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嬰兒的肢體抖動是抽痙嗎?

小嬰兒大腦的發育雖然優先於其它器官的發育, 但神經細胞上下左右之間的橫向聯繫缺乏, 表現為興奮和抑制過程不完善,尤其是大腦皮層對下級中樞神經的興奮控制協調能力較差, 肌肉緊張度較高, 故正常3個月左右嬰兒下肢常呈屈曲狀, 一旦遇冷、熱、痛等刺激, 肌肉就可出現過度的反射性收縮或抖動, 這常常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但是倘若臨床出現小嬰兒頻繁的肢體抖動, 則屬於異常的興奮狀態, 很可能是疾病所造成的。

出生時重度窒息的嬰兒常常會有抽痙發生, 又稱驚厥。 驚厥與抖動是有區別的。

Advertisiment
驚厥常表現為面部、肢體有不規則、節律不固定的抽動, 伴有兩眼凝視、震顫、甚至出現呼吸暫停, 面色青紫, 可持續幾秒到幾分鐘的時間, 這常常是神經系統疾病所造成的, 必須及時去醫院就診。

綜上所述, 即使對於小嬰兒偶發的肢體抖動, 臨床也應給予足夠的重視。 如果出生時有窒息史, 做家長的應早期給予干預, 例如聽聽音樂, 作全身撫摸, 堅持做嬰兒操及感知覺的訓練。 通過這些干預最大限度地挖掘嬰兒腦功能的潛力, 使嬰兒在各方面能儘快地趕上正常小兒的生長發育的水準。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