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會有失落情緒?引導他們自我調節是個好辦法!

很多家長心中都有這樣的疑問“怎麼讓我的寶寶不遇到挫折, 不失落?”

麗茲.莫麗森(Liz Morrison)是紐約著名的心理治療師, 她主要研究親子教育。 長期研究親子關係的她對於處理孩子的情緒問題極為瞭解, 對於應對孩子失望情緒的方法, 她給父母提出了5個關鍵策略。

1、聆聽並正視失望情緒

當一件事情沒有達到孩子的期望時, 他就會失落。 可能是比賽沒有獲獎、考試沒考好, 作為父母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聆聽, 讓孩子表達自己的失落, 然後再告訴他們這些很平常, 要讓他們正視失望, 並幫助他們分析失望的原因。

Advertisiment

2、幫孩子認清夢想與現實

其實人之所以會產生失望的原因, 就是現實與夢想有差距, 差距越大就會讓人越失望, 對於孩子來說也是如此。 所以我們要告訴孩子:夢想不是一日可以達到的, 是需要不斷的努力, 不斷在失敗中吸取經驗的。 比如孩子想去哪裡玩卻暫時去不了, 我們可以擬定好能去的日期告訴孩子, 讓他們不會覺得一切都不能改善。 告訴孩子要學會接受短期的失望, 然後把“失望”轉化成對未來的“希望”。

3、讓孩子學會自我減壓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 失望的情緒在所難免, 壓力也就隨之而來。 其實, 孩子在嬰兒時期都有專屬自己解壓方式, 比如搖擺身體, 吮吸奶嘴, 或者跟父母擁抱等等。 父母應該注意觀察孩子喜歡用什麼樣的方法減壓,

Advertisiment
有意識的培養孩子自我減壓能力。

4、引導孩子想出解決方案

孩子在遇見失敗的挫折時, 會有自我保護意識的想要躲避。 這個時候家長除了要讓他面對挫折和失落情緒, 還需要在瞭解問題的始末後引導他去想解決方案。 只有把失敗的原因想清楚, 並找到解決方案, 才能讓孩子徹底的從失落中走出來, 帶著期望開始新的成長之旅。

5、以身作則成為孩子的榜樣

父母的行為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 如果我們的思想一直都是積極向上的, 遇見挫折都是勇敢去面對, 快刀斬亂麻的去處理好所有的事情, 那麼這種精神會自然而然的影響到孩子, 當他遇到挫折的時候, 也會更有勇氣去面對而不是只顧著失落。

Advertisiment

總而言之, 父母應該幫助孩子敢於正視自己的失望情緒, 並且要以身作則, 毫無保留地關愛孩子, 教會孩子以積極向上的方式應對挫折和失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