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婦輕度“甲減” 寶寶智力也會有所減退

甲狀腺功能減退症, 俗稱甲減。 “每15人中有1位甲減, 患病率為6.5%。 ”現有近98%的甲減患者, 不知自己有病。 而美國學者的一項研究發現, 女性患者即使是患有輕度的甲狀腺功能減退症, 如果沒有治療, 她們後代的智力評分, 也要比正常者後代的智力少8~10分。

10%左右的孕婦甲減

甲減能否懷孕?因甲狀腺激素在維持女性生殖系統功能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所以甲減對育齡女性的最大影響, 就是導致懷孕困難。 據專家估計, 每4個想要孩子卻沒能如願的婦女中, 就有一個有甲狀腺功能紊亂的問題。

如果甲減病情較輕,

Advertisiment
僥倖懷孕了, 但仍會出現早產、死產、胎兒生長發育障礙, 以及發生胎盤早剝(胎盤在分娩前由子宮內壁脫落下來, 是一種可造成母親和胎兒死亡的嚴重疾病)的危險。

特別要提醒的是, 有的人孕前不甲減, 孕後卻甲減了。 這是因為, 有些孕婦在這一特殊生理時期鹽的攝入量很低, 加上有些孕婦食欲不佳, 或飲食結構不合理等, 造成了碘的攝入的嚴重不足。

而且, 胎兒在頭10-12周, 所需要的甲狀腺激素完全依賴于母親;之後, 胎兒雖然能夠自己合成甲狀腺激素了, 但依然要靠母親來提供充足的碘, 也就是說, 胎兒要和母親搶碘。

甲減給胎兒帶來的影響:胎兒腦重量減輕了

研究表明, 母親如果在妊娠時出現甲減, 孩子的智力發育和運動能力都明顯低於母親甲狀腺激素水準正常的孩子。

Advertisiment

甲減為何會影響胎兒的智力發育?因為胎兒期的“中3個月”及“後3個月”是胎兒神經發育的關鍵期, 如果媽媽甲狀腺激素缺乏, 必定會造成胎兒的甲狀腺激素缺乏。 而甲狀腺激素是促進蛋白質合成的重要激素, 一旦缺乏, 會導致胎兒大腦神經中的蛋白合成發生障礙, 腦內蛋白質含量減少, 細胞體積減小, 腦重量減輕。

而且, 在腦發育期, 甲狀腺激素是主要的調控因數, 負責促進神經元的增殖、遷移、分化和功能完善。 甲狀腺激素減少, 造成胎兒發育期大腦皮質主管語言、聽覺和智力的部分功能不能得到完全的分化和發育, 就會導致大腦生長發育落後, 腦重量減輕,

Advertisiment
溝回減少, 大腦皮質變薄等, 造成兒童智商低下。

甲狀腺的重要作用:甲狀腺是身體發動機

甲狀腺, 形似蝴蝶, 位於頸部氣管前方, 是人體內最大的內分泌腺。 它通過分泌適量的甲狀腺激素, 影響著一切細胞的代謝率, 有“身體發動機”的美稱。

“發動機”是怎樣工作的?甲狀腺細胞是人體內唯一能吸收碘的細胞, 血液每流經甲狀腺一次, 其中約25%的碘就被它們攝取了, 在細胞中碘和酪氨酸結合生成甲狀腺激素, 並將它們釋放到血液中去。

釋放到血中的甲狀腺激素進入機體細胞, 可以促進蛋白質、糖和脂肪的分解, 加速一切細胞的氧化率,使機體的產熱量增多, 全面增高人體的能量代謝。

何為“甲減”?即“甲狀腺功能減退症”, 指的是甲狀腺不能產生足夠的甲狀腺激素來滿足身體的需要了,

Advertisiment
繼而導致了一系列代謝機能的減退。

甲減症狀的表現:

1、初時怕冷、精神不濟

甲減初期, 可能從一些輕微症狀開始, 逐漸出現精神萎靡不振、身體機能紊亂。

怕冷、疲憊、精神不濟、記憶力減退等, 均是甲減初起之時的典型症狀。 甲狀腺激素的主要功能是促進細胞裡的氧化反應, 甲狀腺功能減退了, 產生的甲狀腺激素少了, 細胞裡的氧化率低了, 能量產生的少了, 機體自然會怕冷;機體活動所需的能量供應不上了, 自然會感到乏力、懶動;腦供不足, 大大降低大腦資訊的傳送速率, 記憶力也就降低了。

2、吃得不多但體重增加

甲減還有個典型症狀:進食不多, 但體重增加。

凡遇食欲下降,

Advertisiment
體重反趨於增加, 無論怎麼減肥也不見效的, 當考慮是否甲減。

因為甲狀腺激素具有利尿作用, 一旦減少, 就會引起體內水分與鈉鹽的瀦留, 加上此時淋巴液代謝遲緩, 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 血漿中的白蛋白和黏蛋白從毛細血管漏出的速度, 超過了淋巴管對其消除的速度, 於是大量膠原物質黏蛋白便積聚於皮下組織間隙, 並吸收一部分水與鈉鹽, 阻礙組織液回流, 形成水腫。

這種水腫與一般水腫不一樣, 用手指按壓皮膚無凹陷, 醫學上稱為“黏液性水腫”。

黏液性水腫, 也會腫到心肌。 1999年內分泌學會組織了一次體檢, 發現有些患者的心臟包膜裡都是黏液性水腫, 但病人卻都不知道。 對甲減聽之任之, 不看病不吃藥, 這樣發展下去會有什麼樣的結果?

甲減特別容易被誤診

初期的甲減,如果沒有得到治療,甲減的危害會進一步增加。

如果甲狀腺功能衰減了,人體各個系統的生理機能必然下降,消化系統也不例外,會出現胃腸道功能減退、蠕動緩慢,伴隨而來的便有食欲下降、腹脹以及便秘,甚至發生腸梗阻。甲減性便秘,較為頑固,一般治療便秘的辦法難以奏效,如本案,便秘長達1年之久,直到甲減治癒,才擺脫了便秘的困擾。

甲減,起病隱匿,發展緩慢,有的甚至長達10年後才開始有典型症狀,而且症狀五花八門、光怪陸離,如本案是便秘,還有血脂紊亂、心動過緩,尤甚者出現胸腹水等。

血脂紊亂:甲狀腺激素可增強膽固醇的降解,當甲狀腺機能減退時,甲狀腺激素分泌減少,出現明顯的脂質代謝紊亂,降解膽固醇的作用減弱,進而出現高膽固醇血症。

心率降低:甲減性心臟病發生率為甲減的11%-80%。由於甲狀腺激素的缺乏,心肌的激動—收縮—舒張過程降低,心肌收縮力和速度減弱,心肌對兒茶酚胺的敏感性降低,故心搏出量減少,心率減慢,排血量下降,心肌細胞間質中有粘蛋白、粘多糖的沉積、水腫,毛細血管壁增厚,心臟呈假性肥大、蒼白而鬆軟,重量增加,心肌張力降低,從而形成甲減性心臟病。

甲減後,當以某一系統症狀為主要表現時,患者極易把甲減誤診為這一系統的疾病,如本案,甲減性便秘,卻被誤診為慢性結腸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

近年來,甲減發病率增加,且趨向年輕化,因此,年輕人不明原因便秘、高血脂、心臟病、貧血、蛋白尿、水腫或心包積液,特別是不能用相應的疾病解釋時,應想到患甲減的可能。

誤診的結果是什麼?如果某一系統出現明顯病症了,仍然得不到發現和治療,甲減最後會導致心肌梗塞,或心臟、腎臟等器官也會由於積液而衰竭。

有位朋友就是如此,她原來身材嬌好,患甲減後,發“胖”了,但她此時並不知道自己甲減,以為是自然發福;後來代謝的紊亂,讓她患上了糖尿病,她又形如枯槁了。此時她才發現自己的病根是甲減,豈不太晚了?

幸孕草溫馨提示:35歲以上應定期檢測

醫生通過一項簡單的血液促甲狀腺激素水準(TSH)測試,就能夠確定患者是否存在甲狀腺功能異常。建議:

·35歲以上的女性應定期檢測。

·計畫懷孕的育齡婦女應在受孕或妊娠前3個月檢測。

·懷孕女性最好能在發現妊娠時進行一次甲狀腺檢查,如果在懷孕前你就已經因為有甲狀腺疾病而接受了治療,那麼懷孕期間,每6-8周應當進行一次甲狀腺的檢查。

·高危人群,定期檢查。如果母親有甲狀腺疾病的話,其後代中大約有一半左右可能會在長大後得甲狀腺疾病。因此,患有甲狀腺疾病的母親的孩子,是高危人群。

甲減需終生服藥

甲減,可治,而且是目前治療效果最好的內分泌疾病,但重要的是早發現早治療。

如果患有甲減,只要服用人工合成的甲狀腺素就可以了,而且,治療起來簡單有效且費用低廉。

由於甲狀腺的破壞是不可逆的,所以患者必須終生服藥。

因為甲減的治療屬於生理性替代,對孩子沒有什麼影響,整個懷孕、哺乳期間都可以繼續治療。

患者若得到了有效的治療,使疾病得到了控制,可以如同正常人一樣地幸福生活。

這樣發展下去會有什麼樣的結果?

甲減特別容易被誤診

初期的甲減,如果沒有得到治療,甲減的危害會進一步增加。

如果甲狀腺功能衰減了,人體各個系統的生理機能必然下降,消化系統也不例外,會出現胃腸道功能減退、蠕動緩慢,伴隨而來的便有食欲下降、腹脹以及便秘,甚至發生腸梗阻。甲減性便秘,較為頑固,一般治療便秘的辦法難以奏效,如本案,便秘長達1年之久,直到甲減治癒,才擺脫了便秘的困擾。

甲減,起病隱匿,發展緩慢,有的甚至長達10年後才開始有典型症狀,而且症狀五花八門、光怪陸離,如本案是便秘,還有血脂紊亂、心動過緩,尤甚者出現胸腹水等。

血脂紊亂:甲狀腺激素可增強膽固醇的降解,當甲狀腺機能減退時,甲狀腺激素分泌減少,出現明顯的脂質代謝紊亂,降解膽固醇的作用減弱,進而出現高膽固醇血症。

心率降低:甲減性心臟病發生率為甲減的11%-80%。由於甲狀腺激素的缺乏,心肌的激動—收縮—舒張過程降低,心肌收縮力和速度減弱,心肌對兒茶酚胺的敏感性降低,故心搏出量減少,心率減慢,排血量下降,心肌細胞間質中有粘蛋白、粘多糖的沉積、水腫,毛細血管壁增厚,心臟呈假性肥大、蒼白而鬆軟,重量增加,心肌張力降低,從而形成甲減性心臟病。

甲減後,當以某一系統症狀為主要表現時,患者極易把甲減誤診為這一系統的疾病,如本案,甲減性便秘,卻被誤診為慢性結腸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

近年來,甲減發病率增加,且趨向年輕化,因此,年輕人不明原因便秘、高血脂、心臟病、貧血、蛋白尿、水腫或心包積液,特別是不能用相應的疾病解釋時,應想到患甲減的可能。

誤診的結果是什麼?如果某一系統出現明顯病症了,仍然得不到發現和治療,甲減最後會導致心肌梗塞,或心臟、腎臟等器官也會由於積液而衰竭。

有位朋友就是如此,她原來身材嬌好,患甲減後,發“胖”了,但她此時並不知道自己甲減,以為是自然發福;後來代謝的紊亂,讓她患上了糖尿病,她又形如枯槁了。此時她才發現自己的病根是甲減,豈不太晚了?

幸孕草溫馨提示:35歲以上應定期檢測

醫生通過一項簡單的血液促甲狀腺激素水準(TSH)測試,就能夠確定患者是否存在甲狀腺功能異常。建議:

·35歲以上的女性應定期檢測。

·計畫懷孕的育齡婦女應在受孕或妊娠前3個月檢測。

·懷孕女性最好能在發現妊娠時進行一次甲狀腺檢查,如果在懷孕前你就已經因為有甲狀腺疾病而接受了治療,那麼懷孕期間,每6-8周應當進行一次甲狀腺的檢查。

·高危人群,定期檢查。如果母親有甲狀腺疾病的話,其後代中大約有一半左右可能會在長大後得甲狀腺疾病。因此,患有甲狀腺疾病的母親的孩子,是高危人群。

甲減需終生服藥

甲減,可治,而且是目前治療效果最好的內分泌疾病,但重要的是早發現早治療。

如果患有甲減,只要服用人工合成的甲狀腺素就可以了,而且,治療起來簡單有效且費用低廉。

由於甲狀腺的破壞是不可逆的,所以患者必須終生服藥。

因為甲減的治療屬於生理性替代,對孩子沒有什麼影響,整個懷孕、哺乳期間都可以繼續治療。

患者若得到了有效的治療,使疾病得到了控制,可以如同正常人一樣地幸福生活。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