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偏食怎麼辦?對付孩子偏食七招

一提到偏食, 不少媽媽叫苦連天:“想盡所有辦法也喂不進去!”其實, 找對方法, 還是可以讓寶寶造成寶寶不好好吃飯的原因, 99%的責任在家長。 一方面是無原則溺愛, 另一方面是逼著孩子進食, 致使部分嬰幼兒一上飯桌就鬧情緒, 哭鬧不休。 媽媽們聽到這樣的結果都會感到冤屈, 但下面的真實情景你一定不陌生。

偏食由何而來?

1.未及時添加輔食

很多家長, 由於餵養觀念的問題, 在孩子滿6個月時未能及時給孩子添加輔食, 等到1歲半的時候, 孩子就會因為口味單一而拒絕吃很多食物。 父母好說歹說, 孩子就是不張嘴。

Advertisiment

2.精神因素

許多媽媽都有吃飯時批評孩子的經歷。 在正常情況下, 孩子一到吃飯時間就會產生旺盛的食欲, 分泌較多的唾液, 但如果突然遭遇責問、訓斥, 精神就會緊張, 食欲也就消退, 唾液分泌迅速減少。 長此以往, 形成不良條件反射, 一到吃飯, 孩子的精神就特別緊張, 食欲也會明顯下降。 久而久之, 可能出現偏食或厭食。

3.不良的飲食習慣

不良飲食習慣是影響孩子正常進食的最大障礙。 對於幼兒來說, 零食的誘惑十分強烈, 尤其滿足了孩子對於甜味的渴求, 同時也填飽了他們的胃, 到了就餐時卻沒有胃口。 另一方面, 家長工作忙, 無法正常地為孩子提供飲食, 使孩子在有饑餓感時無餐可進, 生活方式極不規律。

Advertisiment
更有甚者以餅乾、麵包代替正常飲食, 誤了正餐亦不在意, 給孩子樹立了負面榜樣。

4.運動少、消耗不夠

現代家庭受居住環境的限制, 幼兒之間交際不如過去頻繁。 許多兒童沉溺于電視、電腦遊戲, 被困於小小的空間之中, 缺乏足夠的戶外活動, 無法完成高熱高能的消耗, 自然就不易產生饑餓感。

5.疾病導致的偏食

患有消化系統疾病或其他慢性病的孩子, 一方面消化功能降低, 身體不適;另一方面則因服藥影響了胃口, 導致暫時性偏食。 家長要注意在孩子生病時, 及時調正飲食, 幫助孩子能早日恢復健康。

7招, 甩開寶寶偏食的小尾巴

1.興趣激發食欲

寶寶好奇心重, 媽媽可以想些有趣的方法來提高寶寶吃飯的興趣, 像是將食物擬人化,

Advertisiment
編些故事情節;或是將食物製作成孩子喜歡的動物圖案、卡通人物造型, 保管孩子胃口大開。

2.改變就餐環境

寶寶吃東西時, 也應像聽故事一樣, 不能分散注意力, 因為吃飯時, 大腦主要工作是支配好腸胃, 把血液集中到胃腸道, 加強胃腸道氧和營養的供給, 對食物進行消化和吸收。 因此爸爸媽媽應該改掉讓寶寶一邊吃一邊玩玩具, 或是追著喂的情況。 這樣不但影響消化, 也會讓寶寶食不知味, 失去了進食的樂趣, 也喪失了與家人共同進餐的情感交流機會。

3.餵食的時間要掌握

儘量做到吃飯的時間, 全家人能一同坐在餐桌上用餐的習慣, 並溫柔而堅定地告訴寶寶, 如果寶寶不吃完餐盤的食物, 等下餓了,

Advertisiment
不會給他任何的零食, 久而久之, 寶寶一定會養成定時、定量的習慣。 在對待這件事, 家庭各成員思想要保持統一, 不能有絲毫鬆動, 要不就前功盡棄。 通常寶寶用餐時間大約在30分鐘左右即可。 如果發現寶寶開始玩食物, 或是出現了不想進食的表情, 說明他已經吃飽了, 這時候媽媽就可以把食物收走了。

4.營造愉快的用餐氣氛

首先避免把用餐時間變成父母訓話或挑剔的時間。 媽媽們不妨在餐廳裡擺上一些鮮花, 鋪上色彩溫馨的有動物圖案的桌布, 播放輕柔舒緩的音樂, 舒適良好的環境有助於孩子愉快用餐。 可以也讓寶寶參一腳, 選一套漂亮的餐具, 看到飯菜盛在自己親手挑選的餐具裡, 寶寶也許會愛鳥及屋, 對食物產生興趣。

Advertisiment

5.加強戶外活動

如果寶寶胃口不好, 可以試著在餐前1小時進行戶外活動:一起到公園散散步, 跑跑跳跳, 戶外活動能令小孩放鬆, 同時適當的運動又會促進兒童體內的新陳代謝, 會有助於刺激他的骨頭生長, 戶外活動的同時, 曬太陽可以吸收維生素D, 更好地幫助他長高。 一般運動後寶寶的饑餓感來了, 吃起飯也會格外香。 要注意的是, 不要急著給他(她)吃含糖量高的飲料食品。

6.樹立榜樣效應

寶寶學習力強, 爸媽可以視情況來評估, 例如上市場買菜、幫忙提回家、一起清洗蔬果、一起煮飯等行為, 讓寶寶不但有參與感, 進而更喜愛吃飯。 讓寶寶在廚房裡幫忙做菜, 不時地讚揚他, 不要心疼一些小的浪費, 相對于幫助寶寶養成吃飯的好習慣, 來說可算毛毛小雨。如果爸媽本身的飲食習慣就不正常,或者常常隨便以零食裹腹,自然沒有理由去要求孩子遵守定時吃飯的習慣。有些家長喜歡邊吃飯邊小酌,或是抽煙,一方面延長了吃飯時間,影響小孩形成良好的進餐習慣,另一方面也不利於孩子的身體健康。因此,做榜樣還要從家長做起。

7.平衡吃與玩關係

“肚子餓了,便想吃飯”這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本能,如果孩子的肚子真的很餓了,就不會有不肯吃飯的問題,值得注意的是孩子的玩心非常大,一旦有一點不餓就要玩,家長一定要理解孩子的心理,引導孩子並幫助孩子安排好玩與吃的關係。去同事親戚家串串門,讓孩子們一起吃飯也是好的,寶寶之間很容易互相影響,飯桌上要善於調動寶寶的情緒,鼓勵寶寶互相學習好的吃飯習慣。

Tips 糾正期注意補充營養

挑食、偏食的兒童,由於某些營養元素攝入的缺乏,易造成各種生長問題,影響體能、智力的發展。提供全面均衡的營養是非常重要的。對於1歲以上的幼兒,奶類仍然是飲食中不可缺少的。配方奶粉中均衡的營養搭配可以彌補飲食中的缺失。所以,媽媽們在糾正寶寶偏食的過程中,不要忽略了營養補助。

來說可算毛毛小雨。如果爸媽本身的飲食習慣就不正常,或者常常隨便以零食裹腹,自然沒有理由去要求孩子遵守定時吃飯的習慣。有些家長喜歡邊吃飯邊小酌,或是抽煙,一方面延長了吃飯時間,影響小孩形成良好的進餐習慣,另一方面也不利於孩子的身體健康。因此,做榜樣還要從家長做起。

7.平衡吃與玩關係

“肚子餓了,便想吃飯”這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本能,如果孩子的肚子真的很餓了,就不會有不肯吃飯的問題,值得注意的是孩子的玩心非常大,一旦有一點不餓就要玩,家長一定要理解孩子的心理,引導孩子並幫助孩子安排好玩與吃的關係。去同事親戚家串串門,讓孩子們一起吃飯也是好的,寶寶之間很容易互相影響,飯桌上要善於調動寶寶的情緒,鼓勵寶寶互相學習好的吃飯習慣。

Tips 糾正期注意補充營養

挑食、偏食的兒童,由於某些營養元素攝入的缺乏,易造成各種生長問題,影響體能、智力的發展。提供全面均衡的營養是非常重要的。對於1歲以上的幼兒,奶類仍然是飲食中不可缺少的。配方奶粉中均衡的營養搭配可以彌補飲食中的缺失。所以,媽媽們在糾正寶寶偏食的過程中,不要忽略了營養補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