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孕期>正文

家有雙胞胎該如何養育

【餵養防病篇】先天營養儲備不足得靠後天餵養彌補

“雙胞胎的發生率不過1%, 高也高不過2%, 所以在座的爸爸媽媽很幸運;但是, 撫養雙胞胎和帶一個孩子不同, 付出的精力、時間不止兩倍, 還會更多。 ”鄭大三附院兒保科主任醫師陳衛說, 絕大多數雙胞胎都是早產兒、低體重兒, 由於在媽媽體內沒有發育成熟就來到人世, 他們的鐵、鈣、各種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儲備往往不足, 從媽媽那裡獲得的抗體也比單個孩子少一半, 所以更容易生病, 要靠後天餵養來彌補。

兩個寶寶分開哺乳注意少量多餐

和普通孩子一樣,

Advertisiment
母乳餵養也是雙胞胎最佳營養來源。 出生半小時後, 讓孩子勤吸吮乳☆禁☆頭, 能促進乳汁分泌。

“當兩個孩子同時餓了, 可以一起喂, 但最好分開, 這樣方便觀察每個孩子的吃奶情況。 ”陳衛建議, 媽媽們用分散注意力、給一個安慰奶嘴或放進搖籃等方法, 先暫時安撫一個孩子。 推薦閱讀 同卵雙胞胎性格差異的原因

“由於雙胞胎兒吸吮能力差、胃容量小、消化能力弱, 很容易發生嗆奶、溢奶和腹脹, 所以, 給他們餵奶要採取少量多餐的方法。 ”而一旦母乳餵養模式建立了, 要兩個乳☆禁☆房交替餵奶, 不僅利於兩側乳汁分泌, 也利於寶寶視覺發育。

但是, 同時喂兩個寶寶, 如果一些媽媽的奶水不夠, 要結合人工餵養。

鮮奶由於鮮奶提供的能量不夠,

Advertisiment
每100ml鮮奶要加5~8克糖;而鮮奶的蛋白質結構也不適合4個月內的小孩吸收和消化, 要用水稀釋。 一般來說:

2個月內的寶寶 奶:水=1:13~4個月的寶寶 奶:水=3:1一般來說, 一份奶粉加四份水。

出生兩周開始補鈣補維D預防佝僂病

“我這孩子出汗特別多, 還不好好睡覺, 易驚!”“他不停地磨頭, 後面有一個環形枕禿。 ”如果你的雙胞胎孩子有這些表現, 很可能是缺鈣和缺維生素D了, 如果不及時調理, 日後可能出現O形腿、X形腿的佝僂病。

“對雙胞胎孩子來說, 體內的含鈣量不夠, 出生兩周後, 就要補充鈣製劑和維生素D, 一直到兩歲。 ”該院兒保科副主任醫師安繼業說。 究竟補充哪種含鈣製劑比較好?有的媽媽聽說某些營養劑既含鈣又有鋅, 好像花一樣錢可以補兩樣。

Advertisiment
“其實, 鈣和鋅都是2價離子, 在體內勢必拮抗, 影響吸收。 ”

葡萄糖酸鈣、碳酸鈣、氨基酸螯合鈣, 都是很好的補鈣產品。 但是, 對於半歲以內的嬰幼兒, 氨基酸螯合鈣膠囊特別澀, 他們很難從喉嚨裡咽下去, 而如果將其打開混入牛奶, 又會造成鈣沉澱, 不利於吸收。

因此, 半歲以內的孩子, 最好選擇吸收較好、口感佳的碳酸鈣或葡萄糖酸鈣, 等到半歲了, 再考慮螯合鈣。 “僅僅補鈣還不夠, 如果體內缺乏維生素D, 也不利於鈣吸收。 ”安繼業說, 維生素D製劑也有好多種, 媽媽們最常給孩子用的是濃縮魚肝油製劑;但是, 細查看, 你會發現同樣是魚肝油, 所含的維生素A、D的比例不同。

她建議選維A:維D=3:1左右的產品, 而別選10:1的, 否則, 可能造成維生素A中毒。

Advertisiment

“如果媽媽們還擔心長期用不好, 可以喂兩月, 停一月;或冬天用, 春天讓孩子多曬太陽。 ”每天露出10%的體表面(約10個手掌大)曬太陽2小時, 就能產生40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 足夠嬰幼兒一天所需了。

兩三個月後補充鐵強化奶粉防止缺鐵性貧血

妊娠期間, 胎兒從媽媽那兒獲得鐵, 由於雙胞胎要分半享用, 使得體內貯存的鐵嚴重不足, 往往出生兩三個月就開始緊缺了。

安繼業說, 這時, 媽媽們要給孩子補充一些鐵強化奶粉, 等孩子4個月後, 澱粉酶發育比較完善了, 再食用鐵強化米粉, 同時陸續添加蛋黃、動物肝泥等含鐵豐富的輔食。

“通常, 嬰幼兒主張食物補鐵, 但是, 如果檢查發現孩子的血紅蛋白在90克/升以下, 就要考慮用琥珀酸亞鐵、硫酸亞鐵等含鐵製劑了。

Advertisiment

不過, 使用鐵製劑有一個缺點, 就是孩子吃後會厭食、不願意吃奶, 胃腸道反應比較厲害。

這時, 媽媽們可以先餵奶再補鐵, 以減少厭食和胃腸道反應;再讓孩子多吃一些含維生素C的食物, 如橘子汁、獼猴桃等, 促進鐵劑的吸收。

“還有一點提醒家長, 給孩子添加了強化鐵的奶粉、米粉, 他可能拉綠屎, 這時不必太擔心。 ”安繼業說。

【心理保健篇】尊重孩子的不同找出每個人的閃光點

“剛出生的寶寶除了會哭、會吃奶、會排便, 幾乎沒有什麼心理活動;但是1個月後, 他開始有了簡單心理, 會表現出愉快或不愉快。 ”該院兒童心理行為中心主任醫師姚梅玲說。

這時, 寶寶最大的心理需求就是父母之愛, 尤其是母愛。當寶寶被母親抱在胸前或被媽媽撫摸時,任何不適心理都會得到母愛的撫慰。如果剝奪母愛,勢必造成孩子愛的缺失和缺乏安全感,無益于心理行為的成長發育。

“孩子3歲前,父母要留給他們多一點時間,多和他說話,撫摸他,和他一起遊戲、聽音樂、看色彩鮮豔的圖畫等,以滿足他們最基本的心理需求。”

但是,養雙胞胎和一個孩子不同,怎樣同時關注兩個孩子的心理呢?

總穿一樣的衣服影響自我認知

“家長在給雙胞胎買衣服時,總愛選一樣的,這樣看起來更可愛。但長期如此,就不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性。”陳衛說。

1歲內的孩子,還沒有自我認識,但隨著年齡增長,在周圍環境和教養方式影響下,他們的自我認識逐漸萌發,像3歲的孩子就知道“什麼是我”了。

可是,雙胞胎的孩子總穿一樣的衣服,接受相同的教育,甚至連喜好也必須一樣,這使他們覺得“我就是對方,對方就是我”,而很難把自己和對方分離開,就影響了自我認識的形成。

“家長一定要看到雙胞胎孩子的不同,尊重每個人的獨特性。”鄭大教育學院心理系副教授許慧說,比如星期天,一個孩子想去姥姥家、一個要去奶奶家,可以分開行事;一個孩子愛唱歌,一個孩子喜跳舞,也沒必要非學一樣的。

不管表揚還是批評都得就事論事

“雙胞胎孩子只是幾分幾秒的差距,所以不能有大小之分。”許慧說,不少家長覺得誰先出生,誰就是“哥哥”、“姐姐”。於是,兩個孩子一犯錯或有矛盾,總先批評哥哥、姐姐。

“如果孩子真是幾歲之差,大的顯然比小的心理成熟,家長可以這樣說。但是,雙胞胎孩子心理發育相近,先出生的並不比後者懂事多少。”這樣做對“大的”無異於揠苗助長,雖然可能培養他的責任心,但也會造成他的不理解和心理不平衡,甚至怨恨父母;而對“小的”處處包容,則更導致依賴心理嚴重。另外,無論表揚或批評孩子,不能安上“聰明”“笨蛋”之類的標籤,要就事論事。

很多家長表揚孩子時,總喜歡說“你真是個乖寶寶”之類的話,其實,孩子不知道你在表揚他什麼,時間長了,反倒使表揚失去了吸引力。“表揚應該具體到事情,比如,你今天擦桌子很好,或者作業完成得很快等等,讓孩子知道哪些行為是好的。”

批評孩子時,更不能批評品行和人格,要陳述孩子的不對之處,並提出一些可供參考的解決辦法。

“否則,孩子一旦感覺父母認定自己不好時,很容易自暴自棄,可能真的朝向父母評價的方向發展了。”

每個孩子都有可取之處別拿孩子相互比較

“我家的雙胞胎哥倆差別太大,小的愛學習、很乖巧,大的老愛搗亂,可越批評,他越不聽話。”講座現場,張女士被大兒子折磨得很無助。

“在教育雙胞胎孩子時,難免會拿倆孩子比較,一個孩子表現好了,馬上教訓另一個孩子好好學。這不只會讓兩個孩子相互嫉妒甚至記恨,還會嚴重打擊在家長心中較'差'的孩子的信心。”許慧說,家長可以做的是:

首先,幫孩子分析自己為什麼做不好,是技巧不對,還是不夠用心;然後,讓表現稍好的孩子無意識地幫助他。

其次,善於發現孩子的閃光點。每個孩子都有他的可取之處,如果多鼓勵、誇獎孩子優秀的一面,就能幫孩子建立自信心,慢慢地,這種自信也有助於其薄弱環節的改善。

最後,別拿孩子相互比較,要讓孩子感覺到媽媽愛每一個人,從而避免相互嫉妒。更多疑問請登錄:。

尤其是母愛。當寶寶被母親抱在胸前或被媽媽撫摸時,任何不適心理都會得到母愛的撫慰。如果剝奪母愛,勢必造成孩子愛的缺失和缺乏安全感,無益于心理行為的成長發育。

“孩子3歲前,父母要留給他們多一點時間,多和他說話,撫摸他,和他一起遊戲、聽音樂、看色彩鮮豔的圖畫等,以滿足他們最基本的心理需求。”

但是,養雙胞胎和一個孩子不同,怎樣同時關注兩個孩子的心理呢?

總穿一樣的衣服影響自我認知

“家長在給雙胞胎買衣服時,總愛選一樣的,這樣看起來更可愛。但長期如此,就不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性。”陳衛說。

1歲內的孩子,還沒有自我認識,但隨著年齡增長,在周圍環境和教養方式影響下,他們的自我認識逐漸萌發,像3歲的孩子就知道“什麼是我”了。

可是,雙胞胎的孩子總穿一樣的衣服,接受相同的教育,甚至連喜好也必須一樣,這使他們覺得“我就是對方,對方就是我”,而很難把自己和對方分離開,就影響了自我認識的形成。

“家長一定要看到雙胞胎孩子的不同,尊重每個人的獨特性。”鄭大教育學院心理系副教授許慧說,比如星期天,一個孩子想去姥姥家、一個要去奶奶家,可以分開行事;一個孩子愛唱歌,一個孩子喜跳舞,也沒必要非學一樣的。

不管表揚還是批評都得就事論事

“雙胞胎孩子只是幾分幾秒的差距,所以不能有大小之分。”許慧說,不少家長覺得誰先出生,誰就是“哥哥”、“姐姐”。於是,兩個孩子一犯錯或有矛盾,總先批評哥哥、姐姐。

“如果孩子真是幾歲之差,大的顯然比小的心理成熟,家長可以這樣說。但是,雙胞胎孩子心理發育相近,先出生的並不比後者懂事多少。”這樣做對“大的”無異於揠苗助長,雖然可能培養他的責任心,但也會造成他的不理解和心理不平衡,甚至怨恨父母;而對“小的”處處包容,則更導致依賴心理嚴重。另外,無論表揚或批評孩子,不能安上“聰明”“笨蛋”之類的標籤,要就事論事。

很多家長表揚孩子時,總喜歡說“你真是個乖寶寶”之類的話,其實,孩子不知道你在表揚他什麼,時間長了,反倒使表揚失去了吸引力。“表揚應該具體到事情,比如,你今天擦桌子很好,或者作業完成得很快等等,讓孩子知道哪些行為是好的。”

批評孩子時,更不能批評品行和人格,要陳述孩子的不對之處,並提出一些可供參考的解決辦法。

“否則,孩子一旦感覺父母認定自己不好時,很容易自暴自棄,可能真的朝向父母評價的方向發展了。”

每個孩子都有可取之處別拿孩子相互比較

“我家的雙胞胎哥倆差別太大,小的愛學習、很乖巧,大的老愛搗亂,可越批評,他越不聽話。”講座現場,張女士被大兒子折磨得很無助。

“在教育雙胞胎孩子時,難免會拿倆孩子比較,一個孩子表現好了,馬上教訓另一個孩子好好學。這不只會讓兩個孩子相互嫉妒甚至記恨,還會嚴重打擊在家長心中較'差'的孩子的信心。”許慧說,家長可以做的是:

首先,幫孩子分析自己為什麼做不好,是技巧不對,還是不夠用心;然後,讓表現稍好的孩子無意識地幫助他。

其次,善於發現孩子的閃光點。每個孩子都有他的可取之處,如果多鼓勵、誇獎孩子優秀的一面,就能幫孩子建立自信心,慢慢地,這種自信也有助於其薄弱環節的改善。

最後,別拿孩子相互比較,要讓孩子感覺到媽媽愛每一個人,從而避免相互嫉妒。更多疑問請登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