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婦宜攝取的營養素及其胎教功效

孕婦宜攝取的營養素及其胎教功效:

(1)蛋白質:蛋白質是一切細胞和組織的物質基礎, 是形成腦髓、頭髮、內臟、指甲、血液、肌肉等的重要物質。 蛋白質具有促進生長發育、增強身體健康、抵抗疾病、供給機體能量的作用。 如果孕婦長期缺乏蛋白質, 可以影響垂體促性腺激素的分泌, 使雌激素及孕酮減少, 導致妊娠中斷或導致胎兒發育緩慢。 出生後的低體重兒, 體重少於2500克或少於1 500克, 而且母親分娩後身體恢復較慢。 相反有充足的蛋白質會使胎兒發育快, 母體恢復迅速, 產後乳汁分泌足, 還可以防止妊娠高血壓綜合征。

Advertisiment
在妊娠晚期蛋白質的需要量更大, 以供孕婦分娩和哺乳所需。 含蛋白質較多的食物有肉、魚、蛋類。 植物性蛋白質有大豆、玉米等。 最新研究證明孕婦攝入動物蛋白、植物蛋白以1:1比例搭配最為合理且利用率最高, 對胎兒的體重、視力特別是胎兒的智力發育極為有益。

(2)脂肪:脂肪是熱量的主要來源, 胎兒在器官組織和形態發育過程中都離不開脂肪, 脂肪還有健腦作用。 每1克脂肪則可以釋放37. 62千焦(9千卡)的熱量。 脂肪可以通過植物油獲得, 一般孕婦每天在膳食中補充20~30克脂肪即可, 最好不要超過50克, 以免脂肪過多增加肝臟負擔或造成肥胖及巨大胎兒。 如果脂肪不足就不能獲得足夠的熱量, 而孕婦需要的熱量有一部分則要通過蛋白質或糖來提供。

Advertisiment
富含脂肪的食物主要是肉類和油脂, 如大豆油、花生油、豬油、玉米油等。

(3)糖類(碳水化合物):是人體熱量的主要來源, 對胎兒健康發育也是很重要的, 大腦也需要補充糖。 在平時的飲食中砂糖、澱粉等糖類食物的比例大, 一般情況下孕婦不會缺糖。

(4)鈣:鈣是胎兒骨骼系統及牙齒形成的重要成分, 還可以安定孕婦神經, 防止疲勞。 懷孕初期鈣的需要量是平時的2倍以上, 懷孕末期大約7個月以後, 鈣的需要量增加。 因此在此期間孕婦應該多吃一些含鈣質較多的食物, , 如乳製品、小魚、排骨、蝦皮、薯乾等。 如果母親缺鈣嚴重或長期缺鈣, 胎兒會出現骨質鈣化不良, 組織內鈣水準下降, 體重下降, 因此孕婦要注意鈣的補充,

Advertisiment
腦發育受損必要時可口服鈣片和維生素D。

(5)鐵:鐵是人體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 是造血原料, 而且胎兒出生時需要帶供出生後6個月所需的鐵。 胎兒通過胎盤的轉運作用從母親血漿中攝取鐵。 鐵如果攝入不足就會發生缺鐵性貧血。 嚴重者導致嬰兒出生時貧血、嬰兒易感染, 抵抗力差, 生長發育落後, 因此孕婦要攝入足量的鐵質。 含鐵的食物有牛、雞、豬的肝臟, 蛋黃、大豆、菠菜、海藻、海蜇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