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期不適該如何緩解

孕期不適的定義

女性懷孕後, 為了滿足胚胎及胎兒生長發育的需要, 全身各系統會發生一系列適應性變化。 這些變化雖然是生理性的, 卻可能引起近乎病態的孕期不適症狀。

孕期不適的典型症狀

1、尿頻83.95%

“解尿”對一般人而言, 是一種很正常的生理症狀。 所謂的“尿頻”, 意思是白天解尿次數超過7次, 晚上解尿次數超過2次以上, 且解尿的間隔在2個小時以內。 孕婦于孕期中, 特別是在懷孕初期與後期, 都容易有尿頻的症狀發生。

孕婦頻尿的原因

在“孕期症狀大調查”中, “頻尿”位居所有孕期症狀排名的第一名,

Advertisiment
是准媽媽們最容易產生的症狀與困擾。 這主要是因為子宮慢慢變大時, 會壓迫到膀胱, 使孕婦產生尿意, 進而發生尿頻。

懷孕的前3個月, 准媽媽們特別容易感到頻尿, 到了孕期的第4個月, 由於子宮出了骨盆腔進入腹腔中, 因此症狀就會慢慢地減緩, 但是, 進入懷孕後期, 大約38周左右, 由於胎頭下降, 使得子宮再次重回骨盆腔內, 尿頻的症狀就又變得較明顯, 甚至有時會發生漏尿。

緩解方法

准媽媽要緩解孕期頻尿現象, 可從日常生活和飲水量改變做起。 也就是說, 平時要適量補充水分, 但不要過量或大量喝水;外出時, 若有尿意, 一定要上廁所, 儘量不要憋尿, 以免造成膀胱發炎或細菌感染。 另外, 准媽媽要瞭解頻尿是孕期中很正常的生理現象,

Advertisiment
忍耐力自然會增強。

“病理”徵兆

雖然“尿頻”是孕期正常的生理症狀, 但是, 准媽媽們可別因此而忽略了“病理”的徵兆!若于解尿時有疼痛感, 或尿急得無法忍受時, 很有可能是因為膀胱發炎或感染細菌, 此時一定要趕緊就醫。

另外, 提醒有性行為的婦女, 若感覺自己有尿頻現象, 要注意是否懷孕了, 若確認為懷孕, 應至醫院請婦產科專科醫師檢查, 以免因頻尿症狀而擔心不已。

2、腰酸背痛80.94%

腰酸背痛的原因

懷孕時期, 由於體重增加, 激素改變, 整個身體多少都會有些微水腫、韌帶鬆弛等現象發生。 在懷孕初期, 由於這些現象並不會對身體造成太大影響, 因此, 准媽媽並不會感到腰酸背痛或行動不便, 但是, 到了懷孕中、後期,

Advertisiment
隨著肚子逐漸變大、體重增加, 准媽媽們就會開始行動不便, 甚至經常出現腰酸背痛、小腿抽筋、下肢水腫等。 其實, 這些症狀都屬孕期的正常現象, 准媽媽們不必過於擔心。

易有的症狀

孕期的腰酸背痛, 包含的不適症狀很多, 例如:全身酸痛、抽筋、靜脈曲張、水腫等, 有時甚至影響睡眠。 為此, 我們特邀請婦產科蘇聰賢主任, 解釋上述症狀。

(1)抽筋:

可能是由於身體某些部位受到壓迫, 或飲食中鈣的攝取量不足所引起。 因此, 平時除了姿勢要正確外, 孕婦可多補充鈣片。

(2)靜脈曲張:

靜脈曲張可說是孕期中十分常見的症狀, 特別是在下半身, 例如:下肢、會陰等處常會發生。 由於激素的改變、血流量的增加、重力等因素, 使得血管變得較為脆弱,

Advertisiment
加上腹部重量壓迫到下腔靜脈, 血液回流不良, 所以, 孕婦若站立太久、缺乏, 就容易發生靜脈曲張。

預防靜脈曲張的方法, 第一是避免長時間站立;第二是穿著彈性襪, 提醒您穿著時應先把腳抬高10分鐘, 讓血液回流後, 再慢慢將彈性襪穿上, 效果會比較好;第三是晚上睡覺時, 於在小腿下墊上枕頭, 讓腳抬高。

(3)水腫:

水腫在懷孕初期即會發生, 一般到懷孕中後期時比較明顯, 若不嚴重, 大多不須治療, 但較為嚴重時, 則應趕緊就醫, 因為, “妊娠高血壓”的症狀就是血壓升高、蛋白尿、水腫, 情況嚴重時甚至會發生抽筋、昏迷, 造成死亡。 所以, 若有水腫現象, 應請醫生診治, 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治療時, 對於不太嚴重的水腫,

Advertisiment
一般都不建議孕婦服用利尿劑, 只要多注意飲食, 營養均衡, 不要吃太鹹, 適度補充蛋白質, 即可減輕水腫。

緩解方法

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彎腰駝背, 否則, 壓力往下時, 脊柱就會不自主地彎曲, 當然就容易造成腰酸背痛。 所以, “姿勢正確”、“抬頭挺胸”, 讓重量平均放在骨骼上, 是預防和減緩腰酸背痛的最有效方法。

另外, 要特別提醒准媽媽們, 做任何動作時, 應避免突然爆發性的動作, 因為這樣很容易造成韌帶受傷, 所以, 應切記“動作慢半拍”, 不僅可保護胎兒和自身安全, 也是避免腰酸背痛的好方法。

3、胃口改變74.07%

滿足口腹之欲

對於准媽媽來說, 胃口改變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有些准媽媽在懷孕前一點辣都不能吃, 可是懷孕後反而喜歡吃辣, 也有些人對於酸的食品是來者不拒。這樣的改變,其實都是因為激素變化所造成。醫師建議,在懷孕初期想吃什麼就儘量吃,不必刻意多吃什麼或少吃什麼,因為很多准媽媽在出現孕吐之後,食欲明顯減弱,什麼都不想吃,就會直接影響到營養攝取。當然,身為准媽媽的你,必須戒除吸煙、喝酒等不良習慣。

避免太鹹的食物

食鹽中含鈉,食用過量的鈉,容易導致高血壓,所以,孕婦應該避免食用鹽分過高的食物。在烹調時要少用鹽,充分享受食物的原汁原味,避免吃醃漬類食品。

4、腹部不舒服72.41%

腹部不舒服的原因

有些准媽媽常會因腹部疼痛、腹脹、腹部緊繃等不舒服而感到焦慮、擔心,其實,孕期中腹部的不舒服感,是很正常的生理現象,孕婦不必過於擔心。

造成孕期中腹部不舒服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是由於懷孕時子宮變大,壓迫到胃、腸器官,造成胃、腸器官的移位,而胃、腸器官在移位的同時,原有的韌帶會受到拉扯,使得腹部產生疼痛感。這類疼痛大部分在臥床休息後,都能得到緩解。

第二是由於血流量的增加,容易造成腹部不適。這就好比吃完飯後,血液會大量流到胃腸,使得肚子變得較為腫脹,有些人甚至會頭暈;同樣的道理,懷孕時血液會大量流入子宮,以提供胎兒成長所需的養分,在血流效應的結果下,使得腹部變得不舒服。

第三是激素中的黃體酮使得胃腸道的蠕動變慢、張力變小,排空的時間變慢,容易造成便秘,引起腹部不適。

緩解方法

建議准媽媽們在飲食上應“少量多餐”,以免造成胃脹、腹痛等不適;控制情緒,不亂發脾氣、不焦慮,經常保持愉悅心情;另外,家人的支持,特別是先生的安慰與鼓勵,更是幫助准媽媽們對抗孕期生理不適的最有效武器。

5、睡不好70.23%

腹部壓力變大

懷孕中期以後,腹部越來越大,就容易造成孕婦行動不方便,相對地,晚上睡覺的姿勢受限,於是可能無法安穩入睡。再加上尿頻等不適也容易影響睡眠品質。不過,這些暫時性的現象,在寶寶出生後都能改善。

安心入睡的方法

准媽媽睡前不要想太多,儘量尋找能讓自己安心入睡的方法,比如喝一杯熱牛奶或聽一曲柔美的音樂,只要能説明自己心情沉穩下來的方法都可以嘗試。

6、食量改變68.92%

控制體重變化

很多准媽媽從懷孕開始,總感覺饑餓,這種餓餓感和以前空腹的感覺有所不同。變得“愛吃”並沒有關係,只是到了懷孕後期,要避免因為過重而引發其他疾病。一般來說,孕期體重增加應該維持在10~14千克。懷孕中期後,則需要較多的鈣質與鐵質,以補充母親及胎兒所需。

營養均衡最重要

醫師建議,孕期食量雖然改變,但仍應該以均衡飲食為原則。富含各類營養素的食品都要平均攝取,在懷孕中期以後,可以額外補充鐵質及鈣質,幫助胎兒生長發育。因為孕期容易出現便秘現象,所以,多食用富含纖維素的蔬菜、水果,可以幫助排便順利。

7、嘔吐68.60%

要學習忍耐

孕吐是懷孕初期常見的症狀之一,可分為輕微、一般和嚴重三種程度。對於輕微嘔吐及一般嘔吐,醫師會建議孕婦儘量忍耐,只要度過懷孕初期,症狀大多可以獲得改善。很多准媽媽在出現孕吐後,自然而然就改吃一些比較稀的食物,像稀飯、牛奶等。其實,吃太多稀的食物反而會吐得更厲害。相反地,這些孕婦反而應該食吃一些比較幹的食物,像是乾飯、麵包等;有胃口的時候多吃一點,沒胃口的時候就少吃一點,如此一來,不僅可以減輕嘔吐,更可以補充到一些孕期應該補充的營養。

必要時須採取藥物治療

准媽媽若出現嚴重嘔吐,甚至連膽汁都吐出來了,並出現體重急劇下降,這時應立即就醫,醫師會針對孕婦的身體狀況進行評估,然後採取適當藥物治療,幫助孕婦度過難熬的孕吐時期。

8、乳☆禁☆房脹痛61.94%

乳☆禁☆房脹痛的原因

孕期中,大部分孕婦都會因乳☆禁☆房脹痛而感到不適,其實,這是自然且正常的現象,孕婦不必過於緊張。乳☆禁☆房脹痛的原因,最主要是由於懷孕導致激素改變,這就好比女性月經將來臨時,會感到乳☆禁☆房疼痛、腫脹一般。

在懷孕初期,孕婦一定會發生脹奶,到了懷孕七八個月左右,就會有初乳泌出。此時,孕婦應開始進行乳☆禁☆房的清潔與護理工作。

乳☆禁☆房清潔護理妙方

乳☆禁☆房的清潔與護理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它不僅能使乳☆禁☆房、乳☆禁☆頭、乳暈等處保持清潔衛生,也有助於防止乳管阻塞,減輕乳☆禁☆房脹痛。用熱毛巾敷於乳☆禁☆房處,能大大地防止乳☆禁☆房結硬塊,使乳腺暢通,方便分泌乳汁;輕輕地按摩乳☆禁☆房,也有益於泌乳。

哺喂母乳好處多

哺喂母乳,不僅有益寶寶的營養與健康,也有益母子的親情互動,並能有效減緩乳☆禁☆房腫脹。因為通過寶寶吸乳的動作,可將乳汁擠至乳腺管,能使管道暢通,降低脹乳的不適與疼痛。

正確的哺乳方法

正確的哺乳方法,是讓寶寶的嘴含住整個乳暈,這樣可使刺激乳腺分泌乳汁;若只含住乳☆禁☆頭,不僅效果不明顯,也易使乳☆禁☆頭疼痛、破皮、發炎,嚴重時可能會造成乳腺炎。

9、陰☆禁☆道分泌物增加60.48%

陰☆禁☆道分泌物增加,主要與孕期激素的分泌改變有關。雌激素增加,陰☆禁☆道內細胞的活性與細胞內的肝醣類也會隨之增加,血液充斥於陰☆禁☆道內,就會有滲出液(分泌物)流出,這是正常現象,孕婦不必過於擔心。

但是,若分泌物呈黃色,有惡臭、搔癢、豆花、豆塊等現象時,孕婦最好至醫院診治,切勿自行塗抹藥劑,或忽視不理,以免危害自身與胎兒的健康。

陰☆禁☆道清潔護理妙方

要防止陰☆禁☆道出現異常分泌物,最好的方法就是經常清潔,並保持陰☆禁☆道部位的透氣與清潔。清洗時用清水即可,切勿用消毒水,以免破壞身體原有的保護膜;最好選擇穿著棉質、透氣性高的衣褲為佳。

10、心情起伏不定60.44%

容易受周遭事物影響

懷孕婦女,特別容易受到周遭事物的影響而導致心情起伏不定,也許只是讀了一篇文章、聽了一首歌、看到了某一景象,或者是看了一場電影,就會表現出完全不同於以往的喜怒哀樂。除了激素的作用外,還與腹中孕育著新生命的焦慮、擔憂有關。這時,家人的支持變得很重要。

平常心看待新生命

面對一個即將降臨的新生命,准媽媽難免會有許多擔心,其實,只要定期做產檢,這些擔心都是多餘的。准媽媽在懷孕期間無法放鬆心情,承受壓力過大,對自己、胎兒都會有不良影響。假如孕期心情實在無法平靜,可以找專業醫師尋求幫助,以改善因心情低落所造成的身體不適。

孕期不適有哪些狀況

1、孕期身體虛弱症狀:主要為孕期貧血,孕期頭暈,孕期疲勞,孕期氣短,孕期感冒,孕期失眠,行動笨重。頭暈、氣短、行動笨重,這些虛弱症狀常常會找上孕婦,特別是在懷孕晚期,而貧血則可能會更早到來。

(1)孕期貧血大部分女性在懷孕開始時都沒有儲存足夠的鐵,來滿足身體對鐵需要量的增加。特別是到了懷孕中期和懷孕晚期,當孕婦身體中沒有足夠的鐵來製造你所需要的血紅蛋白時,就會出現貧血症狀。

(2)孕期頭暈多數情況下,你的心血管系統和神經系統能夠適應這些變化,但偶爾也會出現不適應的情況,讓你感到頭重腳輕或有點頭暈。雖然孕婦頭暈是常見現象,但如果你真的暈倒了,可能就是有問題的徵兆了,你應該去醫院就診。

(3)孕期疲勞的時間因人而異,不過,到了孕中期,你可能會開始感到自己又恢復正常了。但也別高興得太早,到懷孕7個月左右的時候,你可能又開始打不起精神,感覺疲勞了。

(4)孕期氣短通常沒有什麼大礙,也很正常。但在日常生活中,你可以把節奏放慢一些,活動或運動的時候,不要太勉強自己。保持上身挺直,肩向後展開,讓肺部儘量擴展開,尤其是在你坐著的時候。

(5)孕期感冒如果你覺得自己必須吃藥才能解決問題,一定要注意在諮詢醫生,確認孕期服用這些藥物是安全的之前,不要自己去買非處方的咳嗽或感冒藥,也不要習慣性地服用你在孕前經常吃的感冒藥。這是因為許多非處方藥並不安全,其中含有一些未經孕期安全測試的成分,可能會影響到胎兒發育和健康。

(6)孕婦失眠是很常見的,也很正常,有一些辦法能夠幫助你應對失眠。要避免在較晚的時候喝(吃)咖啡、茶、酒、可樂和巧克力,儘量把你晚上吃的最後一餐安排得早一些,好讓身體有時間來消化食物。

(7)行動笨重在懷孕期間,你的肌肉控制能力和身體協調能力都不如平時的最佳狀態。因此,要儘量避免可能會讓你摔倒的危險活動--比如爬梯子,或站在椅子上換燈泡等。

2、孕期身體異常症狀:

(1)懷孕會讓你的頭髮更加濃密,指甲更加光澤,但同時也可能讓你鼻塞、眼幹、手腳浮腫、乳☆禁☆房脹痛。瞭解這些身體變化背後的原因,看看你有什麼辦法緩解這些孕期身體症狀帶來的不適感。身體變化懷孕期間,由於你體內的雌激素水準上升,延長了頭髮的生長期。處於休眠期的頭髮就少了,因此,每天掉的也少了。於是,你的頭髮就變得更濃密、更有光澤。在孕期,你臉上和身上的體毛可能長得會更快。這也許是因為你體內的雄性激素增多了。

(2)孕婦的指甲通常也會長得更快,但你可能注意不到有什麼變化。

(3)孕期鼻塞蒸汽可以暫時緩解孕婦鼻塞狀況,而且通常會讓你感覺很舒服。洗個溫水澡,然後在充滿蒸汽的浴室中多待一會兒。或者,你可以用熱水把毛巾浸濕,然後把臉對著毛巾呼吸。

(4)孕期浮腫在懷孕晚期最常見,尤其是在一天結束的時候。出現孕期浮腫後,側躺可以減輕對靜脈的壓力。由於下腔靜脈在身體右側,所以,最好能向左側躺臥。

(5)靜脈曲張雖然靜脈曲張可能會讓你覺得發癢或疼痛,而且可能也不美觀,但是在短期內通常它是無害的。所以,如果需要治療的話,也可以一直等到孕期結束後再進行治療。

(6)眼睛發幹與懷孕有關的乾眼症會在寶寶出生後逐漸消失。乾眼症還可以用人工滴眼液或眼藥膏來治療,但是你一定要先諮詢一下醫生,而不要擅自購買非處方藥治療。

(7)孕婦疼痛在孕期,很容易出現頭痛、腰痛等情況,比如乳☆禁☆房脹痛、孕期頭痛、孕期腹痛、孕婦腰痛。

3、孕期常見消化道症狀:懷孕後,你體內的孕酮水準會明顯升高,這會讓你的身體發生一系列微妙的變化,從而影響到消化系統。

(1)孕期脹氣懷孕對原有脹氣的影響在於,懷孕減慢了食物的消化過程,使細菌有更多時間在那些未完全消化的物質被排泄出體外前,對它們進行分解。更多的分解時間導致食物的進一步發酵,結果產生了更多的氣體。

(2)孕婦腹瀉後不要吃諸如苯丁呱胺之類的止瀉藥,但服用一些口服補液鹽是安全的。如果你不確定孕期可以服用哪些藥物,請詢問醫生或藥劑師。

(3)孕期便秘是孕婦中極為常見的問題。造成孕期便秘的一個原因是孕酮的增加,使食物通過消化道的時間變長。同時,在懷孕後期,不斷變大的子宮會壓迫直腸,使孕期便秘更加嚴重。此外,一些含鐵的營養補充劑也會加重孕期便秘。

(4)孕期燒心是人體內荷爾蒙和生理變化所引起的燒灼感,經常會從胸骨的底部延伸到咽喉的下方。很多女性在懷孕的後半期,開始感到燒心和其他腸胃不適。這種不適感通常會在分娩前時斷時續地出現。

(5)孕期痔瘡是直腸部位發生靜脈曲張,就是靜脈血管變得異常腫大。小的痔瘡通常有一粒葡萄乾左右大,大一點的痔瘡可能有一顆新鮮葡萄那麼大。孕婦得痔瘡後,可能只是覺得癢,也可能很疼,有時痔瘡甚至會出血,尤其是在你排大便的時候。

4、其他症狀:孕期瘙癢,孕期尿頻,溢奶,肋骨疼,孕期憂鬱症等症狀。

(1)孕期瘙癢是指女性在懷孕期間常常出現的瘙癢。在整個妊娠期,孕婦因激素增加,不僅身體會出現變化,就連皮膚也顯得特別敏感。可能出現皮膚瘙癢、外☆禁☆陰瘙癢等症狀。女性在懷孕期間常常會出現的瘙癢,嚴重者影響工作和休息,甚至對胎兒產生傷害。

(2)孕期尿頻准媽媽要緩解孕期頻尿現象,可從日常生活和飲水量改變做起。也就是說,平時要適量補充水分,但不要過量或大量喝水;外出時,若有尿意,一定要上廁所,儘量不要憋尿,以免造成膀胱發炎或細菌感染。

(3)溢奶許多孕婦在懷孕期間,特別是在孕晚期,會開始分泌出少量的初乳。也有一些孕婦不會出現這種乳☆禁☆頭溢奶的情況。對孕婦來說,不管是否有乳☆禁☆頭溢奶的現象都是正常的。如果你的乳☆禁☆頭溢奶,你可以在胸罩裡戴上防溢乳墊來保護衣服。

(4)肋骨疼這是由於子宮長大將肋骨上推導致。其實只需要將雙臂向頭上伸展可以緩解肋骨痛。孕期憂鬱症在妊娠早、中、晚期,很多孕婦都會出現不同的心理變化,瞭解孕婦的心理,有助於孕婦順利地度過孕期。

如何緩解孕期不適

孕婦便秘吃什麼調理?

別以為懷孕之後氣色不佳、會便秘,是理所當然的事。因為,體內若堆積了一肚子大便,孕媽咪的臉色和脾氣也會越來越差喔!

專家表示,要改善便秘,吃對食物很重要。她提供四大步請孕媽咪跟著吃:

1.多吃幫助便便"變軟"的食物,這類食物多含有"水溶性纖維",例如奇異果、香蕉、燕麥片、寒天、愛玉、木耳、香菇等,讓便便變軟好排出。

2.多吃幫助增加便便體積的食物,這類食物多含有"非水溶性纖維",例如蔬菜、全穀類。

3.避免熱性食物,例如油煎、炸等食物,因為體質燥熱者更容易便秘。

4.補充益生菌,促進腸道健康,幫助腸道蠕動。

孕婦水腫怎麼辦?

孕媽咪往往在穿不下原有的鞋子之後,才驚覺身體出現水腫的事實。水腫,是因為子宮擴大壓迫下腔靜脈,阻礙靜脈血液回流,造成體內鈉和水分滯留。當體內水分無法排出,就會造成水腫,讓孕媽咪看起來就像是一顆充氣氣球。

營養師表示,一旦出現水腫症狀時,孕媽咪更要留意日常飲食:

1.不吃人工調味料;

2.留意食物烹調方式,避免醃制、鹵等方式烹調食物;

3.多吃利尿食物;

4.注意水分補充;

5.注意蛋白質攝取。烹煮食物還是可以加鹽巴,重點是烹調的方式,要避免醃漬、鹵的過程,因為只要食物經過醃漬、鹵,就會產生高鈉,所以,烹調時,調味料應該在鍋子熄火前再添加,並且要避免吃任何經過醃漬後再烹調以及鹵過的食物。

營養師強調,有水腫情況的孕媽咪,更要留意鈉的攝取,其中加工食品、蜜餞等的鈉含量高,應該避免。另外,可以多吃幫助利尿的瓜果類,例如蛤蠣冬瓜湯、鯉魚冬瓜湯,由於瓜果多屬寒涼性食材,因此,可加些熱性食材來調和,例如薑片、黃芪、伏苓一起烹煮,吃西瓜時則同時搭配荔枝。此外,紅豆水有利尿消腫的作用,孕媽咪可以將水煮沸之後,熄火,加入紅豆燜30~40分鐘,不加任何調味料,直接取燜過紅豆的水當開水飲用,每天飲用1000c.c.,有助於排除體內水分。

孕婦抽筋怎麼辦?

抽筋是小腿和腳部的肌肉收縮而感到痛楚,通常在晚上發生。最好的治療方法是按摩受影響的腿部或腳掌,在痛楚減弱後略作步行,這便可增進你的血液迴圈。另外,缺乏鈣質也會導致抽筋的。見醫生時,他或會提供一些鈣質和維他命D的附助藥物給你。准媽媽在飲食方面要保持營養均衡,多攝取富含鈣、鉀、鎂的食物,如牛奶、豆腐、蔬菜等。

孕婦貧血怎麼辦?

約有15%-20%的准媽媽有不同程度的貧血。大部分貧血是由於缺鐵所引起的(即我們平時說的缺鐵性貧血)。因此,准媽媽應該在飲食中增加造血所需的鐵質、蛋白質、維生素B12、葉酸等成分,即多食肉類、肝臟、蛋類等。

孕婦噁心嘔吐怎麼辦?

在孕初期至懷孕4個月左右,准媽媽會有不同程度的孕吐現象。如果清晨有噁心的現象,則可以在起床前食用高碳水化合物如:蘇打餅乾、果醬等。另外,要以少量多餐來代替以往的三餐規律,水份的攝取則以兩餐之間為佳,並儘量避免在餐中攝入大量流汁食物。如果孕吐現象一直持續,或者准媽媽感覺心口灼熱時,則要避免食用油炸及高油質食品、味道很重的食物以及濃咖啡等,以防止胃液逆流而刺激食道粘膜,可以適當食用乳製品來中和胃液。還要注意,儘量不要讓准媽媽聞到廚房的油煙味,或任何會引發噁心的氣味。

緩解孕期不適的飲食

一、噁心嘔吐發生階段:

孕初期至懷孕4個月左右約半數以上的准媽媽在懷孕早期會有不同程度的孕吐現象:出現食欲不振、輕度噁心和晨起嘔吐。這一般不影響孕婦的營養素攝入。但若嘔吐反復頻繁發作,就會使營養素的攝入受到嚴重影響。

飲食調理

A、有輕度嘔吐症狀的准媽媽:

1、飲食以清淡可口為宜,忌油膩,多吃蔬菜水果等偏鹼性食物;

2、可以在起床前食用蘇打餅乾、果醬等高碳水化合物;

3、酸味食物能夠刺激胃液分泌,提高消化酶的活力,促進胃腸蠕動,增加食欲,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對孕早期的害喜症狀會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

4、以少量多餐來代替以往的三餐規律,水份的攝取則以兩餐之間為佳,儘量避免在餐中攝入大量流汁食物。

5、如果准媽媽感覺心口灼熱時,則要避免食用油炸及高油質食品、味道很重的食物,以防止胃液逆流而刺激食道粘膜,還可以適當食用乳製品來中和胃液;

6、儘量不要讓准媽媽聞到廚房的油煙味或任何會引發噁心的氣味。

B、中度以上程度嘔吐者:

如有持續噁心,反復嘔吐,甚至不能進食,應去醫院治療。醫生會根據病情予以補液和補充維生素B。

二、便秘發生階段:

孕中期到孕晚期一般來說,大便間隔超過48小時,糞便乾燥,引起排便困難就稱為便秘。孕期由於胃酸減少,體力活動減少,胃腸蠕動減慢,加上胎兒逐漸增大,膨脹的子宮壓迫腸道,蠕動減弱,准媽媽就容易發生腸脹氣或便秘。妊娠晚期,便秘會愈來愈嚴重,甚至會導致孕婦腹痛、腹脹。

飲食調理:

1、為了防止便秘,孕婦應多吃富含粗纖維的蔬菜和水果及粗糧(如菠菜、莧菜、胡蘿蔔、燕麥、柿子、香蕉等)以刺激腸壁,使腸蠕動加快,糞便容易排出。粗糧中除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維生素B1的含量也很豐富,維生素B1可加強神經傳導,增加胃腸蠕動;

2、多進食產氣食品,如大蒜、蜂蜜、生蔥,藉以產氣鼓腸,刺激腸蠕動,利於排便;

3、應少吃或不吃不易消化的食物:蓮藕、蠶豆、荷包蛋、糯米粽子、糯米湯圓;

4、儘量少吃辛辣刺激食品:如辣椒、川椒、芥末、咖喱、大蔥、洋蔥、韭菜等 ;

5、不宜進食熱性水果如:鳳梨、柿子、桂圓、橘子等;

6、水分補充要充足,每日至少喝1000毫升水。也可每日適當飲用300~500毫升鮮榨果汁。

食療推薦便秘較嚴重的孕婦,可使用下列藥粥治療:

1、胡桃粥:取胡核仁4個,粳米100克。將胡桃仁搗爛同粳米一起煮成粥。適用於體虛腸燥的孕期便秘患者食用。

2、芝麻粥:先取黑芝麻適量,淘洗乾淨曬乾後炒熱研碎,每次取30克,同粳米100克煮粥,適用於身體虛弱、頭暈耳鳴的孕婦便秘患者食用。

3、柏子仁粥:將柏子仁30克洗淨去雜搗爛,加粳米100克煮粥,服時兌入蜂蜜適量。適用於患有心悸、失眠的孕期便秘患者食用。

4、無花果粥:無花果30克、粳米100克。先將米加水煮沸,然後放入無花果煮成粥。服時加適量蜂蜜和砂糖。有痔瘡的婦女及便秘患者可食用無花果粥。

三、小腿抽筋發生階段:

懷孕5個月以後懷孕5個月以上的准媽媽往往在睡夢中因抽筋而痛醒。發生抽筋的原因,主要是由於她們膳食中鈣的攝入不足,血鈣量降低。為避免小腿抽筋的情況發生,孕婦在飲食中應注意鈣的攝入。

飲食調理

1、從孕5個多月起,准媽媽多攝取鈣含量豐富的食物,如牛奶、豆製品、蝦皮、紫菜、海帶等。

2、睡前喝些溫牛奶有鎮定精神,既能避免失眠,其中的鈣質還能有效防止腿部抽筋。

四、貧血發生階段:

整個孕期整個孕期,母體約額外需要補充1000毫克鐵,以滿足母體組織增長和胎兒所需。如果膳食中鐵攝入不足,就會造成缺鐵性貧血。懷孕女性中,約有15%~2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缺鐵性貧血。輕度貧血一般對母體影響不大,但嚴重貧血時,孕婦常因心肌供氧不足,易引起和心力衰竭胎兒發育遲緩。

飲食調理

1、增加動物性食品攝入,准媽媽應該多食肉類、動物血等食品。

2、增加動物肝臟攝入。孕婦不妨每週進食一次2兩左右的動物肝臟,作為補鐵常規。

3、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而維生素C有利於鐵的吸收

食療推薦已被確診患上缺鐵性貧血的孕婦,除在醫生指導下補充鐵劑外,還可使用以下食療方法:

1、菠菜豬肝湯:菠菜200克,豬肝100克煮湯食用。

2、紅白豆腐:豆腐200克,切丁後入沸水焯水;熟豬血塊200克,切成同樣大小的丁;瘦豬肉100克,切成絲;在旺火燒熱的鍋中倒入豬油40克燒至6成熱,放入鮮湯、豆腐丁,豬血丁、肉絲,加醬油、白糖、食鹽,燒沸後,用團粉勾芡,裝盤。

3、菠菜粥:先將菠菜適量放入沸水中燙數分鐘後,切碎,放入煮好的粳米粥內。這道粥對防治貧血有一定效果。

4、香菇紅棗:取水發香菇20克,紅棗20枚,雞肉(或豬瘦肉)150克,加薑末、蔥末、細鹽、料酒、白糖等,隔水蒸熟,每日1次。

5、芝麻粥:黑芝麻30克,炒熟研末,同粳米100克,煮粥食之。孕婦常吃,能輔助治療妊娠貧血。

五、妊娠水腫發生階段:

孕晚期孕婦由於下腔靜脈受壓,血液回流受阻,在妊娠後期,准媽媽的足踝部常常會出現體位性浮腫,經過休息後消失。如果休息後浮腫仍不消失,或浮腫較重又無其他異常,這種症狀就稱為妊娠水腫。

飲食調理

1、冬瓜、西瓜、荸薺有利尿消腫的功效。經常食用,可以起到改善妊娠水腫的作用;

2、鴨肉有清熱涼血、怯病健身之功效。其中,青頭鴨肉通利小便,補腎固本,常吃可利尿消腫。對於妊娠水腫有一定的幫助。

緩解孕期不適的孕婦運動

孕期適度運動對準媽媽來說非常重要,不僅能有效控制體重過快增長,還可以緩解孕期各種不適,但准媽媽運動一定要把握好度。

如何適度運動成為很多准媽媽的疑惑。動得太少,怕影響胎兒發育;但是如果動得太多,又怕影響胎兒的安全穩定。運動的“度”該如何把握呢?

進入孕期後,准媽媽將要面對懷孕帶來的各種不適症狀,再加上日漸隆起的腹部,更是讓准媽媽行動不便。因此,准媽媽必須更注意生活中的各個細節,平常進行的活動都得更小心……不過,這樣不代表准媽媽就得凡事找人代勞、以靜養為主,事實上,適度的運動及活動有助於身心放鬆與產程的進展。怎樣處理好生活細節與懷孕的關係?本文將給與一些小建議,准媽媽們不妨一看。

不論在哪個階段,運動都應該是每個人具備的生活習慣,即使進入孕期也是如此,而且運動可以將肌肉張力維持在良好的狀態以及促進血液迴圈,能減緩孕期的一些不適症狀,包括腰酸背痛、水腫等。因此,准媽媽可別以為懷孕之後只能坐著靜養,適度的運動也是必要的。

孕期適合的運動推薦

1.散步

這是一項非常適合准媽媽的運動。即使懷孕前的你是一個不愛運動的人,這時也要經常散步。散步可以幫助消化,促進血液迴圈。在妊娠末期,散步可以幫助胎兒下降入盆,鬆弛骨盆韌帶,為分娩做準備。在臨產前散步,可以促使胎頭由枕後位或枕橫位旋轉成枕前位,使分娩更順利,加快產程進展。

建議:准媽媽穿一雙舒服的平底鞋,和准爸爸一起散步,心情盡可能愉快、放鬆。

2.孕婦體操

是專門為孕婦設計的,可以讓准媽媽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鍛煉,有利於分娩和產後的身體恢復。

建議:每次鍛煉所持續的時間應該以不感到吃力為限。

注意:如果原來有頸椎病,當做某些動作感到噁心、眩暈時,應該立即停止,並馬上找地方坐下來休息,防止暈倒。

3.游泳

這項鍛煉對準媽媽來說也不錯,特別適合原來就愛游泳的女性。游泳可以很好地鍛煉、協調全身大部分肌肉,增進准媽媽耐力,在國外,是孕婦們普遍參加的一項運動。由於浮力的作用,游泳過程中很少有肌肉和關節扭傷的現象發生。

建議:孕中期游泳相對安全,不過,水溫過低容易使肌肉發生痙攣。

提示:一般來說,懷孕是正常的生理過程,健康的孕婦可根據情況選擇一種讓自己既愉快又輕鬆的活動。可是,有些孕婦不適宜做運動,如先兆早產、陰☆禁☆道出血以及在某些情況下,醫生建議不要運動時,准媽媽一定要聽從醫生的話。

也有些人對於酸的食品是來者不拒。這樣的改變,其實都是因為激素變化所造成。醫師建議,在懷孕初期想吃什麼就儘量吃,不必刻意多吃什麼或少吃什麼,因為很多准媽媽在出現孕吐之後,食欲明顯減弱,什麼都不想吃,就會直接影響到營養攝取。當然,身為准媽媽的你,必須戒除吸煙、喝酒等不良習慣。

避免太鹹的食物

食鹽中含鈉,食用過量的鈉,容易導致高血壓,所以,孕婦應該避免食用鹽分過高的食物。在烹調時要少用鹽,充分享受食物的原汁原味,避免吃醃漬類食品。

4、腹部不舒服72.41%

腹部不舒服的原因

有些准媽媽常會因腹部疼痛、腹脹、腹部緊繃等不舒服而感到焦慮、擔心,其實,孕期中腹部的不舒服感,是很正常的生理現象,孕婦不必過於擔心。

造成孕期中腹部不舒服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是由於懷孕時子宮變大,壓迫到胃、腸器官,造成胃、腸器官的移位,而胃、腸器官在移位的同時,原有的韌帶會受到拉扯,使得腹部產生疼痛感。這類疼痛大部分在臥床休息後,都能得到緩解。

第二是由於血流量的增加,容易造成腹部不適。這就好比吃完飯後,血液會大量流到胃腸,使得肚子變得較為腫脹,有些人甚至會頭暈;同樣的道理,懷孕時血液會大量流入子宮,以提供胎兒成長所需的養分,在血流效應的結果下,使得腹部變得不舒服。

第三是激素中的黃體酮使得胃腸道的蠕動變慢、張力變小,排空的時間變慢,容易造成便秘,引起腹部不適。

緩解方法

建議准媽媽們在飲食上應“少量多餐”,以免造成胃脹、腹痛等不適;控制情緒,不亂發脾氣、不焦慮,經常保持愉悅心情;另外,家人的支持,特別是先生的安慰與鼓勵,更是幫助准媽媽們對抗孕期生理不適的最有效武器。

5、睡不好70.23%

腹部壓力變大

懷孕中期以後,腹部越來越大,就容易造成孕婦行動不方便,相對地,晚上睡覺的姿勢受限,於是可能無法安穩入睡。再加上尿頻等不適也容易影響睡眠品質。不過,這些暫時性的現象,在寶寶出生後都能改善。

安心入睡的方法

准媽媽睡前不要想太多,儘量尋找能讓自己安心入睡的方法,比如喝一杯熱牛奶或聽一曲柔美的音樂,只要能説明自己心情沉穩下來的方法都可以嘗試。

6、食量改變68.92%

控制體重變化

很多准媽媽從懷孕開始,總感覺饑餓,這種餓餓感和以前空腹的感覺有所不同。變得“愛吃”並沒有關係,只是到了懷孕後期,要避免因為過重而引發其他疾病。一般來說,孕期體重增加應該維持在10~14千克。懷孕中期後,則需要較多的鈣質與鐵質,以補充母親及胎兒所需。

營養均衡最重要

醫師建議,孕期食量雖然改變,但仍應該以均衡飲食為原則。富含各類營養素的食品都要平均攝取,在懷孕中期以後,可以額外補充鐵質及鈣質,幫助胎兒生長發育。因為孕期容易出現便秘現象,所以,多食用富含纖維素的蔬菜、水果,可以幫助排便順利。

7、嘔吐68.60%

要學習忍耐

孕吐是懷孕初期常見的症狀之一,可分為輕微、一般和嚴重三種程度。對於輕微嘔吐及一般嘔吐,醫師會建議孕婦儘量忍耐,只要度過懷孕初期,症狀大多可以獲得改善。很多准媽媽在出現孕吐後,自然而然就改吃一些比較稀的食物,像稀飯、牛奶等。其實,吃太多稀的食物反而會吐得更厲害。相反地,這些孕婦反而應該食吃一些比較幹的食物,像是乾飯、麵包等;有胃口的時候多吃一點,沒胃口的時候就少吃一點,如此一來,不僅可以減輕嘔吐,更可以補充到一些孕期應該補充的營養。

必要時須採取藥物治療

准媽媽若出現嚴重嘔吐,甚至連膽汁都吐出來了,並出現體重急劇下降,這時應立即就醫,醫師會針對孕婦的身體狀況進行評估,然後採取適當藥物治療,幫助孕婦度過難熬的孕吐時期。

8、乳☆禁☆房脹痛61.94%

乳☆禁☆房脹痛的原因

孕期中,大部分孕婦都會因乳☆禁☆房脹痛而感到不適,其實,這是自然且正常的現象,孕婦不必過於緊張。乳☆禁☆房脹痛的原因,最主要是由於懷孕導致激素改變,這就好比女性月經將來臨時,會感到乳☆禁☆房疼痛、腫脹一般。

在懷孕初期,孕婦一定會發生脹奶,到了懷孕七八個月左右,就會有初乳泌出。此時,孕婦應開始進行乳☆禁☆房的清潔與護理工作。

乳☆禁☆房清潔護理妙方

乳☆禁☆房的清潔與護理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它不僅能使乳☆禁☆房、乳☆禁☆頭、乳暈等處保持清潔衛生,也有助於防止乳管阻塞,減輕乳☆禁☆房脹痛。用熱毛巾敷於乳☆禁☆房處,能大大地防止乳☆禁☆房結硬塊,使乳腺暢通,方便分泌乳汁;輕輕地按摩乳☆禁☆房,也有益於泌乳。

哺喂母乳好處多

哺喂母乳,不僅有益寶寶的營養與健康,也有益母子的親情互動,並能有效減緩乳☆禁☆房腫脹。因為通過寶寶吸乳的動作,可將乳汁擠至乳腺管,能使管道暢通,降低脹乳的不適與疼痛。

正確的哺乳方法

正確的哺乳方法,是讓寶寶的嘴含住整個乳暈,這樣可使刺激乳腺分泌乳汁;若只含住乳☆禁☆頭,不僅效果不明顯,也易使乳☆禁☆頭疼痛、破皮、發炎,嚴重時可能會造成乳腺炎。

9、陰☆禁☆道分泌物增加60.48%

陰☆禁☆道分泌物增加,主要與孕期激素的分泌改變有關。雌激素增加,陰☆禁☆道內細胞的活性與細胞內的肝醣類也會隨之增加,血液充斥於陰☆禁☆道內,就會有滲出液(分泌物)流出,這是正常現象,孕婦不必過於擔心。

但是,若分泌物呈黃色,有惡臭、搔癢、豆花、豆塊等現象時,孕婦最好至醫院診治,切勿自行塗抹藥劑,或忽視不理,以免危害自身與胎兒的健康。

陰☆禁☆道清潔護理妙方

要防止陰☆禁☆道出現異常分泌物,最好的方法就是經常清潔,並保持陰☆禁☆道部位的透氣與清潔。清洗時用清水即可,切勿用消毒水,以免破壞身體原有的保護膜;最好選擇穿著棉質、透氣性高的衣褲為佳。

10、心情起伏不定60.44%

容易受周遭事物影響

懷孕婦女,特別容易受到周遭事物的影響而導致心情起伏不定,也許只是讀了一篇文章、聽了一首歌、看到了某一景象,或者是看了一場電影,就會表現出完全不同於以往的喜怒哀樂。除了激素的作用外,還與腹中孕育著新生命的焦慮、擔憂有關。這時,家人的支持變得很重要。

平常心看待新生命

面對一個即將降臨的新生命,准媽媽難免會有許多擔心,其實,只要定期做產檢,這些擔心都是多餘的。准媽媽在懷孕期間無法放鬆心情,承受壓力過大,對自己、胎兒都會有不良影響。假如孕期心情實在無法平靜,可以找專業醫師尋求幫助,以改善因心情低落所造成的身體不適。

孕期不適有哪些狀況

1、孕期身體虛弱症狀:主要為孕期貧血,孕期頭暈,孕期疲勞,孕期氣短,孕期感冒,孕期失眠,行動笨重。頭暈、氣短、行動笨重,這些虛弱症狀常常會找上孕婦,特別是在懷孕晚期,而貧血則可能會更早到來。

(1)孕期貧血大部分女性在懷孕開始時都沒有儲存足夠的鐵,來滿足身體對鐵需要量的增加。特別是到了懷孕中期和懷孕晚期,當孕婦身體中沒有足夠的鐵來製造你所需要的血紅蛋白時,就會出現貧血症狀。

(2)孕期頭暈多數情況下,你的心血管系統和神經系統能夠適應這些變化,但偶爾也會出現不適應的情況,讓你感到頭重腳輕或有點頭暈。雖然孕婦頭暈是常見現象,但如果你真的暈倒了,可能就是有問題的徵兆了,你應該去醫院就診。

(3)孕期疲勞的時間因人而異,不過,到了孕中期,你可能會開始感到自己又恢復正常了。但也別高興得太早,到懷孕7個月左右的時候,你可能又開始打不起精神,感覺疲勞了。

(4)孕期氣短通常沒有什麼大礙,也很正常。但在日常生活中,你可以把節奏放慢一些,活動或運動的時候,不要太勉強自己。保持上身挺直,肩向後展開,讓肺部儘量擴展開,尤其是在你坐著的時候。

(5)孕期感冒如果你覺得自己必須吃藥才能解決問題,一定要注意在諮詢醫生,確認孕期服用這些藥物是安全的之前,不要自己去買非處方的咳嗽或感冒藥,也不要習慣性地服用你在孕前經常吃的感冒藥。這是因為許多非處方藥並不安全,其中含有一些未經孕期安全測試的成分,可能會影響到胎兒發育和健康。

(6)孕婦失眠是很常見的,也很正常,有一些辦法能夠幫助你應對失眠。要避免在較晚的時候喝(吃)咖啡、茶、酒、可樂和巧克力,儘量把你晚上吃的最後一餐安排得早一些,好讓身體有時間來消化食物。

(7)行動笨重在懷孕期間,你的肌肉控制能力和身體協調能力都不如平時的最佳狀態。因此,要儘量避免可能會讓你摔倒的危險活動--比如爬梯子,或站在椅子上換燈泡等。

2、孕期身體異常症狀:

(1)懷孕會讓你的頭髮更加濃密,指甲更加光澤,但同時也可能讓你鼻塞、眼幹、手腳浮腫、乳☆禁☆房脹痛。瞭解這些身體變化背後的原因,看看你有什麼辦法緩解這些孕期身體症狀帶來的不適感。身體變化懷孕期間,由於你體內的雌激素水準上升,延長了頭髮的生長期。處於休眠期的頭髮就少了,因此,每天掉的也少了。於是,你的頭髮就變得更濃密、更有光澤。在孕期,你臉上和身上的體毛可能長得會更快。這也許是因為你體內的雄性激素增多了。

(2)孕婦的指甲通常也會長得更快,但你可能注意不到有什麼變化。

(3)孕期鼻塞蒸汽可以暫時緩解孕婦鼻塞狀況,而且通常會讓你感覺很舒服。洗個溫水澡,然後在充滿蒸汽的浴室中多待一會兒。或者,你可以用熱水把毛巾浸濕,然後把臉對著毛巾呼吸。

(4)孕期浮腫在懷孕晚期最常見,尤其是在一天結束的時候。出現孕期浮腫後,側躺可以減輕對靜脈的壓力。由於下腔靜脈在身體右側,所以,最好能向左側躺臥。

(5)靜脈曲張雖然靜脈曲張可能會讓你覺得發癢或疼痛,而且可能也不美觀,但是在短期內通常它是無害的。所以,如果需要治療的話,也可以一直等到孕期結束後再進行治療。

(6)眼睛發幹與懷孕有關的乾眼症會在寶寶出生後逐漸消失。乾眼症還可以用人工滴眼液或眼藥膏來治療,但是你一定要先諮詢一下醫生,而不要擅自購買非處方藥治療。

(7)孕婦疼痛在孕期,很容易出現頭痛、腰痛等情況,比如乳☆禁☆房脹痛、孕期頭痛、孕期腹痛、孕婦腰痛。

3、孕期常見消化道症狀:懷孕後,你體內的孕酮水準會明顯升高,這會讓你的身體發生一系列微妙的變化,從而影響到消化系統。

(1)孕期脹氣懷孕對原有脹氣的影響在於,懷孕減慢了食物的消化過程,使細菌有更多時間在那些未完全消化的物質被排泄出體外前,對它們進行分解。更多的分解時間導致食物的進一步發酵,結果產生了更多的氣體。

(2)孕婦腹瀉後不要吃諸如苯丁呱胺之類的止瀉藥,但服用一些口服補液鹽是安全的。如果你不確定孕期可以服用哪些藥物,請詢問醫生或藥劑師。

(3)孕期便秘是孕婦中極為常見的問題。造成孕期便秘的一個原因是孕酮的增加,使食物通過消化道的時間變長。同時,在懷孕後期,不斷變大的子宮會壓迫直腸,使孕期便秘更加嚴重。此外,一些含鐵的營養補充劑也會加重孕期便秘。

(4)孕期燒心是人體內荷爾蒙和生理變化所引起的燒灼感,經常會從胸骨的底部延伸到咽喉的下方。很多女性在懷孕的後半期,開始感到燒心和其他腸胃不適。這種不適感通常會在分娩前時斷時續地出現。

(5)孕期痔瘡是直腸部位發生靜脈曲張,就是靜脈血管變得異常腫大。小的痔瘡通常有一粒葡萄乾左右大,大一點的痔瘡可能有一顆新鮮葡萄那麼大。孕婦得痔瘡後,可能只是覺得癢,也可能很疼,有時痔瘡甚至會出血,尤其是在你排大便的時候。

4、其他症狀:孕期瘙癢,孕期尿頻,溢奶,肋骨疼,孕期憂鬱症等症狀。

(1)孕期瘙癢是指女性在懷孕期間常常出現的瘙癢。在整個妊娠期,孕婦因激素增加,不僅身體會出現變化,就連皮膚也顯得特別敏感。可能出現皮膚瘙癢、外☆禁☆陰瘙癢等症狀。女性在懷孕期間常常會出現的瘙癢,嚴重者影響工作和休息,甚至對胎兒產生傷害。

(2)孕期尿頻准媽媽要緩解孕期頻尿現象,可從日常生活和飲水量改變做起。也就是說,平時要適量補充水分,但不要過量或大量喝水;外出時,若有尿意,一定要上廁所,儘量不要憋尿,以免造成膀胱發炎或細菌感染。

(3)溢奶許多孕婦在懷孕期間,特別是在孕晚期,會開始分泌出少量的初乳。也有一些孕婦不會出現這種乳☆禁☆頭溢奶的情況。對孕婦來說,不管是否有乳☆禁☆頭溢奶的現象都是正常的。如果你的乳☆禁☆頭溢奶,你可以在胸罩裡戴上防溢乳墊來保護衣服。

(4)肋骨疼這是由於子宮長大將肋骨上推導致。其實只需要將雙臂向頭上伸展可以緩解肋骨痛。孕期憂鬱症在妊娠早、中、晚期,很多孕婦都會出現不同的心理變化,瞭解孕婦的心理,有助於孕婦順利地度過孕期。

如何緩解孕期不適

孕婦便秘吃什麼調理?

別以為懷孕之後氣色不佳、會便秘,是理所當然的事。因為,體內若堆積了一肚子大便,孕媽咪的臉色和脾氣也會越來越差喔!

專家表示,要改善便秘,吃對食物很重要。她提供四大步請孕媽咪跟著吃:

1.多吃幫助便便"變軟"的食物,這類食物多含有"水溶性纖維",例如奇異果、香蕉、燕麥片、寒天、愛玉、木耳、香菇等,讓便便變軟好排出。

2.多吃幫助增加便便體積的食物,這類食物多含有"非水溶性纖維",例如蔬菜、全穀類。

3.避免熱性食物,例如油煎、炸等食物,因為體質燥熱者更容易便秘。

4.補充益生菌,促進腸道健康,幫助腸道蠕動。

孕婦水腫怎麼辦?

孕媽咪往往在穿不下原有的鞋子之後,才驚覺身體出現水腫的事實。水腫,是因為子宮擴大壓迫下腔靜脈,阻礙靜脈血液回流,造成體內鈉和水分滯留。當體內水分無法排出,就會造成水腫,讓孕媽咪看起來就像是一顆充氣氣球。

營養師表示,一旦出現水腫症狀時,孕媽咪更要留意日常飲食:

1.不吃人工調味料;

2.留意食物烹調方式,避免醃制、鹵等方式烹調食物;

3.多吃利尿食物;

4.注意水分補充;

5.注意蛋白質攝取。烹煮食物還是可以加鹽巴,重點是烹調的方式,要避免醃漬、鹵的過程,因為只要食物經過醃漬、鹵,就會產生高鈉,所以,烹調時,調味料應該在鍋子熄火前再添加,並且要避免吃任何經過醃漬後再烹調以及鹵過的食物。

營養師強調,有水腫情況的孕媽咪,更要留意鈉的攝取,其中加工食品、蜜餞等的鈉含量高,應該避免。另外,可以多吃幫助利尿的瓜果類,例如蛤蠣冬瓜湯、鯉魚冬瓜湯,由於瓜果多屬寒涼性食材,因此,可加些熱性食材來調和,例如薑片、黃芪、伏苓一起烹煮,吃西瓜時則同時搭配荔枝。此外,紅豆水有利尿消腫的作用,孕媽咪可以將水煮沸之後,熄火,加入紅豆燜30~40分鐘,不加任何調味料,直接取燜過紅豆的水當開水飲用,每天飲用1000c.c.,有助於排除體內水分。

孕婦抽筋怎麼辦?

抽筋是小腿和腳部的肌肉收縮而感到痛楚,通常在晚上發生。最好的治療方法是按摩受影響的腿部或腳掌,在痛楚減弱後略作步行,這便可增進你的血液迴圈。另外,缺乏鈣質也會導致抽筋的。見醫生時,他或會提供一些鈣質和維他命D的附助藥物給你。准媽媽在飲食方面要保持營養均衡,多攝取富含鈣、鉀、鎂的食物,如牛奶、豆腐、蔬菜等。

孕婦貧血怎麼辦?

約有15%-20%的准媽媽有不同程度的貧血。大部分貧血是由於缺鐵所引起的(即我們平時說的缺鐵性貧血)。因此,准媽媽應該在飲食中增加造血所需的鐵質、蛋白質、維生素B12、葉酸等成分,即多食肉類、肝臟、蛋類等。

孕婦噁心嘔吐怎麼辦?

在孕初期至懷孕4個月左右,准媽媽會有不同程度的孕吐現象。如果清晨有噁心的現象,則可以在起床前食用高碳水化合物如:蘇打餅乾、果醬等。另外,要以少量多餐來代替以往的三餐規律,水份的攝取則以兩餐之間為佳,並儘量避免在餐中攝入大量流汁食物。如果孕吐現象一直持續,或者准媽媽感覺心口灼熱時,則要避免食用油炸及高油質食品、味道很重的食物以及濃咖啡等,以防止胃液逆流而刺激食道粘膜,可以適當食用乳製品來中和胃液。還要注意,儘量不要讓准媽媽聞到廚房的油煙味,或任何會引發噁心的氣味。

緩解孕期不適的飲食

一、噁心嘔吐發生階段:

孕初期至懷孕4個月左右約半數以上的准媽媽在懷孕早期會有不同程度的孕吐現象:出現食欲不振、輕度噁心和晨起嘔吐。這一般不影響孕婦的營養素攝入。但若嘔吐反復頻繁發作,就會使營養素的攝入受到嚴重影響。

飲食調理

A、有輕度嘔吐症狀的准媽媽:

1、飲食以清淡可口為宜,忌油膩,多吃蔬菜水果等偏鹼性食物;

2、可以在起床前食用蘇打餅乾、果醬等高碳水化合物;

3、酸味食物能夠刺激胃液分泌,提高消化酶的活力,促進胃腸蠕動,增加食欲,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對孕早期的害喜症狀會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

4、以少量多餐來代替以往的三餐規律,水份的攝取則以兩餐之間為佳,儘量避免在餐中攝入大量流汁食物。

5、如果准媽媽感覺心口灼熱時,則要避免食用油炸及高油質食品、味道很重的食物,以防止胃液逆流而刺激食道粘膜,還可以適當食用乳製品來中和胃液;

6、儘量不要讓准媽媽聞到廚房的油煙味或任何會引發噁心的氣味。

B、中度以上程度嘔吐者:

如有持續噁心,反復嘔吐,甚至不能進食,應去醫院治療。醫生會根據病情予以補液和補充維生素B。

二、便秘發生階段:

孕中期到孕晚期一般來說,大便間隔超過48小時,糞便乾燥,引起排便困難就稱為便秘。孕期由於胃酸減少,體力活動減少,胃腸蠕動減慢,加上胎兒逐漸增大,膨脹的子宮壓迫腸道,蠕動減弱,准媽媽就容易發生腸脹氣或便秘。妊娠晚期,便秘會愈來愈嚴重,甚至會導致孕婦腹痛、腹脹。

飲食調理:

1、為了防止便秘,孕婦應多吃富含粗纖維的蔬菜和水果及粗糧(如菠菜、莧菜、胡蘿蔔、燕麥、柿子、香蕉等)以刺激腸壁,使腸蠕動加快,糞便容易排出。粗糧中除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維生素B1的含量也很豐富,維生素B1可加強神經傳導,增加胃腸蠕動;

2、多進食產氣食品,如大蒜、蜂蜜、生蔥,藉以產氣鼓腸,刺激腸蠕動,利於排便;

3、應少吃或不吃不易消化的食物:蓮藕、蠶豆、荷包蛋、糯米粽子、糯米湯圓;

4、儘量少吃辛辣刺激食品:如辣椒、川椒、芥末、咖喱、大蔥、洋蔥、韭菜等 ;

5、不宜進食熱性水果如:鳳梨、柿子、桂圓、橘子等;

6、水分補充要充足,每日至少喝1000毫升水。也可每日適當飲用300~500毫升鮮榨果汁。

食療推薦便秘較嚴重的孕婦,可使用下列藥粥治療:

1、胡桃粥:取胡核仁4個,粳米100克。將胡桃仁搗爛同粳米一起煮成粥。適用於體虛腸燥的孕期便秘患者食用。

2、芝麻粥:先取黑芝麻適量,淘洗乾淨曬乾後炒熱研碎,每次取30克,同粳米100克煮粥,適用於身體虛弱、頭暈耳鳴的孕婦便秘患者食用。

3、柏子仁粥:將柏子仁30克洗淨去雜搗爛,加粳米100克煮粥,服時兌入蜂蜜適量。適用於患有心悸、失眠的孕期便秘患者食用。

4、無花果粥:無花果30克、粳米100克。先將米加水煮沸,然後放入無花果煮成粥。服時加適量蜂蜜和砂糖。有痔瘡的婦女及便秘患者可食用無花果粥。

三、小腿抽筋發生階段:

懷孕5個月以後懷孕5個月以上的准媽媽往往在睡夢中因抽筋而痛醒。發生抽筋的原因,主要是由於她們膳食中鈣的攝入不足,血鈣量降低。為避免小腿抽筋的情況發生,孕婦在飲食中應注意鈣的攝入。

飲食調理

1、從孕5個多月起,准媽媽多攝取鈣含量豐富的食物,如牛奶、豆製品、蝦皮、紫菜、海帶等。

2、睡前喝些溫牛奶有鎮定精神,既能避免失眠,其中的鈣質還能有效防止腿部抽筋。

四、貧血發生階段:

整個孕期整個孕期,母體約額外需要補充1000毫克鐵,以滿足母體組織增長和胎兒所需。如果膳食中鐵攝入不足,就會造成缺鐵性貧血。懷孕女性中,約有15%~2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缺鐵性貧血。輕度貧血一般對母體影響不大,但嚴重貧血時,孕婦常因心肌供氧不足,易引起和心力衰竭胎兒發育遲緩。

飲食調理

1、增加動物性食品攝入,准媽媽應該多食肉類、動物血等食品。

2、增加動物肝臟攝入。孕婦不妨每週進食一次2兩左右的動物肝臟,作為補鐵常規。

3、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而維生素C有利於鐵的吸收

食療推薦已被確診患上缺鐵性貧血的孕婦,除在醫生指導下補充鐵劑外,還可使用以下食療方法:

1、菠菜豬肝湯:菠菜200克,豬肝100克煮湯食用。

2、紅白豆腐:豆腐200克,切丁後入沸水焯水;熟豬血塊200克,切成同樣大小的丁;瘦豬肉100克,切成絲;在旺火燒熱的鍋中倒入豬油40克燒至6成熱,放入鮮湯、豆腐丁,豬血丁、肉絲,加醬油、白糖、食鹽,燒沸後,用團粉勾芡,裝盤。

3、菠菜粥:先將菠菜適量放入沸水中燙數分鐘後,切碎,放入煮好的粳米粥內。這道粥對防治貧血有一定效果。

4、香菇紅棗:取水發香菇20克,紅棗20枚,雞肉(或豬瘦肉)150克,加薑末、蔥末、細鹽、料酒、白糖等,隔水蒸熟,每日1次。

5、芝麻粥:黑芝麻30克,炒熟研末,同粳米100克,煮粥食之。孕婦常吃,能輔助治療妊娠貧血。

五、妊娠水腫發生階段:

孕晚期孕婦由於下腔靜脈受壓,血液回流受阻,在妊娠後期,准媽媽的足踝部常常會出現體位性浮腫,經過休息後消失。如果休息後浮腫仍不消失,或浮腫較重又無其他異常,這種症狀就稱為妊娠水腫。

飲食調理

1、冬瓜、西瓜、荸薺有利尿消腫的功效。經常食用,可以起到改善妊娠水腫的作用;

2、鴨肉有清熱涼血、怯病健身之功效。其中,青頭鴨肉通利小便,補腎固本,常吃可利尿消腫。對於妊娠水腫有一定的幫助。

緩解孕期不適的孕婦運動

孕期適度運動對準媽媽來說非常重要,不僅能有效控制體重過快增長,還可以緩解孕期各種不適,但准媽媽運動一定要把握好度。

如何適度運動成為很多准媽媽的疑惑。動得太少,怕影響胎兒發育;但是如果動得太多,又怕影響胎兒的安全穩定。運動的“度”該如何把握呢?

進入孕期後,准媽媽將要面對懷孕帶來的各種不適症狀,再加上日漸隆起的腹部,更是讓准媽媽行動不便。因此,准媽媽必須更注意生活中的各個細節,平常進行的活動都得更小心……不過,這樣不代表准媽媽就得凡事找人代勞、以靜養為主,事實上,適度的運動及活動有助於身心放鬆與產程的進展。怎樣處理好生活細節與懷孕的關係?本文將給與一些小建議,准媽媽們不妨一看。

不論在哪個階段,運動都應該是每個人具備的生活習慣,即使進入孕期也是如此,而且運動可以將肌肉張力維持在良好的狀態以及促進血液迴圈,能減緩孕期的一些不適症狀,包括腰酸背痛、水腫等。因此,准媽媽可別以為懷孕之後只能坐著靜養,適度的運動也是必要的。

孕期適合的運動推薦

1.散步

這是一項非常適合准媽媽的運動。即使懷孕前的你是一個不愛運動的人,這時也要經常散步。散步可以幫助消化,促進血液迴圈。在妊娠末期,散步可以幫助胎兒下降入盆,鬆弛骨盆韌帶,為分娩做準備。在臨產前散步,可以促使胎頭由枕後位或枕橫位旋轉成枕前位,使分娩更順利,加快產程進展。

建議:准媽媽穿一雙舒服的平底鞋,和准爸爸一起散步,心情盡可能愉快、放鬆。

2.孕婦體操

是專門為孕婦設計的,可以讓准媽媽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鍛煉,有利於分娩和產後的身體恢復。

建議:每次鍛煉所持續的時間應該以不感到吃力為限。

注意:如果原來有頸椎病,當做某些動作感到噁心、眩暈時,應該立即停止,並馬上找地方坐下來休息,防止暈倒。

3.游泳

這項鍛煉對準媽媽來說也不錯,特別適合原來就愛游泳的女性。游泳可以很好地鍛煉、協調全身大部分肌肉,增進准媽媽耐力,在國外,是孕婦們普遍參加的一項運動。由於浮力的作用,游泳過程中很少有肌肉和關節扭傷的現象發生。

建議:孕中期游泳相對安全,不過,水溫過低容易使肌肉發生痙攣。

提示:一般來說,懷孕是正常的生理過程,健康的孕婦可根據情況選擇一種讓自己既愉快又輕鬆的活動。可是,有些孕婦不適宜做運動,如先兆早產、陰☆禁☆道出血以及在某些情況下,醫生建議不要運動時,准媽媽一定要聽從醫生的話。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