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餵養中需要瞭解的誤區

飲食對嬰幼兒的健康發育有著重要影響, 家長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通過科學合理的餵養方式為孩子提供全面豐富的營養。 然而, 生活中存在著一些小兒飲食誤區, 媽媽們就會變成“坑兒”一族, 對寶寶的健康造成危害。

小編推薦:

寶寶的奶瓶選擇要科學合理 新爸媽要瞭解十個餵養常識

誤區一:給孩子吃咀嚼過的食物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的腸胃系統發育尚不成熟, 不能自已咀嚼消化食物, 因此會將食物咀嚼後再喂給孩子吃。 這是一種不衛生的餵養方式, 因為人體口腔中有許多細菌, 給孩子餵食咀嚼後的食物,

Advertisiment
容易使嬰幼兒感染細菌。 事實上, 嬰幼兒具備一定的咀嚼消化能力, 讓寶寶自己咀嚼食物更加有利於其牙齒和腸胃的發育。

誤區二:為寶寶提供過量的蛋類食物

雞蛋是嬰幼兒較常接觸的食物, 燉蛋不僅營養豐富, 而且很方便寶寶食用。 然而嬰幼兒不應過多食用雞蛋, 這是因為雖然蛋類食物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磷、鐵和多種維生素, 但是寶寶多食容易患上膽固醇。 1歲左右的寶寶每天只需要吃一個蛋黃, 2歲之後可以隔天吃一個雞蛋。

誤區三:飲料代替白開水

對孩子來說最好的飲料就是白開水。 一些家長知道要為孩子補充水分, 但是由於孩子不願意多喝水, 因此就準備了許多飲料來代替白開水。

Advertisiment
然而, 嬰幼兒飲用飲料容易攝入過多的能量, 給腸道帶來負擔, 此外碳酸飲料攝入過多, 會影響孩子的骨骼發育。

誤區四:為孩子補充與成人相同的營養品

為孩子全面補充營養是必要的, 但要注意補充的分量和方式, 寶寶補充的劑量和方法和成人有很大區別。 寶寶的消化系統和大人不同, 由於嬰兒時期腸胃發育不全, 需注意每次服用量不宜過多, 少而精的劑量能讓家長在喂服時省去不少麻煩。

誤區五:不瞭解食物“相克”原理

有些食物本身營養價值很高, 但是和其它食物一起食用時, 營養價值就會大打折扣, 甚至會生成有害的物質對寶寶身體造成傷害。 因此家長在為孩子準備食物時, 需要瞭解常見食物的相克性。

Advertisiment

每個孩子都是家中寶, 家長都想為孩子提供最安全、最健康的成長環境。 不過, 如果不瞭解飲食中的小誤區, 媽媽們就有可能好心辦壞事兒, 因此為了寶寶的健康, 媽媽們一定要掌握科學合理的餵養方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