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婦飲食須講究


孕婦的營養關係到腹中胎兒的營養和發育。 孕婦缺乏營養, 容易發生流產、早產、死胎和畸胎;同時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 以至出生體重偏低、先天不足出生後多病等。 因此, 為了提高新生兒的身體素質, 孕婦必須講究營養。

胎兒在生長發育過程中, 需要的營養物質, 均通過母體供應。 孕婦需要比平時更多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鈣、鐵、磷、碘、鋅、銅等營養物質。 尤其是蛋白質與能量的充足與否, 關係到胎兒腦細胞的生長、組合和分化, 與日後的智慧密切相關。 加上妊娠早期孕婦常有噁心、嘔吐、食欲不振等反應,

Advertisiment
影響營養攝入, 更應引起重視。

孕婦的營養應平衡, 亦即對魚、肉、蛋、菜、果等多種食物不可偏食。 因為不同的食品, 具有不同的營養物質, 只要不挑食、偏食, 就可避免某些物質攝入的過多或短缺, 具體地說, 孕婦在每天的飲食中, 如能吃到1斤主糧、1斤綠葉蔬菜、半斤其它蔬菜、1個雞蛋、2兩魚、肉或肝類、2兩豆製品, 有可能再吃些豆漿和牛奶, 則其所需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無機鹽、維生素、礦物質及微量元素等營養物質就可得到保證。  

孕婦和胎兒各個階段的生理變化不同, 對營養的要求也略有不同。 妊娠頭3個月, 由於胎兒生長較緩慢, 此時的營養需要與平時差不多。 但此期孕婦常由於妊娠反應而減食, 故應堅持進食,
Advertisiment
可採取少量多餐, 避免油膩、腥、辣的食物, 並儘量符合口味。 妊娠4-7個月時, 孕婦的食欲大增, 胎兒生長也較快, 故應增加飲食, 除三餐外, 有饑則食。 此時因子宮增大壓迫腸道, 易便秘, 應多吃新鮮蔬菜、水果

。 如有水腫, 飲食應偏淡。 在妊娠最後3個月, 由於孕婦子宮已達上腹部, 胃受到壓阻, 常感胃部飽脹不適, 應採取少吃多餐的辦法。 到胎兒開始入盆後, 孕婦會感到輕鬆而食量轉佳, 此時應注意少吃脂肪, 以防胎兒過胖而增加分娩困難。

孕婦如有飲食上不正常的現象, 特別是缺乏某些營養成分, 則應向醫生諮詢, 作一些必要的補充, 為母子健康提供足夠的物質基礎。 ( 彭園)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