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長怎麼糾正管理孩子的不良行為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和個性, 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免不了會有坐不住、做事拖遝、不易與周圍人相處、見到陌生人就會畏縮、害羞或是罵人、打架、不完成作業、不遵守紀律的不良行為。 當孩子有不良行為時, 家長如果不及時給予糾正和矯正, 這對孩子將來的發展都會產生不良影響。 那麼家長在糾正和管理孩子不良行為時一般應採取怎樣的策略呢?

一、愛發脾氣對策:“隔岸觀火, 走為上策”

多數家長都會碰到孩子發脾氣的問題, 特別是在孩子兩三歲剛開始具有獨立性、想按自己的想法去行事時。

Advertisiment
一般來講, 孩子發脾氣的行為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弱。 每個孩子發脾氣習慣的原因是不同的。 有時孩子發脾氣僅僅是因為過度疲勞或受了什麼刺激。 但不管孩子是因為什麼發脾氣, 家長都必須讓孩子明白這種行為是毫無意義的。

幫助孩子擺脫發脾氣習慣的最好方法是對其置之不理。 是因為孩子發脾氣的目的是想得到家長的注意。 如果家長不理他, 孩子就會意識到發脾氣沒有什麼用。 除了做到這些外, 家長還可以對孩子進行適當的勸說, 當孩子不再發脾氣時, 家長也要當什麼事情都沒發生過一樣。

二、愛毀壞東西對策:“偷樑換柱”

孩子毀壞東西的原因有很多, 一般來說, 往往孩子毀壞東西都是無心的,

Advertisiment
僅僅是因為他精力過剩, 另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孩子對一切產生好奇心, 他們很想弄明白物品的構造和材質, 所以往往把物品拆開, 並不是想毀壞物品, 只不過他們不知道怎麼樣再把物品還原罷了。

家長面對這一現象該怎麼去做呢?

家長應該根據孩子的行為類型來選擇策略, 不要盲目行事,

一是不要給孩子買過多的玩具或過於複雜的玩具;

二是約束過分好動的孩子, 在家畫出不允許孩子隨便出入的範圍, 同時也要獎勵孩子的小心行為;

三是可以給孩子找一些替代物品。

三、愛害羞對策:“欲擒故縱”、“抛磚引玉”

孩子在某種程度上不願意講話是相當正常的, 孩子的世界很有限, 對大人來說很自然的事情, 對孩子們而言卻很陌生。

Advertisiment
另外, 一些社交禮節尚未在孩子那裡得到承認, 孩子對見父母的朋友毫無興趣, 甚至不願意和陌生人打招呼。

針對這種情況, 家長不能強迫孩子講話, 但是可以用一些委婉的方法增加孩子說話的可能行。

比如, 家長可以事先做好安排, 為孩子同別人相遇做些準備。 平時也可以多帶孩子去一些新場合和陌生人講話, 不要很突然的就把孩子置於眾目睽睽之下, 孩子需要時間興奮起來, 家長越少讓孩子成為大家注意的焦點, 孩子的感覺會越好。

四、愛打架對策:“釜底抽薪”、“擒賊擒王”

孩子打架的原因有很多情況, 有些孩子是不會克服自己, 有些孩子是因為缺乏社交技巧, 還有的孩子是想用拳頭樹立自己在同伴中的權威,

Advertisiment
還有的孩子是模仿。

家長面對孩子愛打架這一現象, 該如何教育孩子呢?

家長可以實施以下幾點:

1、正面指導。 告訴孩子你希望他碰到爭執時怎樣做, 如何可以多跟同伴講道理。

2、態度要冷靜。 教育孩子遇到事情時要先做一次深呼吸, 讓孩子心平氣和的講道理, 不要隨便罵人, 然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3、獎勵。 家長可以和孩子約定好一個目標, 目標達到了家長可以給予孩子適當的獎勵。

4、事先警告。 如果孩子仍然打架, 家長要給予懲罰。

五、愛撒謊對策:“反客為主”

很多孩子把家長是否高興來衡量自己所做行為的對錯, 孩子為了不讓家長生氣,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不承認自己所做的錯事。

家長面對孩子撒謊的不良習慣該怎麼教育孩子?

Advertisiment

1、家長讓孩子理解誠實的含義:幫助2-3歲甚至4歲的孩子學會什麼是假裝的, 什麼是真實的, 這一方面很重要。

2、以身作則:父母是孩子模仿最多的人, 家長應該孩子樹立一個誠實的好榜樣是非常重要的。

3、不要提示孩子說謊:父母經常追問孩子為何犯錯, 這樣容易導致孩子說謊。

4、對孩子的懲罰不要嚴厲到讓他甘願冒險說謊的地步。

希望通過科學的方法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 使這些天真的孩子們健健康康的成長, 將來成為有用之才。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