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長應該如何合理安排孩子假期生活

網癮只是冰山一角

(吳錦良語:網癮是表面現象, 其根源往往是親子教育的破裂、親子溝通的短路。 如果不去徹底根治這個癥結, 不去疏通親子之間的關係, 那麼還會有其他問題接二連三出現。 )

“‘網癮’只是一個表面現象, 它只是一個切入口, 表面現象的下面才是最重要的, 那就是親子關係出現了矛盾, 是家庭教育出現了重大的問題。 人是環境的產物, 人出現了問題, 往往是他所生存的環境出了問題, 才造成了他的一些行為。 ”吳錦良經常強調的一個觀點, 就是“孩子的問題在家長”。

“孩子為什麼會寧願上網和陌生人聊天,

Advertisiment
也不願意和家長談話?孩子為什麼把自己心裡的秘密向外人傾訴, 而對家長卻是關閉著的?孩子為什麼會把自己藏在電腦遊戲裡, 他的學習環境生活環境是不是出什麼問題了?你覺得你現在瞭解你的孩子嗎?你的孩子最需要的是什麼, 你知道嗎?”吳錦良的問題如同連珠炮, 直指家長。

吳錦良對於時下一些家長和孩子缺乏起碼的溝通感到非常擔憂。 他拿起一個現成的案例講給記者聽, “一個年輕的媽媽帶著她上初中的小孩到我這兒來, 我問那小孩, 他平時最高興做的事情是什麼, 他告訴我, 他最高興的事情就是不回家。 這時候, 他媽媽在旁邊插嘴說, ‘是的。 吳教授, 他最不愛回家了, 因此如果他的表現好,

Advertisiment
我們就允許他不用回家’。 ”

“天哪!這算是什麼話?太可笑了。 ”吳錦良雙手一攤, 一臉苦笑, “對於一個正常的人來說, 家應該是溫暖的港灣, 快樂的天堂。 而在這個小孩心裡, 竟然成了地獄。 而更可怕的是, 家長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把這作為獎勵孩子的獎品, 沒有任何心理障礙地講給外人聽。 你說, 這算這麼回事?”

吳錦良告訴記者, 他接觸了一些所謂的網癮小孩, 發現他們其實是一群非常不快樂的孩子, 他們在現實生活中自我價值無法得到認可, 在現實生活中找不到快樂, 因此就把自己麻醉在遊戲中, 隱藏在網路裡。

支招

如何安排孩子的假期

節假日佔據孩子全部時間的五分之二以上, 合理安排好節假日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

Advertisiment
暑假馬上開始了, 家長們千萬別把小孩圈在家裡, 別把他扔給電腦, “很多家長, 只求守得住小孩的身, 不要在外面闖禍, 老老實實待在家裡就可以了, 至於孩子在家裡幹什麼就不管了, 甚至有些家長在剛開始的時候還有意識地讓孩子玩網路遊戲, 以企圖圈住他的人。 這種行為是非常危險的。 ”

在孩子的節假日, 有的父母為之排滿了外語、寫作、電腦、鋼琴、繪畫等輔導班, 弄得孩子疲勞不堪, 也有部分家長在假期裡則過分放縱孩子, 由著他們盡情玩耍, 毫無節制地沉溺於遊戲、網路, 很多壞習慣就在假期裡養成了, 以後想改正也非常困難。

較好的安排, 就是要注意動靜搭配, 勞逸結合。

一、由於平時學習比較緊張, 假期應該適當多安排一些時間用來休息。

Advertisiment
因此, 不能把假期的節目單安排得過滿。 尤其要注意孩子心理與情緒方面的承受能力。

二、鼓勵孩子參加一些社會活動和體育鍛煉。 要注意孩子綜合能力的培養, 利用節假日讓孩子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 從中學會交往、學會辦事、學會正確競爭。

三、正確接觸電腦, 尤其要讓孩子明白, 電腦是一種可以流覽新聞、搜索資料等的有用工具, 要從小培養健康上網的意識和習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