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嬰幼兒能力發展的第三階段

第三階段是思考能力及技能明顯提高的時期。 這個時期如果不對孩子進行培養和訓練, 孩子的思考能力和技能就會停滯不前。 讓我們來看一下大腦功能中所謂新皮質的作用。 這個新皮質正好分佈於以耳朵為中心的前後兩部分, 其後部被稱為後腦葉, 是主管視覺、知覺的, 這是情報處理機構。 三歲之前, 這個後腦葉發育很快, 是進行理解、判斷等活動的場所。 人們發現, 大腦的功能隨其部位的不同而作用也不同。 視覺、聽覺、觸覺、味覺、記憶以及意志、創造等, 都是在不同部位的腦細胞的作用下進行的。

Advertisiment
比如, 主管視覺的腦細胞是在後腦葉, 記憶的保存則是在側腦葉。

因此, 重要的是不能使腦的發育有所偏廢。 所謂偏重智力教育, 就是指在後腦葉的發育中, 只偏重於啟動掌管記憶的腦細胞的發育。

耳朵前面的這一部分稱為前腦葉。 這裡是意欲和創造的寶庫, 是大腦進行思考、創造、規劃的場所。 嬰幼稚教育的關鍵, 就是謀求這個容易被忽視的部位的發展。 大腦的這個作用是人類所獨有的。 人在追求某一事物時, 成功了便感到喜悅, 失敗了則感到痛苦, 這種喜悅和痛苦的情緒也來源於前腦葉。

假設把人的大腦分成前腦葉和後腦葉這兩大部分的話, 那麼從外部獲得的刺激, 通過眼、耳、鼻等感覺器官被後腦葉接受,

Advertisiment
然後再在前腦葉的作用下, 通過肌肉的活動作為行為表現出來。

前腦葉是產生創造力的部位, 其中也包括創造前的思考。 而使得這個前腦葉的回路變得更複雜更優秀的教育, 卻往往最容易被人們忽視。

從嬰幼兒大腦的發育狀況來看, 零歲至三歲是後腦葉的發育期。 因此, 在這一時期裡必須儘量地輸送優質的知識。 這時候的教育,

可以說是給予知識的教育與記憶的教育。 然而, 到了三歲之後, 孩子的前腦葉便開始發育起來了。 在這一時期裡非常重要的是要讓孩子去思考, 要訓練他學會用腦。 所以, 應該多多地讓孩子做那些需要動腦筋的遊戲。

像拼畫、“時間衝擊”(一種在規定時間裡把不同形狀的棋子分別嵌入對應空穴的玩具)、拼裝玩具等都是對提高思考能力很有幫助的東西。

Advertisiment
折紙和使用剪刀也可以使手指變得靈活, 提高手的技能。 給孩子玩拼畫時, 應先從四塊一幅的畫開始, 然後是十塊、二十塊、四十塊、六十塊。 循序漸進地增加拼畫的塊數, 這是提高孩子大腦功能的要領, 還必須反復、反復、再反復。

要提請大家記住的是, 這一時期裡孩子的腦子是越用越好。 所以, 從這時開始讓他練習鋼琴或小提琴, 不僅非常好, 而且也合理。

這時還應儘量地給孩子玩智力測驗遊戲。 現在外面出了很多名為《幼兒智力測驗》的教材, 請多加利用。 但是, 不能認為進行這樣的訓練是為了提高智力測驗的成績。 要知道, 在這個智慧正在形成的時期裡, 使用這種思考教材,

Advertisiment
可以真正地提高孩子的智力。

若過了六歲再給予這種教材, 孩子的智力幾乎會無所長進, 這是因為大腦的回路在六歲時已經基本形成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