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總“鬧情緒”家長該怎麼辦?

養生之道網導讀:

情緒是孩子正常的體驗和感受, 無論什麼情緒, 都有其存在的正面意義。 不恰當的處理方式, 才會造成傷害。

Advertisiment

很多例子證明, 家長對於孩子負面情緒的處理, 疏導往往比直接控制或者壓抑更合適有效。 那麼, 如何教孩子疏導自己的負面情緒呢?家長首先要對情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以下的方法, 如果家長能做到, 其實不止對孩子有幫助, 對家長本身也會有很大的幫助。

第一步:教孩子認識情緒

孩子的心智還沒有健全, 所以當他們有負面情緒的時候, 往往說不清楚到底是什麼感受。 仿佛在他們的世界裡, 情緒只有兩種, 一種是開心、高興, 另一種是相反。 這說明平時沒有人教過他們如何分辨自己的情緒。

教孩子認識情緒有兩個方向:

1.拓寬廣度。

在平時生活中, 家長可以留意身邊關於情緒的素材, 有意識地豐富孩子關於情緒的詞語,

Advertisiment
無論是正面情緒還是負面情緒。 如:教孩子認字時加入一些情緒詞彙, 而不是用籠統的“開心、高興、難過”之類的詞帶過。 和孩子聊天時, 可以嘗試換不同的詞去描述自己的以及孩子的情緒

2.加強深度。

幫助孩子加強對某一類情緒的理解, 可以買一些針對某類情緒的繪本給孩子, 如果孩子跟朋友鬧彆扭, 可能其中會摻雜著生氣、受傷、焦慮、嫉妒等多種情緒。 這時家長可以跟孩子談談, 孩子可能只能描述事件, 而家長可以用猜測的方式去幫孩子厘清裡面複雜的情緒感受。

第二步:接納孩子的情緒

家長要把情緒和行為分開來看待, 情緒是人對外界情境的本能反應, 就像被打了身體就會痛, 睡好了身體就舒坦一樣。 也許我們不欣賞甚至不贊成孩子一些過激的情緒表達方式,

Advertisiment
但是情緒本身是沒有對錯的。 家長接納孩子的情緒, 就等於承認他們對外界情境的反應是正常的。 在這個基礎上, 才能去進一步幫助孩子處理情緒和行為。

舉個例子, 當孩子要離開遊樂場時, 大哭大鬧著不肯走。 此時孩子的情緒可能是捨不得、傷心, 行為是大哭和不肯走。 其實這種情緒很正常, 但是當眾大哭大鬧往往會讓家長難堪。 如果家長強行拖走孩子, 那麼孩子會感覺到自己的情緒不被接納, 也失去了一個學習處理情緒的機會。 反之, 如果家長不只是指責孩子, 而是理解並接納他們的情緒, 還能提出一個告別儀式幫助孩子表達自己的不舍。 孩子會接收到一個資訊“情緒是正常的東西,

Advertisiment
可以坦然地面對它。 ”今後遇到情緒時, 就會積極地去應對。 而如果孩子的情緒總是不被接納, 那麼就會壓抑自己的情緒, 也學不會如何正確地處理情緒。

第三步:教孩子表達情緒

很多孩子情緒激動的時候, 通常只會哭鬧、喊叫。 就像說話一樣, 表達情緒也是需要學的。 如果家長能借鑒第一步和第二步的方法, 對孩子的情緒起到正面的引導作用, 相信當孩子積累了足夠的情緒知識, 也接納了自己的情緒, 在表達和處理的時候就會容易和自然得多。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