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長應該要尊重孩子的能力與不足

兒童心理學家通常將養育青少年說成走鋼索。 偉大的哈西德派拉比・納赫曼生前也用過一個類似的比喻:“人生就像一條狹窄的橋, 重要的是不能害怕。 ”養育一個青少年會讓人害怕, 而反抗恐懼的唯一方法就是保持信心。 要對你的孩子有信心, 也要對自己的教育方式有信心。

在青少年跨過那條狹窄的橋進入成年時, 在猶太教義和青少年心理學中, 我發現了幫助自己和其他家長保持信心的方法。 接受我們的孩子並不意味著我們應該溺愛、疏忽、縱容他們, 而是意味著我們要理解青少年的長處和不足,

Advertisiment
要理解他們古怪和尷尬的行為, 要理解他們這種“邁兩步, 退一步”的成長過程。 這同樣意味著要尊重青少年跟我們分離的本能, 即使在他最魯莽叛逆時, 也能在他們身上找出可以珍惜的地方。

每個人出生時, 上帝都賦予他一些獨特的特點, 其中有天賦與優點, 當然也包括缺點。 以我自己為例。 我有嚴重的定向障礙, 我分不清左手和右手。 如不找出一個貼了郵票的信封看一下, 我就不知道該把郵票粘在信封哪一邊;我一直認不清大學校園周圍的路, 即使只有半英里路程, 我開車也很容易迷失方向;而我的回憶能力和對人臉的記憶能力只有10%;受空間和記憶障礙影響, 我地理方面知識非常之差。 而在曲線另一端,

Advertisiment
我的詞彙和閱讀理解能力卻有99%。 我能極其輕鬆地記住幾首歌曲歌詞。 我還是一個不錯的滑雪者。 別人經常說我的公開演講很幽默。 總之, 我是個綜合體:有優點也有缺點。 而我們的孩子也一樣。

對孩子有信心, 意味著瞭解上帝賦予他的獨特的優點和缺點, 同時學會珍惜這些。 做到這一點可能並不容易。 雖然青少年具有與生俱來的技能和性情, 但他們也在不斷改變。 他們試著去融入不同人群:癮君子、懶人、數學競賽者、巫術崇拜者、硬朋克青年、運動員。 這個月他們還是素食主義者, 而下個月他們就在為“大胃王比賽”訓練了, 而且還是熱狗組的。 他們在走向成年, 同時他們也變得從未有過地無禮、粗野、愚蠢。 在這些變化階段中,

Advertisiment
你要如何去發現青少年本質特徵呢?

我建議父母去回首下自己孩子的嬰幼兒期。 想想你是怎麼向他們爺爺奶奶描述你的嬰兒的。 他堅強嗎?成長慢嗎?喜歡熱鬧還是喜歡一個人?風趣嗎?活潑嗎?喜歡音樂嗎?體貼嗎?這些品質依然是你孩子性情的一部分。 儘管我不建議家長將孩子貼上“風趣人”或者“聰明人”標籤, 但能認識到這些不變特徵也是家長的明智選擇。 這些特徵並不局限於以下幾點:

音樂才華

藝術傾向

運動天才

對朋友和戀人的審美能力

喜歡或不喜歡閱讀

急性子或慢性子

合群或者害羞

喜歡戶內活動或者戶外活動

喜歡冒險或者小心謹慎

認清青少年秉性能讓家長擺脫傳統文化中對成功的狹窄定義,

Advertisiment
瞭解孩子獨一無二的特性。

讓孩子放鬆而自然地成長並不意味著讓家長拋棄保護、指導、啟發孩子的教育責任。 例如, 你不能說:“顯然, 像你這樣具有探險家、發明家、詩人精神的人, 一定覺得日常生活很沉悶。 丟掉所有家庭作業, 甩掉所有家務活, 搭上下一班出城巴士, 去尋找新的夢想吧!”你也不能說:“由於你學習差、多愁善感以及不夠獨立, 你得多做實際的工作。 ”

與此相反, 家長應給孩子機會去不斷變化和顯露自我, 以此來平衡孩子的責任和義務。 如果他不喜歡國際象棋, 可以允許他退出國際象棋俱樂部;如果他把心思放在合唱隊演出, 那下一場演出可讓他去負責舞臺監督。 週末, 不要把正長身體的孩子關在室內,

Advertisiment
讓他去上山騎自行車或者去樹林裡玩漆彈遊戲。

尊重孩子性情是表達信任的一種方式。 孩子屬於上帝, 也是按上帝圖譜創造的。 這種信任, 意味著相信上帝不會創造出有缺陷的作品, 意味著相信孩子與生俱來的特點是適合他們的。 而這些特點足以讓他們面對不確定的未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