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音樂耳朵”養成記

女兒mii4歲那年, 我們一家還居住在名古屋。 經開琴店的朋友介紹, 她去了一家私立音樂院學琴。 按mii自己的意願, 她希望學鋼琴。

但在音樂院學琴的最開始半年, 每一次音樂課, 老師基本都只進行“音感訓練”:老師用鋼琴彈出一個音, 孩子們必須很快地說出老師剛剛彈的是什麼音, 按的哪個鍵。 這樣反復訓練之後, 接下來, 就是圍繞著老師的琴聲“跳舞”——每個班大約6個孩子, 繞成一圈, 跟隨老師的鋼琴節奏做動作, 琴聲突然停止時, 身體也得馬上僵持不動。 回家以後也不碰琴, 而是做老師佈置的家庭作業:抄寫和默記五線譜音符。

Advertisiment

這樣的音樂課半年下來之後, mii記住了五線譜上的音符, 並感覺“音樂課非常好玩”, 對鋼琴更加嚮往, 十分期待能像老師那樣, 叮叮咚咚地彈琴。 但是, 老師依然沒有讓孩子練鋼琴, 而是開始讓孩子們練習小提琴。

按這家音樂院校長岩田先生的說法:小提琴是最訓練“音樂耳朵”的樂器, 不僅因為它極難掌握音律, 還因為小提琴就在耳朵旁邊, 聲音些微的變化都能被捕捉到。

岩田先生有三個漂亮女兒, 分別畢業于東京音樂大學和美國的朱利亞音樂學院這樣的名門學府, 曾與著名指揮家小澤征爾同台演出。 這三個女兒都是岩田先生一手培養出來的, 岩田先生無疑是音樂教育方面的專家, 作為一個門外漢,

Advertisiment
我只能選擇聽從專家的話。

在聽了mii一年多“鋸木頭”般的小提琴聲之後, 岩田老師終於讓她開始學習鋼琴了。 雖然從進入音樂院開始, 到mii可以彈鋼琴, 相隔了一年半以上的時間, 但我驚奇地發現:所有初學鋼琴孩子的困擾, 例如雙手無法很好地配合、無法邊彈邊閱讀琴譜等等, 在mii身上一概沒有發生過。 從學習第一首鋼琴曲開始, 她就可以左右雙手配合得相當不錯了。 而且, 因為事先學會了識譜, 所以邊彈邊讀琴譜也沒有任何障礙。

更驚喜的是:當mii開始學鋼琴的時候, 她的小提琴也已經完全入門——不僅可以拉出完整的曲子, 而且音調極准。 甚至我認識的音樂人前輩, 在聽完mii拉小提琴之後, 還曾對她準確的音感表示驚訝,

Advertisiment
說:“這孩子音感很不錯, 好好堅持下去, 可以學出來。 ”

先小提琴後鋼琴的理論依據

小提琴是拉絃樂器, 而鋼琴是鍵盤樂器, 先學小提琴再學鋼琴, 看起來多少有衝突和矛盾的地方, 實際上至少有4個方面的好處:

1. 在演奏技術上, 學習小提琴時克服了緊張的心理負擔, 使得心理和肢體可以徹底地放鬆, 進而讓演奏技術得到更好的提高, 而在之後的鋼琴學習中, 可以有更放鬆的狀態;

2. 學習小提琴時潛移默化地提高了反應能力和協調能力, 這對鋼琴學習也很有幫助, 起碼可以用更少的時間去學習更多的鋼琴演奏技術;

3. 在音樂音響方面, 小提琴在音準音質方面的嚴厲、高水準要求, 對鋼琴學習中音色、感情☆禁☆色彩的掌握有很好的幫助;

Advertisiment

4. 在知識修養方面, 小提琴的幫助更是多得數不勝數, 可以說是完全為鋼琴服務的。

總的來說, 有了一定的小提琴基礎之後再去學習鋼琴, 有利之處比阻礙和困難來得更多。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