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注意生活細節巧防早產

妊娠34周至37周的“後期早產兒”罹患多種疾病的概率, 遠遠高於滿37周至42周的“足月產兒”。 如何預防早產的發生?這是很多孕媽媽們最關心的問題。 媽媽注意生活細節巧防早產。

感染是早產第一大隱患

妊娠晚期, 准媽媽最擔心的就是早產, 而感染特別是生殖道感染是引發早產的第一因素。 不管呼吸系統、腸道等全身性☆禁☆感染, 還是陰☆禁☆道炎、宮頸炎等生殖道感染, 一旦波及羊膜, 很容易引起胎膜早破, 導致早產。

所以說, 預防早產, 首要是防感染。 准媽媽一要少吃生冷食物、隔夜飯或外出就餐, 避免急性腸胃炎和腹瀉;二要多喝水,

Advertisiment
防感冒;三要穿棉質、寬鬆內衣褲, 一天一換, 每天用溫開水清洗外☆禁☆陰。

雙胎、多胎、胎位不正預防早產

懷雙胞胎、多胞胎的准媽媽, 同樣10月懷胎, 孕育風險更大, 她們都是早產的高危人群。 除了注意休息、避免劇烈活動以外, 這類准媽媽即便沒有什麼不舒服的, 也最好提前到妊娠36周入院。 而一旦出現持續性子宮收縮, 肚子出現密集的緊繃感, 或下腹有下墜感、持續性後背酸痛、陰☆禁☆道出血等問題, 很可能是早產徵兆, 須隨時發現隨時就診。

除了懷雙胞、多胞胎的准媽媽, 胎位不正的媽媽也要當心早產, 建議無不適症狀者妊娠38周入院待產。

不過, 臀位、橫位這兩種胎位不正的媽媽, 如果不存在臍繞頸的問題, 妊娠30周左右可以在醫生指導下試試“膝胸臥位”,

Advertisiment
或許能糾正你的胎位不正。

孕育之路專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