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肢體抖動是抽痙嗎】嬰兒肢體抖動護理

養生之道網導讀:

很多新生兒或者幾個月大的寶寶都會出現肢體抖動, 但是, 嬰兒肢體抖動是抽痙嗎?相信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沒有思考過, 以為是正常的症狀。 就讓小編來告訴大家, 嬰兒肢體抖動是抽痙嗎?

Advertisiment

2個月小嬰兒的肢體抖動是抽痙嗎?小嬰兒大腦的發育雖然優先於其它器官的發育, 但神經細胞上下左右之間的橫向聯繫缺乏, 表現為興奮和抑制過程不完善, 尤其是大腦皮層對下級中樞神經的興奮控制協調能力較差。 養生之道網小編總結了一下有關的知識, 願給朋友們帶來幫助。

肌肉緊張度較高, 故正常3個月左右嬰兒下肢常呈屈曲狀, 一旦遇冷、熱、痛等刺激, 肌肉就可出現過度的反射性收縮或抖動, 這常常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但是倘若臨床出現小嬰兒頻繁的肢體抖動, 則屬於異常的興奮狀態, 很可能是疾病所造成的。

出生時重度窒息的嬰兒常常會有抽痙發生,

Advertisiment
又稱驚厥。 驚厥與抖動是有區別的。 驚厥常表現為面部、肢體有不規則、節律不固定的抽動, 伴有兩眼凝視、震顫、甚至出現呼吸暫停, 面色青紫, 可持續幾秒到幾分鐘的時間, 這常常是神經系統疾病所造成的, 必須及時去醫院就診。

綜上所述, 即使對於小嬰兒偶發的肢體抖動, 臨床也應給予足夠的重視。 如果出生時有窒息史, 做家長的應早期給予干預, 例如聽聽音樂, 作全身撫摸, 堅持做嬰兒操及感知覺的訓練。 通過這些干預最大限度地挖掘嬰兒腦功能的潛力, 使嬰兒在各方面能儘快地趕上正常小兒的生長發育的水準。

實際上這是一個新生兒期普遍存在的現象, 在醫學上是一個生理性表現,

Advertisiment
新生兒出現四肢、身體的無意識抖動, 通常被稱作驚跳。

新生兒出現驚跳現象, 主要是因為新生兒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 大腦皮層發育不成熟, 中樞神經細胞興奮性較高、受刺激容易引起興奮, 多數寶寶睡覺時處在淺睡眠的狀態, 遇有聲音、光亮、震動以及改變寶寶的體位元都會使新生兒有驚跳的現象出現。 當寶寶在睡眠時發生這種沒有規律的、全身性的、短暫的不協調的抖動現象時, 家長不必緊張, 不是寶寶受驚嚇了, 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性反應。

新生兒出現驚跳時, 媽媽用手輕輕安撫寶寶身體或雙手, 讓寶寶產生一種安全感, 可以使他安靜下來。 媽媽完全可以放心, 新生兒驚跳對腦的發育沒有影響。

Advertisiment

一般來說隨著寶寶月齡的增長, 神經系統逐漸發育完善, 這種驚跳的現象會逐漸消失, 不需特殊處理。

嬰兒肢體抖動是抽痙嗎?相信通過小編的解答之後, 大家都瞭解了這個問題的回答了。 其實, 嬰兒有很多症狀表現都不是因為疾病導致的, 但是無論如何都是需要家長的悉心照料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