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孕期>正文

孕婦如何正確補鐵

養生之道網導讀:

孕婦如何正確補鐵?鐵是人體生成紅細胞的主要原料之一, 孕期的缺鐵性貧血, 將對孕婦身體造成傷害。 那麼孕婦如何正確補鐵?下面養生之道網為您介紹有關知識。

缺鐵很容易導致胎寶寶的智商低下, 因此, 及時的補鐵才是最關鍵的。 那麼, 孕婦吃什麼補鐵效果好呢?孕婦補鐵的食物有哪些呢?別著急, 下面, 我們一起到文中看看, 孕婦補鐵的食物都有哪些吧!

Advertisiment

一、孕婦如何飲食補鐵

1、補鐵的食物

大自然中有很多含鐵大戶, 比如動物血(最高340mg), 動物肝臟(豬肝可達25mg), 紅肉(牛、羊肉), 貝類, 豆類, 魚類, 海帶, 紫菜, 薺菜, 紅糖, 葡萄乾等等。

2、哪些食物中的鐵難以吸收

准媽媽要留意, 有的食物雖然鐵元素很充足, 但並不意味著能夠被孕婦吸收, 諸如菠菜, 雖然也是“含鐵王”, 但是其中大部分對於人體來說是無法利用的, 蛋黃同樣也是這個道理, 利用率只有3%。

Advertisiment

3、食用數量與搭配

至於食用的數量, 每次應該控制在120mg上下, 每週應安排2、3次食用, 注意, 不要一味地選擇肝臟加強鐵吸收, 因為其中的VA含量有潛在的危險, 或對腹中孩子不利。

此外, 也同樣得加強紅肉的攝入, 到了孕13周以後, 每日應食用一頓來進行補充。 同樣要注意的是飲食的搭配, 諸如肉類最好和豆類一起煮食, 雞蛋和肉類一起烹飪, 效果更加。 而零食方面, 推薦各位選擇紅棗, 其中的VC和鐵質成分均較多, 每天食用9顆左右。

4、補鐵劑

到了孕13周左右, 准媽媽最好讓醫生幫你檢測體內的鐵含量有多少。 如果醫生允許, 可以服用少量鐵劑來進行補充, 這也是最為有效的方式。 通常來說, 堅持10天左右, 貧血症狀就有所有改善, 繼續服用12周左右,

Advertisiment
就可以恢復正常, 但不可間斷, 需再堅持8周左右, 中間可相應減少服用次數。

二、孕婦食物補鐵的提醒

1、避免濃茶和咖啡

因為濃茶和咖啡中的酚類化合物會抑制鐵的吸收。 當然即使不從補鐵角度考慮, 孕期也不建議喝濃茶和咖啡。

2、蔬菜吃前沸水焯

蔬菜中含有草酸, 可以與鐵形成不溶性鹽, 影響其吸收。 而沸水焯可以去除大部分草酸。

3、五穀雜糧提前水泡

五穀雜糧中含有的植酸會和蔬菜中的草酸一樣, 影響鐵的吸收, 建議熬粥或打豆漿之前溫水泡, 烹調前棄去泡糧食和豆類的水。

4、避免膳食纖維過量

雖然盛行讓粗糧重返餐桌, 可是過多食用粗量, 其中膳食纖維會影響鐵吸收。 因此主食中有1/3是粗糧即可。

Advertisiment

5、避免高脂膳食

高脂膳食會降低鐵的吸收, 因此建議採用水焯、涼拌、蒸、煮、燉等低油烹調方式。

6、多食橙黃色蔬果

除了維生素C可以促進鐵的吸收外, β-胡蘿蔔素以及其在體內轉化成的維生素A也可促進鐵的吸收, 所以應多食富含β-胡蘿蔔素的橙黃色蔬果, 例如胡蘿蔔、南瓜、黃色彩椒、芒果等。

7、將醬油改為鐵強化醬油

雖然每日醬油攝入量很少, 但是補鐵也需要食物多樣, 所以鐵強化醬油或其他強化鐵的食物也要納入食物補鐵的行列。

8、不是必須用鐵鍋烹調

鐵鍋烹調確實可以遷移部分鐵到食物中, 但是富含鐵的各種食物已經足夠豐富, 所以鐵鍋不是補鐵關鍵點。 另外鐵鍋溶出的鐵會有鐵腥味, 而且鐵鍋容易生銹, 不容易刷洗。

Advertisiment

三、孕婦為什麼要補鐵

懷孕後, 由於早孕反應, 噁心、嘔吐或擇食, 如很少想吃魚、肉、蛋類, 僅吃穀類食物及蔬菜, 影響了鐵的攝入;懷孕期胃腸功能紊亂、胃酸缺乏, 影響鐵的吸收;孕期胎兒生長需要鐵, 胎盤形成需要鐵, 孕期血容量增加也需要鐵。

尤其是胎兒不管母體的貧血狀況, 首先會滿足自己生長發育對鐵的需要;就是說, 胎兒血漿鐵的水準與轉鐵蛋白的飽和量都明顯高於母體, 因為鐵經過胎盤從母體到胎兒是單向的運轉, 即使母體內缺鐵, 鐵仍被運輸至胎盤, 然後進入胎兒體內以提供造血的原料。

懷孕期缺鐵時, 肝、脾及骨髓中的貯存鐵先減少, 然後血清鐵降低, 鐵結合力增高, 最後臨床上才出現明顯的貧血。 多數未曾補充過鐵劑的孕婦,至妊娠足月時鐵的貯存己耗盡。國外有人報導,估計一次妊娠需要2年的正常飲食才能補足鐵的貯備。

當貯存鐵消耗後,血清鐵開始下降,紅細胞數與血紅蛋白也減少,這時會有輕度貧血表現,如皮膚及口唇粘膜稍蒼白。當血清鐵顯著下降,則出現明顯貧血表現,如面色蒼白、全身無力、有倦意、頭暈耳鳴、活動後心跳氣短、水腫。

孕婦貧血還可能與子宮胎盤缺血有關,使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簡稱妊高征)的發病率升高。

有人報導:當血紅蛋白含量低於100克/升時,妊高征的發生率高達25%,而無貧血者妊高征的發生率只是 11%。當嚴重貧血時,為了代償組織的缺氧,心跳加快,心輸出量增多,血流速度增加等變化,繼續發展可全心擴大,心肌缺氧,導致貧血性心臟病。

一般在血紅蛋白下降至50克/升以下時,易發生心力衰竭,當合併感染、妊高征或分娩的負擔加重時,血紅蛋白含量即使未降至50克/升以下,亦可發生心力衰竭。

由於貧血使孕婦抵抗力降低,易引起產後感染。貧血病人分娩時容易發生產後出血,又會因為氧儲備不足,而使孕婦產時及產後即使失血不多,也容易發生休克甚至死亡。

孕婦缺鐵,胎盤氧供應不足,常使胎兒宮內發育遲緩及早產。新生兒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增高。有人報導說,胎死宮內的發生率增加6倍,臨產後胎兒宮內窘迫發生率可高達35.6%,新生兒窒息增加,甚至造成死產,嚴重阻礙了人口素質的提高。

妊娠期的婦女應接受正確的營養指導,注意保持鐵的代謝平衡。此外還應注意到,氨基酸是血紅蛋白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些缺鐵性貧血的病人,只補充鐵劑無明顯改善,必須在食物中增加蛋白質,如肉類、豬肝、豆製品及新鮮蔬菜。

較少見的是由於飲食中缺乏葉酸、維生素B族引起的貧血,這些維生素是產生紅細胞所必需的。在產前檢查時,每個孕婦必須檢查各項貧血指標,尤其在妊娠後半期應重複檢查,及時發現異常,及時接受治療。

缺鐵性貧血的治療,除了病因治療外,重要的是依靠藥物性鐵劑作鐵的補充。防治缺鐵性貧血最根本的方法是給機體補充足量的鐵。孕期補充鐵劑對胎兒來說沒有危險,但可能引起孕婦胃腸道不適和便秘,尤其是補充劑量較大時。

一般來說妊娠早期開始口服鐵劑,防止妊娠期貧血;輕度貧血者也都採用口服鐵劑的方法。

如在妊娠中、晚期貧血比較嚴重時,可改用注射鐵劑,對已近預產期或短期內需進行手術的孕婦,如果伴嚴重貧血,可考慮輸全血或紅細胞。妊娠期貧血產後應預防感染,並繼續補充鐵劑。

四、孕婦缺鐵的原因

孕婦在10月懷胎期間對營養的需求量一天比一天大,稍微不小心就會出現營養不良症,缺鐵是最常見的症狀之一。鐵是人體內含量最多的微量元素,是造血的基本原料,孕婦缺鐵可引起缺鐵性貧血,表現為面色蒼白、萎黃,四肢乏力,心悸氣短等,嚴重可致胎兒發育不良,早產甚至是死胎。

孕媽咪在懷寶寶的時候,一個人吃進去的營養要供“兩個人”使用,隨著胎兒越長越大,每天需要的鐵元素也會越來越多,到了孕晚期,孕婦的日常需鐵量增加4~9倍左右,血容量也劇增近40%,如果飲食跟不上、鐵的攝入量不夠,或者鐵消耗過多、鐵吸收障礙,體內就會缺鐵而引起缺鐵性貧血,出現頭暈乏力、眼花耳鳴、面白萎黃、手腳冰涼、畏寒怕冷、失眠多夢、發無光澤、呼吸心率加快等缺鐵貧血症狀。

孕婦缺鐵不光是一個人的事,如果是輕微的缺鐵,體內的鐵元素會優先供應給胎兒發育,危害並不是很大,但假如是長期的中度、重度貧血,就會導致胎兒生長所需的鐵元素不足,影響其身體和智力發育,嚴重可造成早產、死胎。

五、孕婦補鐵吃什麼

1、各種瘦肉

雖然瘦肉裡含鐵量不太高,但鐵的利用率卻與豬肝差不多,而且購買、加工容易。

蛋白質大部分集中在瘦肉中,而且瘦肉中還含有血紅蛋白,可以起到補鐵的作用,能夠預防貧血。肉中的血紅蛋白比植物中的更好吸收,因此,吃瘦肉補鐵的效果要比吃蔬菜好。

2、動物肝臟

肝臟富含各種營養素,是預防缺鐵性貧血的首選食品。每100克豬肝含鐵25毫克,而且也較容易被人體吸收。

豬肝中含有大量的鐵和磷,它們是造血的主要的原料,為了避免出現貧血的情況,適當補充鐵和磷是很有必要的。另外,豬肝中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C等多種營養物質,建議以燉煮的方式來食用豬肝。食用豬肝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在食用前一定要清除毒素,所以建議購買熟食。

六、評點孕期各類補鐵食物

從妊娠20周開始,孕媽咪的紅細胞總量擴充加快,胎兒發育的需求量會增多,所以早孕反應一消失,孕媽咪就要儘量多吃一些含鐵、葉酸或維生素B12豐富的食物防止貧血哦。

1、血豆腐、動物肝臟

孕媽咪每週至少吃2~3次,但是要注意營養的均衡,平時最好再吃一些瘦肉來增加鐵分的攝入。

黑木耳、海帶、紫菜、香菇、茄子、胡蘿蔔等。這些食物中含鐵量較多,孕媽咪可以經常食用。烹調的時候,推薦孕媽咪選用鐵鍋,還可以選用有鐵添加劑的醬油,這些方法都可以幫忙增加鐵的攝入。此外,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果蔬也可以幫助鐵的吸收。

2、高蛋白食物

妊娠中後期,胎兒發育增快,孕媽咪要多吃高蛋白的食物,多補充些營養,高蛋白的食物對貧血的治療具有良好的效果呢。

3、牛奶、魚類、蛋類、瘦肉、豆類等

吃這些食物的時候要注意葷素結合,蔬菜、水果也要適量吃一些,以免過量食用油膩東西引起消化不良。另外,孕媽咪要避免過度烹調,同時要注意補充維生素B1、維生素B6、動物蛋白質等。

4、具有造血功能的食物

人體內造血功能缺失也會造成貧血,孕媽咪可多攝入一些能夠補充造血功能的營養成分,對緩解孕期貧血症狀很有幫助。

豬肝富含鐵、葉酸,不僅可以保胎,避免生出有發育缺陷的寶寶,還能降低新生嬰兒患白血病、先天性心臟病等疾病的幾率。而豬肝、牛肝等動物內臟中的鐵含量往往高於動物的肉,而且維生素的含量也很豐富,孕媽咪可以多食用。此外,動物血液中含有豐富的血紅素鐵,易被人體消化吸收,經常食用具有良好的防治缺鐵性貧血作用,食用時一定要煮熟,注意衛生。

瓜果、黑木耳、紅棗。瓜果本身雖然含鐵量不高,但瓜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能夠促進食物中鐵的吸收。紅棗、黑木耳等含鐵也很豐富,孕媽咪可以經常食用。

七、如何防止鐵攝入不足

由於胎盤對鐵的轉運是主動轉運,當鐵缺乏時,首先表現為孕婦缺鐵性貧血,孕28~35周孕媽咪貧血發生率為26.37%,而鐵缺乏可達80.50%。輕度貧血對懷孕、分娩沒有很大影響,如嚴重貧血會對胎兒生長發育造成不良影響。早孕時可引起胚胎停育、流產等;中、晚期妊娠由於母體貧血,對胎盤及胎兒供氧不足,常引起胎兒生長受限。

孕婦如有胃炎、腹瀉、失血、腸道功能紊亂等都易引起貧血,應先進行治療。腹瀉、慢性萎縮性胃炎、胃酸缺乏症都會造成對鐵的吸收不良,痔瘡的出血也能引起長期的慢性失血等。

1、增加膳食鐵主要是血紅素鐵的攝入量

增加畜禽魚肉、肝臟、動物血等即可增加血紅素鐵的攝入,此外,動物性食品中富含的蛋白質和核黃素也可促進鐵的吸收。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營養豐富的食物如牛奶、蛋類並不是補鐵的良好食物,因為牛奶是貧鐵食物,而蛋類雖然含鐵不算少,但其有卵黃高磷蛋白能干擾鐵的吸收。

2、每天攝入適量的動物性食物

肉類可提供優質的蛋白質,以合成血紅蛋白;肉類中還存在“肉類因數”,能促進鐵的吸收。魚、禽、瘦肉等攝入量每天宜200~300克;每週可進食豬肝、雞肝兩次,每次50克;動物血兩次,每次100克。

3、增加維生素C的攝入量

維生素C能與鐵形成螯合物,促進鐵的溶解而利於鐵的吸收,所以孕媽咪要注意多進食含維生素C豐富的新鮮蔬菜和水果,如菜心、西蘭花、青椒、番茄、柳丁、草莓、獼猴桃、鮮棗等。

4、增加維生素B12和葉酸的攝入量

維生素B12和葉酸是合成血紅蛋白必需的物質,攝入量充足可保證紅細胞的正常增長。

5、補充鐵劑

由於孕婦每日需鐵量約4毫克,而飲食中鐵含量一般不超過15毫克,可吸收利用的鐵占10%,約1.5毫克/天,所以建議孕期補充小劑量鐵劑,另外,補充的最佳時間在兩餐之間,而且要避免與咖啡和茶同時服用。

八、孕婦補鐵的誤區

40%的孕婦會發生缺鐵性貧血,妊娠哺乳期女性要供給胎嬰兒營養物質,鐵的需要量大大提高,如不額外補充,貧血幾乎不可避免。除了自身的生理特點以外,女性在飲食方面存在一些認識誤區和行為習慣,也是導致缺鐵性貧血的重要原因。

誤區1、肉食損害健康

部分女性受媒體廣告的誤導,只注重植物性食品的保健功效,導致富含鐵元素的動物性食品攝入過少。實際上,動物性食物不僅含鐵豐富,其吸收率也高。而植物性食物中的鐵元素受食物中所含的植酸鹽、草酸鹽等的干擾,吸收率很低。因此,忌肉容易引起缺鐵性貧血。

誤區2、吃雞蛋喝牛奶營養足夠

牛奶的鐵含量很低,且吸收率只有10%。雞蛋中的某些蛋白質還會抑制鐵質的吸收。例如,用牛奶餵養的嬰幼兒,如果忽視添加輔食,常會引起缺鐵性貧血,即“牛奶性貧血”。因此,牛奶雞蛋雖然營養豐富,但要依賴它們來補充鐵質則不足取。

誤區3、蔬菜水果無益補鐵

許多人不知道多吃蔬菜、水果對補鐵也是有好處的。這是因為蔬菜水果中富含維生素C、檸檬酸及蘋果酸,這類有機酸可與鐵形成絡合物,從而增加鐵在腸道內的溶解度,有利於鐵的吸收。

誤區4、嗜飲咖啡與茶

對女性來說,過量地飲用咖啡和茶有可能導致缺鐵性貧血。這是因為茶葉中的鞣酸和咖啡中的多酚類物質可以與鐵形成難以溶解的鹽類,抑制鐵質吸收。因此,女性飲用咖啡和茶應該適可而止,一天1-2杯足矣。

當然,除了營養因素以外,缺鐵性貧血還可能由疾病引起。所以,發生了貧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以明確診斷,正確治療,必要時服用鐵製劑。

九、鈣和鐵可以同時補充嗎

鈣和鐵在小腸內吸收的時候,互相競爭。補鈣會抑制鐵吸收,反之亦然。不過,天然食物中鈣和鐵同時存在要另當別論。孕婦需要多樣化的食譜,富含鈣的食物(如奶類、大豆製品)和富含鐵的食物(如肉類、動物肝臟等)一起攝入一般不會降低補鈣或補鐵的效果。有研究表明,肉類(中的氨基酸)提高鈣的吸收率。

需要注意的是口服的鈣劑和鐵劑。由於鈣是常量元素,攝入量動輒數百毫克,而鐵是微量元素,攝入量數十毫克而已,兩者互相競爭的結果往往是補鈣會抑制鐵吸收,而補鐵對鈣吸收抑制作用不明顯。因此,當兩者共同攝入時,我們更擔心鈣對鐵吸收的抑制作用。

為防治缺鐵性貧血,孕婦補鈣應首選富含鈣的食物(對鐵吸收干擾很小)。需要口服鈣劑時,一定要空腹或睡前服用,以免抑制食物中鐵吸收。對於需要服用鐵劑治療貧血的孕婦,鐵劑要與鈣劑隔開服用,不要同時服用,以免影響鐵吸收。比如鐵劑可以餐後服用(減輕副作用),鈣劑可以睡前服用(吸收更好)。

很多複合維生素礦物質產品中既有鐵又有鈣,會不會互相干擾?抑或像某些產品宣稱的那樣鈣鐵鋅同補效果更好呢?此類產品中鈣含量一般較低(100~200毫克),對鐵吸收的抑制作用較弱,可能無需擔心。至於效果更好就無從談起了。

准媽媽在孕期補鈣和補鐵要科學,不能過量哦。

多數未曾補充過鐵劑的孕婦,至妊娠足月時鐵的貯存己耗盡。國外有人報導,估計一次妊娠需要2年的正常飲食才能補足鐵的貯備。

當貯存鐵消耗後,血清鐵開始下降,紅細胞數與血紅蛋白也減少,這時會有輕度貧血表現,如皮膚及口唇粘膜稍蒼白。當血清鐵顯著下降,則出現明顯貧血表現,如面色蒼白、全身無力、有倦意、頭暈耳鳴、活動後心跳氣短、水腫。

孕婦貧血還可能與子宮胎盤缺血有關,使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簡稱妊高征)的發病率升高。

有人報導:當血紅蛋白含量低於100克/升時,妊高征的發生率高達25%,而無貧血者妊高征的發生率只是 11%。當嚴重貧血時,為了代償組織的缺氧,心跳加快,心輸出量增多,血流速度增加等變化,繼續發展可全心擴大,心肌缺氧,導致貧血性心臟病。

一般在血紅蛋白下降至50克/升以下時,易發生心力衰竭,當合併感染、妊高征或分娩的負擔加重時,血紅蛋白含量即使未降至50克/升以下,亦可發生心力衰竭。

由於貧血使孕婦抵抗力降低,易引起產後感染。貧血病人分娩時容易發生產後出血,又會因為氧儲備不足,而使孕婦產時及產後即使失血不多,也容易發生休克甚至死亡。

孕婦缺鐵,胎盤氧供應不足,常使胎兒宮內發育遲緩及早產。新生兒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增高。有人報導說,胎死宮內的發生率增加6倍,臨產後胎兒宮內窘迫發生率可高達35.6%,新生兒窒息增加,甚至造成死產,嚴重阻礙了人口素質的提高。

妊娠期的婦女應接受正確的營養指導,注意保持鐵的代謝平衡。此外還應注意到,氨基酸是血紅蛋白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些缺鐵性貧血的病人,只補充鐵劑無明顯改善,必須在食物中增加蛋白質,如肉類、豬肝、豆製品及新鮮蔬菜。

較少見的是由於飲食中缺乏葉酸、維生素B族引起的貧血,這些維生素是產生紅細胞所必需的。在產前檢查時,每個孕婦必須檢查各項貧血指標,尤其在妊娠後半期應重複檢查,及時發現異常,及時接受治療。

缺鐵性貧血的治療,除了病因治療外,重要的是依靠藥物性鐵劑作鐵的補充。防治缺鐵性貧血最根本的方法是給機體補充足量的鐵。孕期補充鐵劑對胎兒來說沒有危險,但可能引起孕婦胃腸道不適和便秘,尤其是補充劑量較大時。

一般來說妊娠早期開始口服鐵劑,防止妊娠期貧血;輕度貧血者也都採用口服鐵劑的方法。

如在妊娠中、晚期貧血比較嚴重時,可改用注射鐵劑,對已近預產期或短期內需進行手術的孕婦,如果伴嚴重貧血,可考慮輸全血或紅細胞。妊娠期貧血產後應預防感染,並繼續補充鐵劑。

四、孕婦缺鐵的原因

孕婦在10月懷胎期間對營養的需求量一天比一天大,稍微不小心就會出現營養不良症,缺鐵是最常見的症狀之一。鐵是人體內含量最多的微量元素,是造血的基本原料,孕婦缺鐵可引起缺鐵性貧血,表現為面色蒼白、萎黃,四肢乏力,心悸氣短等,嚴重可致胎兒發育不良,早產甚至是死胎。

孕媽咪在懷寶寶的時候,一個人吃進去的營養要供“兩個人”使用,隨著胎兒越長越大,每天需要的鐵元素也會越來越多,到了孕晚期,孕婦的日常需鐵量增加4~9倍左右,血容量也劇增近40%,如果飲食跟不上、鐵的攝入量不夠,或者鐵消耗過多、鐵吸收障礙,體內就會缺鐵而引起缺鐵性貧血,出現頭暈乏力、眼花耳鳴、面白萎黃、手腳冰涼、畏寒怕冷、失眠多夢、發無光澤、呼吸心率加快等缺鐵貧血症狀。

孕婦缺鐵不光是一個人的事,如果是輕微的缺鐵,體內的鐵元素會優先供應給胎兒發育,危害並不是很大,但假如是長期的中度、重度貧血,就會導致胎兒生長所需的鐵元素不足,影響其身體和智力發育,嚴重可造成早產、死胎。

五、孕婦補鐵吃什麼

1、各種瘦肉

雖然瘦肉裡含鐵量不太高,但鐵的利用率卻與豬肝差不多,而且購買、加工容易。

蛋白質大部分集中在瘦肉中,而且瘦肉中還含有血紅蛋白,可以起到補鐵的作用,能夠預防貧血。肉中的血紅蛋白比植物中的更好吸收,因此,吃瘦肉補鐵的效果要比吃蔬菜好。

2、動物肝臟

肝臟富含各種營養素,是預防缺鐵性貧血的首選食品。每100克豬肝含鐵25毫克,而且也較容易被人體吸收。

豬肝中含有大量的鐵和磷,它們是造血的主要的原料,為了避免出現貧血的情況,適當補充鐵和磷是很有必要的。另外,豬肝中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C等多種營養物質,建議以燉煮的方式來食用豬肝。食用豬肝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在食用前一定要清除毒素,所以建議購買熟食。

六、評點孕期各類補鐵食物

從妊娠20周開始,孕媽咪的紅細胞總量擴充加快,胎兒發育的需求量會增多,所以早孕反應一消失,孕媽咪就要儘量多吃一些含鐵、葉酸或維生素B12豐富的食物防止貧血哦。

1、血豆腐、動物肝臟

孕媽咪每週至少吃2~3次,但是要注意營養的均衡,平時最好再吃一些瘦肉來增加鐵分的攝入。

黑木耳、海帶、紫菜、香菇、茄子、胡蘿蔔等。這些食物中含鐵量較多,孕媽咪可以經常食用。烹調的時候,推薦孕媽咪選用鐵鍋,還可以選用有鐵添加劑的醬油,這些方法都可以幫忙增加鐵的攝入。此外,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果蔬也可以幫助鐵的吸收。

2、高蛋白食物

妊娠中後期,胎兒發育增快,孕媽咪要多吃高蛋白的食物,多補充些營養,高蛋白的食物對貧血的治療具有良好的效果呢。

3、牛奶、魚類、蛋類、瘦肉、豆類等

吃這些食物的時候要注意葷素結合,蔬菜、水果也要適量吃一些,以免過量食用油膩東西引起消化不良。另外,孕媽咪要避免過度烹調,同時要注意補充維生素B1、維生素B6、動物蛋白質等。

4、具有造血功能的食物

人體內造血功能缺失也會造成貧血,孕媽咪可多攝入一些能夠補充造血功能的營養成分,對緩解孕期貧血症狀很有幫助。

豬肝富含鐵、葉酸,不僅可以保胎,避免生出有發育缺陷的寶寶,還能降低新生嬰兒患白血病、先天性心臟病等疾病的幾率。而豬肝、牛肝等動物內臟中的鐵含量往往高於動物的肉,而且維生素的含量也很豐富,孕媽咪可以多食用。此外,動物血液中含有豐富的血紅素鐵,易被人體消化吸收,經常食用具有良好的防治缺鐵性貧血作用,食用時一定要煮熟,注意衛生。

瓜果、黑木耳、紅棗。瓜果本身雖然含鐵量不高,但瓜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能夠促進食物中鐵的吸收。紅棗、黑木耳等含鐵也很豐富,孕媽咪可以經常食用。

七、如何防止鐵攝入不足

由於胎盤對鐵的轉運是主動轉運,當鐵缺乏時,首先表現為孕婦缺鐵性貧血,孕28~35周孕媽咪貧血發生率為26.37%,而鐵缺乏可達80.50%。輕度貧血對懷孕、分娩沒有很大影響,如嚴重貧血會對胎兒生長發育造成不良影響。早孕時可引起胚胎停育、流產等;中、晚期妊娠由於母體貧血,對胎盤及胎兒供氧不足,常引起胎兒生長受限。

孕婦如有胃炎、腹瀉、失血、腸道功能紊亂等都易引起貧血,應先進行治療。腹瀉、慢性萎縮性胃炎、胃酸缺乏症都會造成對鐵的吸收不良,痔瘡的出血也能引起長期的慢性失血等。

1、增加膳食鐵主要是血紅素鐵的攝入量

增加畜禽魚肉、肝臟、動物血等即可增加血紅素鐵的攝入,此外,動物性食品中富含的蛋白質和核黃素也可促進鐵的吸收。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營養豐富的食物如牛奶、蛋類並不是補鐵的良好食物,因為牛奶是貧鐵食物,而蛋類雖然含鐵不算少,但其有卵黃高磷蛋白能干擾鐵的吸收。

2、每天攝入適量的動物性食物

肉類可提供優質的蛋白質,以合成血紅蛋白;肉類中還存在“肉類因數”,能促進鐵的吸收。魚、禽、瘦肉等攝入量每天宜200~300克;每週可進食豬肝、雞肝兩次,每次50克;動物血兩次,每次100克。

3、增加維生素C的攝入量

維生素C能與鐵形成螯合物,促進鐵的溶解而利於鐵的吸收,所以孕媽咪要注意多進食含維生素C豐富的新鮮蔬菜和水果,如菜心、西蘭花、青椒、番茄、柳丁、草莓、獼猴桃、鮮棗等。

4、增加維生素B12和葉酸的攝入量

維生素B12和葉酸是合成血紅蛋白必需的物質,攝入量充足可保證紅細胞的正常增長。

5、補充鐵劑

由於孕婦每日需鐵量約4毫克,而飲食中鐵含量一般不超過15毫克,可吸收利用的鐵占10%,約1.5毫克/天,所以建議孕期補充小劑量鐵劑,另外,補充的最佳時間在兩餐之間,而且要避免與咖啡和茶同時服用。

八、孕婦補鐵的誤區

40%的孕婦會發生缺鐵性貧血,妊娠哺乳期女性要供給胎嬰兒營養物質,鐵的需要量大大提高,如不額外補充,貧血幾乎不可避免。除了自身的生理特點以外,女性在飲食方面存在一些認識誤區和行為習慣,也是導致缺鐵性貧血的重要原因。

誤區1、肉食損害健康

部分女性受媒體廣告的誤導,只注重植物性食品的保健功效,導致富含鐵元素的動物性食品攝入過少。實際上,動物性食物不僅含鐵豐富,其吸收率也高。而植物性食物中的鐵元素受食物中所含的植酸鹽、草酸鹽等的干擾,吸收率很低。因此,忌肉容易引起缺鐵性貧血。

誤區2、吃雞蛋喝牛奶營養足夠

牛奶的鐵含量很低,且吸收率只有10%。雞蛋中的某些蛋白質還會抑制鐵質的吸收。例如,用牛奶餵養的嬰幼兒,如果忽視添加輔食,常會引起缺鐵性貧血,即“牛奶性貧血”。因此,牛奶雞蛋雖然營養豐富,但要依賴它們來補充鐵質則不足取。

誤區3、蔬菜水果無益補鐵

許多人不知道多吃蔬菜、水果對補鐵也是有好處的。這是因為蔬菜水果中富含維生素C、檸檬酸及蘋果酸,這類有機酸可與鐵形成絡合物,從而增加鐵在腸道內的溶解度,有利於鐵的吸收。

誤區4、嗜飲咖啡與茶

對女性來說,過量地飲用咖啡和茶有可能導致缺鐵性貧血。這是因為茶葉中的鞣酸和咖啡中的多酚類物質可以與鐵形成難以溶解的鹽類,抑制鐵質吸收。因此,女性飲用咖啡和茶應該適可而止,一天1-2杯足矣。

當然,除了營養因素以外,缺鐵性貧血還可能由疾病引起。所以,發生了貧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以明確診斷,正確治療,必要時服用鐵製劑。

九、鈣和鐵可以同時補充嗎

鈣和鐵在小腸內吸收的時候,互相競爭。補鈣會抑制鐵吸收,反之亦然。不過,天然食物中鈣和鐵同時存在要另當別論。孕婦需要多樣化的食譜,富含鈣的食物(如奶類、大豆製品)和富含鐵的食物(如肉類、動物肝臟等)一起攝入一般不會降低補鈣或補鐵的效果。有研究表明,肉類(中的氨基酸)提高鈣的吸收率。

需要注意的是口服的鈣劑和鐵劑。由於鈣是常量元素,攝入量動輒數百毫克,而鐵是微量元素,攝入量數十毫克而已,兩者互相競爭的結果往往是補鈣會抑制鐵吸收,而補鐵對鈣吸收抑制作用不明顯。因此,當兩者共同攝入時,我們更擔心鈣對鐵吸收的抑制作用。

為防治缺鐵性貧血,孕婦補鈣應首選富含鈣的食物(對鐵吸收干擾很小)。需要口服鈣劑時,一定要空腹或睡前服用,以免抑制食物中鐵吸收。對於需要服用鐵劑治療貧血的孕婦,鐵劑要與鈣劑隔開服用,不要同時服用,以免影響鐵吸收。比如鐵劑可以餐後服用(減輕副作用),鈣劑可以睡前服用(吸收更好)。

很多複合維生素礦物質產品中既有鐵又有鈣,會不會互相干擾?抑或像某些產品宣稱的那樣鈣鐵鋅同補效果更好呢?此類產品中鈣含量一般較低(100~200毫克),對鐵吸收的抑制作用較弱,可能無需擔心。至於效果更好就無從談起了。

准媽媽在孕期補鈣和補鐵要科學,不能過量哦。

相關用戶問答
  • 3回答

    孕婦如何補鐵補鋅了,要注意些什麼了?

    懷孕之後,如果確定缺鈣和缺鐵,也是可以同時補充的,最好做個微量元素檢查,這樣可以瞭解到是否缺乏以及缺乏的程度,如果確定的話,一般鐵劑是要飯後服用的,這樣可以減少胃黏膜刺激的。 [詳細答案]

  • 6回答

    孕婦如何正確防暑降溫?

    1、心態要平和。孕婦在精神、心理等方面,不要輕易發怒,保持心態平靜,精神安寧,使神經系統處於寧靜狀態。在日常生活中要心平氣和,切不可煩躁激動,一煩躁人容易生熱。2、 生活有規律。孕婦的生活要有一定的... [詳細答案]

  • 2回答

    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婦應該如何正確選擇食物呢?

    膳食纖維尤其是可溶性膳食纖維可降低食物GI值。蕎麥、黑米、黑麥、大麥、全麥及其製品、櫻桃、李子、桃、柚和蘋果等含可溶性膳食纖維高的食物GI值較低,而白大米、糯米、精白麵製品、葡萄、鳳梨、芒果、榴槤和... [詳細答案]

  • 5回答

    孕婦如何正確吃冷飲?

    適時:不宜在飯前、飯後、運動後吃冷飲。長期待在空調房間的人,則應該少喝冰鎮飲料。適量:冷飲的攝入量,一次以不超過150ml為宜。換句話說,一次吃一支冰棒或者一盒霜淇淋就足夠了,喝飲料一次儘量不要超過... [詳細答案]

  • 4回答

    孕婦應如何正確選擇防輻射服品牌?

    在購買孕婦防輻射服時,一定要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有標牌標示等證明的,而且要標明生產廠商、位址、電話、纖維含量等。很多防輻射服雖然防輻射效果好,但是面料很硬,不透氣,在夏天孕婦穿著很難受,對孕婦喝胎兒...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