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好的孩子更易出現心理問題

家長重視孩子的學習是正確的, 但有的時候家長們可能因為過多的重視孩子的成績, 反而忽略了孩子的心理發展。 事實證明, 學習成績好的孩子反而更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而這些孩子的心理問題可能會對以後的生活帶來深遠的隱患。 我們必須重視這個育兒問題。

孩子在學業上的表現是家長們最看重的潛能。 這也許是孩子待在學校的時間最長, 學業與未來的職業發展相關, 或者是孩子的學業成績總要評分和排名。 讓人意外的是, 在學業上讓親子雙方最感到焦慮的, 恰恰是成績最好的孩子。

Advertisiment
實際上, 最不幸福、最憤怒、最緊張的孩子就是學習成績最好的孩子。 臨床心理學家見到太多聰明但不開心的孩子, 他們的潛能似乎最好, 因此要花大量時間來發揮潛能, 承受更大的壓力, 代價是忘記了自我。 這些聰明的孩子有如下表現:

一遇到困難就會氣餒。

犯了小錯誤就憂心如焚。

做事沒有動力, 不投入。

無法和同班同學合作。

與大人們作無謂的爭鬥。

遠離同齡人, 感到孤獨。

我們活在一個自戀的時代, 強調出人頭地, 得到別人的仰慕。 不幸的是, 聰明的孩子卻是受到這些外部關注傷害最深的——他們的成績好, 而成績被周圍的人看重, 以至於他們逐漸相信自己就是成績的化身。

真正的危險, 是聰明的孩子完全用成績來衡量自己,

Advertisiment
相信“我很聰明, 但我就只是聰明而已”, 這讓他們變得極度脆弱。 如果他們的表現不夠完美, 或者有人比自己還聰明, 如果學習出現困難, 受到挫折, 他們就會感到什麼都不對勁, 自己就沒有了價值。 一點點批評就可以激怒他們, 或者讓他們很受傷。 即使他們取得的成績也是虛的, 因為別人的羡慕代替不了人與人之間的親密。

幾乎無一例外, 家長們總是把孩子的好壞和學習成績聯繫在一起, 孩子的成績就是家長們衡量的唯一條件, 可是你知道麼, 長此以往, 孩子就會忘記自我, 產生嚴重的心理問題, 而這些心理問題的出現會影響孩子的幸福, 也會毀了孩子的一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