 正所謂細節決定家庭教育的成敗。

細節一:提前學習下個學期的知識利大於弊嗎?

如果家長過分地讓孩子接受新學期的知識, 孩子容易在新學期會形成上課走神的毛病, 當“老本”用完時, 由於不良習慣已養成, 孩子的學習就開始吃力了。

建議:老師在學校裡能教的, 父母儘量不要過分讓孩子提前接觸, 否則往往適得其反, 還會讓孩子對學習反感。

細節二:對孩子形象過多干涉對嗎?

Advertisiment

有的家長討厭孩子假期“哈韓”、“哈日”。 其實這沒什麼不好的, 孩子成熟了, 有自己對於美的認識, 隨著時代的發展, 時尚誇張的形象並不能代表這個孩子一定是壞孩子。

建議:注重形象是一種成熟的表現, 家長應多肯定孩子成長中正面的東西, 而不要借此機會給孩子貼上“壞孩子”的標籤。

細節三:總拿自己的孩子和好孩子比好嗎?

“你總和壞孩子比, 怎麼從不和好孩子比”, 這是每位元家長都會說的話, 可假期是一個特殊的時期, 孩子在家的時間較長, 家長的一些傷害到孩子自尊心的話往往會讓孩子產生自卑以及不被尊重的感覺。

建議:孩子對自己的評價往往來自于父母的言論, 好孩子是鼓勵和肯定出來的,

Advertisiment
不是刺激出來的。

細節四:養成好習慣僅僅是孩子的事嗎?

孩子模仿父母是一個天性, 家長的行為往往是一把雙刃劍。

建議:時刻思考, 作為家長, 你的一舉一動給孩子帶來的是什麼?

細節五:家長必須遵守給孩子的每一個承諾嗎?

科學證明, 當你對對方作出承諾後, 你是否履行了你的承諾將直接影響到對方對你的綜合評價。 寒假來臨, 家長勢必對孩子的很多要求許下承諾, 但家長的執行將直接影響到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地位。

建議:承諾不分大小, 不分先後。 家長在給孩子承諾前, 請三思而後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