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夏季感冒,應對有方

我們平時所說的感冒, 其實醫學上稱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是小兒最常見的一類疾病的統稱, 包括急性鼻咽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腺炎等。

感冒主要為病毒或者細菌感染所致, 但以病毒占絕對多數(約90%以上), 而病毒感染後常可繼發細菌感染, 最常見為溶血性鏈球菌、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桿菌、肺炎支原體等。 嬰幼兒期由於上呼吸道的解剖和免疫特點, 本就易患感冒, 而鈣鐵鋅等微量元素缺乏的小兒則更會頻繁發病。

夏季是感冒的高發季節, 主要是因為隨著氣溫的升高, 各種病毒細菌的繁殖及活動也逐漸旺盛。

Advertisiment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 夏季感冒屬於暑濕感冒, 俗稱熱傷風。 暑濕感冒是因為夏季悶熱, 濕度比較大, 在這個時候受涼, 如吹空調等, 受了風寒之邪引起的。 夏季感冒的症狀雖和春秋及冬季感冒類似, 但在處理上有一定的差別, 故家長應該有一定的認識, 以避免不必要的就醫(會增加交叉感染的機會)或因錯誤的治療加重病情。

夏季感冒的症狀夏季感冒最主要最常見的症狀就是發熱, 一般為急起高熱, 而且多不伴寒戰畏寒, 出汗多但是不退熱。 病程約3~5天, 常還伴有胃納減少、精神不振等。

其他症狀輕重不一, 與年齡、病原和機體抵抗力有關。 嬰幼兒常有咳嗽、鼻塞、流涕、噴嚏、食欲減退, 並可伴有嘔吐、腹瀉、煩躁甚至熱性驚厥;年長兒則症狀相對較輕且多訴咽痛等,

Advertisiment
部分患兒發病早期可有陣發性臍周疼痛, 與發熱所致陣發性腸痙攣或腸系膜淋巴結炎有關。

夏季感冒的治療對於絕大多數夏季感冒, 其實並不需要到醫院就診, 完全可以在家中自行治療。 在病程中患兒出現反復發熱、食欲減退或發熱時精神萎靡都是常見的情況, 除了及時退熱之外不需要特別處理, 更不要為了加強營養而增加額外的餵食。 但對於持續發熱超過3天、發熱間期精神萎靡、拒食或劇烈咳嗽甚至咳黃濃痰等嚴重症狀時, 應及時就診。

夏季感冒的治療可以分為三部分:①一般治療指的是通過調節日常的飲食、休息, 來輔助寶寶康復;②病因治療是指標對病毒或細菌的藥物治療,

Advertisiment
需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不能自行用藥;③而最重要的是對症治療, 針對發燒、鼻塞等症狀的治療, 比如退燒等, 這是家長必須要掌握的。

1. 一般治療:

a. 保持充足的睡眠, 注意補充水分及營養, 但不應進食過多油膩或不容易消化的食物, 也不要添加新的輔食, 防止加重腸道負擔導致腹瀉。

b. 發熱期間暫時停止喂鈣劑及魚肝油, 暫停添加新的輔食。

c. 與周圍的呼吸道疾病患者隔離, 保持室內通風, 預防交叉感染。

2. 病因治療:

a. 可以適當給予抗病毒藥物治療。

b. 有併發或繼發細菌感染依據的可選用抗生素, 療程3~5天(此處應注意細菌感染依據, 通常為醫院檢查血常規提示白細胞或中性粒細胞升高或有熱前寒戰、流黃膿涕等症狀)。

Advertisiment

3. 對症治療:(重要)對症治療包括發熱時退熱, 有鼻塞流涕時可以適當予以“感冒藥”(艾暢、臣功再欣)或用鹽水清洗鼻腔等來緩解不適, 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退熱。 由於小兒特別是嬰幼兒的散熱能力相對成人要差得多, 而且高熱易導致驚厥等嚴重後果, 故及時、迅速的退熱顯得尤為重要。

而對於夏季感冒, 由於濕氣較重, 故單純服用退熱藥的退熱效果往往並不理想, 所以應注意以下幾點:

a.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松解包被、衣物(尤其是頸部)。

切忌在發熱時“捂汗”, 由於小兒體溫調控的能力尚不成熟, 而體表面積相對較大, 散熱大部分要靠體表散熱。 所以一旦用衣物或被褥包裹全身後, 小兒反而會因為無法及時散熱而導致體溫不能下降,

Advertisiment
以致出現>41℃的超高熱甚至導致不可逆的迴圈、神經系統損害(捂熱綜合征)。

b. 溫水擦浴(或洗溫水澡)或酒精(稀釋至50%)擦浴。

這是最安全有效最實用的退熱方法, 且可以短時間內反復多次使用或與其他退熱方法一起使用。 其中溫水擦浴適用於所有年齡的寶寶;而酒精擦浴則更適用於2歲以上的小兒。 擦拭的部位主要為各個大血管最靠近體表的位置:頸部、軀幹、腹股溝、腋下、肘部、膕窩(膝蓋後方)等。

c. 服用退熱藥物應當注意退熱藥物是指布洛芬(美林)、對乙醯氨基酚(泰諾林)等非甾體抗炎藥物, 而不是很多名稱中含退熱卻不含抗炎成分的藥物(此類多為中成藥或感冒藥), 同時應注意同種藥物使用間隔一般為4~6小時且一天不宜使用超過4次, 而2種藥物交替使用間隔可縮短至2小時並減少副作用。

d. 掌握高熱預警信號應當注意部分患兒發熱前會出現手足冰冷甚至寒戰發抖,這是由於四肢末端迴圈不暢所致,一般提示即將出現高熱。此時更應及時松解衣物散熱,可對手足等冰冷部位用溫水擦拭或熱敷以利迴圈恢復。

夏季感冒,如何預防?

與其得病後治療,不如防患於未然,在預防夏季感冒方面,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 積極鍛煉:加強體格鍛煉、適當增加戶外活動及體育運動並保證充足的睡眠,以增強機體免疫力。

2. 防治誘發因素:

a.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注意環境的清潔,尤其是夏季多有蚊蟲孳生。

b. 保持室內溫度恒定,不能讓室內外溫差過大,並且不能讓空調的冷風直接吹到寶寶,尤其是肚臍和腳底。

c. 避免穿過多或過少衣服,氣溫驟變時注意適當增減衣服。

d. 提倡母乳餵養(6~8個月),均衡膳食,防治營養不良及各種微量元素缺乏。

3. 避免交叉感染:避免與家中其他患者接觸;避免食用患感染性疾病母親的乳汁;避免到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等。

而2種藥物交替使用間隔可縮短至2小時並減少副作用。

d. 掌握高熱預警信號應當注意部分患兒發熱前會出現手足冰冷甚至寒戰發抖,這是由於四肢末端迴圈不暢所致,一般提示即將出現高熱。此時更應及時松解衣物散熱,可對手足等冰冷部位用溫水擦拭或熱敷以利迴圈恢復。

夏季感冒,如何預防?

與其得病後治療,不如防患於未然,在預防夏季感冒方面,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 積極鍛煉:加強體格鍛煉、適當增加戶外活動及體育運動並保證充足的睡眠,以增強機體免疫力。

2. 防治誘發因素:

a.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注意環境的清潔,尤其是夏季多有蚊蟲孳生。

b. 保持室內溫度恒定,不能讓室內外溫差過大,並且不能讓空調的冷風直接吹到寶寶,尤其是肚臍和腳底。

c. 避免穿過多或過少衣服,氣溫驟變時注意適當增減衣服。

d. 提倡母乳餵養(6~8個月),均衡膳食,防治營養不良及各種微量元素缺乏。

3. 避免交叉感染:避免與家中其他患者接觸;避免食用患感染性疾病母親的乳汁;避免到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