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預防和治療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症

摘要: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在多發生在妊娠的中晚期, 患者通常會覺得皮膚偶發瘙癢、間斷瘙癢、持續性瘙癢。 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易造成胎兒早產、宮內窘迫, 甚至胎死宮內, 孕媽媽若發生皮膚瘙癢就需要警惕了。

2003年是我和沙宏結婚的第三個年頭, 我們打算要個孩子。 懷孕前, 我們制定了一整套科學而周密的“封山育林”大計:我停服了使用多年的避孕藥, 送走了一直陪伴左右的寶貝狗狗, 沙宏則開始戒煙、戒酒、戒桑那, 一有空就往健身房裡跑。 經過半年的準備, 小寶寶終於悄悄降臨——我懷孕了。

懷孕這年我剛好26歲,

Advertisiment
據書上說, 這是孕育寶寶的黃金年齡。 想想也是, 我還年輕, 從小到大又沒犯過什麼大病, 營養、睡眠樣樣跟得上, 肚裡的小傢伙不健康強壯才怪呢。 然而, 這樣的推論沒持續幾天, 就被那排山倒海般的嘔吐給否定了。 儘管懷孕前我已做好了“孕吐”的思想準備, 但沒想到會那麼厲害, 簡直讓人始料不及。 每天清晨醒來, 比意識清醒得更早的反應就是嘔吐。 刷牙的時候嘔, 上班的時候嘔, 午休的時候吐, 下班回家的時候, 都在吐, 吐完了食物吐酸水, 吐完了酸水吐苦水, 胃裡的東西被掏空了一遍又一遍, 整天米水不進是常事, 好不容易打起精神來吃幾口飯, 胃口卻來了個180度大轉彎, 有營養的雞鴨魚肉全不想吃, 只對一罎子酸蘿蔔情有獨鍾。
Advertisiment
沙宏見我如此“虐待”寶寶, 心疼得不得了, 硬押著我去醫院做檢查, 結果我和寶寶一切正常。 醫生說懷孕頭三個月都這樣, 一般對胎兒影響不大, 實在吐得厲害了, 也可以靜脈輸液補充營養, 關鍵是不能亂服藥。

熬過了苦難的90天, 嘔吐終於漸漸消失了, 看著體重表上比原來更為“苗條”的數值, 我暗暗發誓, 一定要把虧欠寶寶的營養給補回來。 於是, 從孕三個月起, 吃便成了我生活中的頭等大事, 各種肉類餐餐不缺, 雞蛋、牛奶、水果、蔬菜, 我是逮著什麼吃什麼, 決不挑食。 然而, 改善伙食後另一個困擾又來了。 一次, 我吃完水果便感覺腸胃不舒服, 接著就開始拉肚子, 廁所跑了五六趟都解決不了問題, 最後只好去醫院。

Advertisiment
醫生的診斷結果是輕微食物中毒, 並叮囑我今後一定要注意洗淨蔬果上的殘留農藥再進食。 回家後, 我細細琢磨醫生的話, 如今食物的營養衛生問題確實令人擔憂, 不是蔬果上殘留農藥, 就是雞鴨豬牛被餵食激素, 各種食物色素、添加劑不消說, 就連菜市場裡的鱔魚, 也很可能是被避孕藥催大的!這些東西吃了怎能讓人放心, 特別對肚子裡的寶寶, 簡直就是無形的傷害。 為此, 我和沙宏商量, 準備回娘家待產。 我的家鄉坐落在洞庭湖畔, 是一個美麗富饒的魚米之鄉, 那裡天藍水碧, 空氣清新, 農產品也沒有污染, 而且還有母親的貼身照顧, 肯定有利於我和寶寶的健康。 於是, 在懷孕的第五個月, 我便向單位請了長假,
Advertisiment
獨自回到娘家。

遠離了城市的喧囂與壓力, 我的心情變得格外舒暢, 再加上母親每天都變著花樣給我做好吃的農家菜, 我的體重急速飆升。 寶寶似乎也很快活, 頻繁地以胎動的方式和我打招呼, 我的肚皮時而這裡鼓一個包, 時而那裡鼓一個包, 有時乾脆就如波浪般的左右來回翻動, 我想, 我的寶寶將來要不是個美麗的小舞蹈家, 就一定是個強壯的小拳擊手。 然而, 到了懷孕的第八個月, 我的身體突然莫名其妙地癢了起來。 開始的時候, 瘙癢還比較輕微, 而且當時正值晚秋時節, 想想皮膚由於乾燥缺水, 引起瘙癢也是正常的, 因此我並沒往心裡去。 可是幾天後, 我身上的瘙癢卻變得越來越嚴重了:原來只是肚周癢,

Advertisiment
後來竟發展到了全身;原來用手抓抓就過去了, 後來居然越抓越癢, 以至皮膚上遍佈抓痕, 癢的感覺一點都沒減輕, 即使擦上潤膚露也沒多大用處。 無奈之下, 我只好去鎮衛生所請教醫生。 醫生說, 我這種症狀在孕婦中很常見, 基本上問題不大, 多半是過敏所致, 於是便為我開了些維生素C和抗過敏的藥。 我連續服了兩天, 瘙癢仍不見好轉, 全身上下還是癢得厲害, 甚至連晚上都睡不好覺, 寶寶似乎也因我的不適受到了影響, 原本有力的胎動也不再那麼頻繁了。 我心裡開始有些隱隱的不安, 果然, 可怕的事情還是來了。 服藥後的第三天, 我起床一照鏡子, 立馬就傻了:我那原本白皙紅潤的臉龐一夜間竟變成了蠟黃色, 脖子、四肢、肚子的皮膚無一倖免, 甚至連眼白也被“染”黃了。我恍惚記得,嚴重肝炎患者會出現一種全身泛黃的症狀,而我如今全身蠟黃,難道被傳染了肝炎?我越想越慌,越慌越怕,特別是一聯想到自己全身那莫名其妙的瘙癢,更覺大事不妙,於是我一點也沒敢耽擱,馬上回了城。

回城的當天,沙宏就陪我去了醫院,醫生向我詢問了病情,然後開單子叫我去驗血。驗血結果的確並不樂觀,我的轉氨酶明顯升高,膽酸濃度更是超出正常指標的四倍。我被診斷為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症,醫生說,這種病最顯著的特點就是膽酸濃度大大超標,而過高的膽酸濃度會直接影響臍帶對胎兒輸送營養的能力,進而極易造成胎兒早產、宮內窘迫,甚至胎死宮內。於是,我立刻被安排住進產科高危病房,開始接受一系列嚴格的監測和治療:注射地塞米松,做B超、胎心監護和臍動脈血流檢測等。醫生告訴我,為儘量減少胎兒宮內發生窘迫和窒息的概率,患膽汁淤積症的孕婦,最好在孕36~37周提前終止妊娠。然而,在孕35周,醫生告訴我們,寶寶的情況有些危急,不能再等了,必須馬上進行剖宮產。

經過將近一個小時的手術,我終於順利誕下一個女孩,或許是早產的緣故吧,她看上去很小很虛弱,體重還不足2500克。醫生說,由於早產兒肺部還沒完全發育成熟,必須借助呼吸器來輔助呼吸,並嚴格避免肺部感染。就這樣,我那可憐的小女兒在初來人世的頭一刻,就被無情地“關”進了新生兒重症監護室。每天,我和沙宏都會站在監護室的玻璃門外默默地陪伴著她,看到她那小小的身軀被各種各樣的儀器和管子包圍著,我們真是心疼極了,我們無數次地祈禱上天,一定要幫她渡過難關。終於,一周後,女兒的情況開始有所好轉,她不但從監護室轉到了特護病房,而且醫生還允許我們進去看她。那是我自分娩以來,第一次如此近距離地端詳我的女兒,她儘管還是那麼小,但紅撲撲的小臉蛋可愛極了,在我眼裡簡直就是最美麗的天使。又過了一個星期,女兒從特護病房轉到了我的床邊,她的身體開始慢慢健壯起來,體重也增加得很快。如今,快半歲的女兒長得聰明健康、活潑可愛,儘管早產經歷讓我承受了不少痛苦與折磨,但也讓我更真切地體驗到了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醫生點評: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症ICP,多發生在妊娠中晚期,其特徵是皮膚瘙癢、黃疸、肝內膽汁淤積,血生化檢查膽汁酸明顯升高,及輕至中度轉氨酶升高,分娩後症狀很快消失。

“癢”常為ICP的首發症狀,多於妊娠28~32周出現。起始時多在臍周,後延及腹部,再發展至四肢。患者可表現為偶發瘙癢、間斷瘙癢、持續性瘙癢無日夜變化,或持續性瘙癢晝輕夜重。瘙癢程度不一,但一般無皮損(可與其他疾病引起的癢症相鑒別)。產後症狀消退迅速(一般分娩兩日內即可消失),再次妊娠時可能復發。由於ICP是由膽汁淤積,膽鹽刺激感覺神經末梢引起,故抗過敏藥治療無效。另一方面,膽汁酸排出減少,瀦留肝內,影響膽紅素外排,導致血中含量升高,引起黃疸。黃疸常發生在出現瘙癢後的數日至數周內,程度一般較輕,有時僅表現為鞏膜輕度黃染,可伴食欲不振、噁心、乏力,還可出現脂肪痢,多數患者因高膽紅素血症導致尿色變深。黃疸一般在分娩後兩周消失,再次妊娠時,可能再度出現,且持續時間不斷延長。

為確診ICP,必須通過以下相關的實驗室檢查。

1.血清膽汁酸:患者血清膽汁酸較正常增加10~100倍,並隨病情進展呈上升趨勢,是診斷ICP最敏感的指標。

2.丙氨酸轉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轉氨酶AST:多數患者ALT、AST輕度升高(較正常值高約2~10倍)。如較正常值高十倍以上,需考慮其他肝臟疾病的可能。

3.膽紅素:血清總膽紅素和直接膽紅素升高,直接膽紅素/總膽紅素大於0.35,是膽汁淤積的重要特徵之一。

4.腎功能檢查:近來學者發現,ICP孕婦腎小球及腎小管的生化功能檢測可出現異常。

對於孕婦,ICP的後果絕不是“癢了,撓撓”這麼簡單,它的主要危險在於使產後出血的概率增大。這是由於ICP使孕婦體內膽鹽分泌不足,維生素K吸收減少,肝臟合成凝血因數量減少,加上肝功能異常、肝細胞損害,影響凝血因數合成,使止血功能下降所致。

對於胎兒來講,受到的威脅可能比孕母更多、更兇險。首先,ICP患者體內的高膽汁酸可誘發宮縮,使胎盤一氧化氮合成減少,及子宮平滑肌敏感性增加,導致早產發生。其次,是容易引起胎兒宮內窘迫,原因可能是高膽汁酸、膽紅素通過胎盤進入胎兒,使胎兒受累,也可能是胎兒促紅細胞生成素低下,引起缺氧,甚至胎死宮內。即使胎兒出生,出現新生兒窒息、出生低體重兒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

治療ICP包括採取護肝措施及對症處理,以降低膽汁酸水準。常用的治療藥物有:

①地塞米松:可緩解瘙癢症狀,促使胎兒肺成熟,避免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且對母嬰無不良反應,是治療ICP的首選。

②熊去氧膽酸:可明顯改善瘙癢症狀及肝功能指標,避免死胎、死產的發生。

③S-腺苷-L-蛋氨酸:近年來國外對此研究較多,該藥與熊去氧膽酸合用效果最佳,可顯著減輕瘙癢,降低膽汁酸、轉氨酶、結合膽紅素等異常生化指標。

④中西醫結合:國內採用清熱解毒、祛濕利膽中藥,配以能量合劑等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取得了較好的療效。此外,嚴密監測產程,及時終止妊娠也很重要。對已過孕37周的孕婦應主動干預,儘早終止妊娠,原則上不超過40孕周;對孕齡已過35周,但病情仍未得到控制的,需及時終止妊娠,以免胎死宮內。當出現胎兒宮內窘迫時,陰☆禁☆道分娩有加重窘迫和增加新生兒顱內出血的危險,應採用剖宮產為宜。

如何預防ICP?控制飲食中的膽固醇含量很重要(體內可以轉變成膽酸和雌激素的來源減少,血液中膽酸濃度自然就降低了)。建議少吃諸如動物內臟、豬油、鴨油、雞油、蛋黃、螺、貝、章魚等食物;每日定量攝入蛋白、瘦肉,多吃新鮮蔬菜、水果等;禁止暴飲、暴食;傍晚飯後慢步行走,充分休息,保持心情愉快;孕晚期左側臥位休息;適當增加微量元素的攝入。當然,正規的定期產前檢查一定不能少。

甚至連眼白也被“染”黃了。我恍惚記得,嚴重肝炎患者會出現一種全身泛黃的症狀,而我如今全身蠟黃,難道被傳染了肝炎?我越想越慌,越慌越怕,特別是一聯想到自己全身那莫名其妙的瘙癢,更覺大事不妙,於是我一點也沒敢耽擱,馬上回了城。

回城的當天,沙宏就陪我去了醫院,醫生向我詢問了病情,然後開單子叫我去驗血。驗血結果的確並不樂觀,我的轉氨酶明顯升高,膽酸濃度更是超出正常指標的四倍。我被診斷為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症,醫生說,這種病最顯著的特點就是膽酸濃度大大超標,而過高的膽酸濃度會直接影響臍帶對胎兒輸送營養的能力,進而極易造成胎兒早產、宮內窘迫,甚至胎死宮內。於是,我立刻被安排住進產科高危病房,開始接受一系列嚴格的監測和治療:注射地塞米松,做B超、胎心監護和臍動脈血流檢測等。醫生告訴我,為儘量減少胎兒宮內發生窘迫和窒息的概率,患膽汁淤積症的孕婦,最好在孕36~37周提前終止妊娠。然而,在孕35周,醫生告訴我們,寶寶的情況有些危急,不能再等了,必須馬上進行剖宮產。

經過將近一個小時的手術,我終於順利誕下一個女孩,或許是早產的緣故吧,她看上去很小很虛弱,體重還不足2500克。醫生說,由於早產兒肺部還沒完全發育成熟,必須借助呼吸器來輔助呼吸,並嚴格避免肺部感染。就這樣,我那可憐的小女兒在初來人世的頭一刻,就被無情地“關”進了新生兒重症監護室。每天,我和沙宏都會站在監護室的玻璃門外默默地陪伴著她,看到她那小小的身軀被各種各樣的儀器和管子包圍著,我們真是心疼極了,我們無數次地祈禱上天,一定要幫她渡過難關。終於,一周後,女兒的情況開始有所好轉,她不但從監護室轉到了特護病房,而且醫生還允許我們進去看她。那是我自分娩以來,第一次如此近距離地端詳我的女兒,她儘管還是那麼小,但紅撲撲的小臉蛋可愛極了,在我眼裡簡直就是最美麗的天使。又過了一個星期,女兒從特護病房轉到了我的床邊,她的身體開始慢慢健壯起來,體重也增加得很快。如今,快半歲的女兒長得聰明健康、活潑可愛,儘管早產經歷讓我承受了不少痛苦與折磨,但也讓我更真切地體驗到了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醫生點評: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症ICP,多發生在妊娠中晚期,其特徵是皮膚瘙癢、黃疸、肝內膽汁淤積,血生化檢查膽汁酸明顯升高,及輕至中度轉氨酶升高,分娩後症狀很快消失。

“癢”常為ICP的首發症狀,多於妊娠28~32周出現。起始時多在臍周,後延及腹部,再發展至四肢。患者可表現為偶發瘙癢、間斷瘙癢、持續性瘙癢無日夜變化,或持續性瘙癢晝輕夜重。瘙癢程度不一,但一般無皮損(可與其他疾病引起的癢症相鑒別)。產後症狀消退迅速(一般分娩兩日內即可消失),再次妊娠時可能復發。由於ICP是由膽汁淤積,膽鹽刺激感覺神經末梢引起,故抗過敏藥治療無效。另一方面,膽汁酸排出減少,瀦留肝內,影響膽紅素外排,導致血中含量升高,引起黃疸。黃疸常發生在出現瘙癢後的數日至數周內,程度一般較輕,有時僅表現為鞏膜輕度黃染,可伴食欲不振、噁心、乏力,還可出現脂肪痢,多數患者因高膽紅素血症導致尿色變深。黃疸一般在分娩後兩周消失,再次妊娠時,可能再度出現,且持續時間不斷延長。

為確診ICP,必須通過以下相關的實驗室檢查。

1.血清膽汁酸:患者血清膽汁酸較正常增加10~100倍,並隨病情進展呈上升趨勢,是診斷ICP最敏感的指標。

2.丙氨酸轉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轉氨酶AST:多數患者ALT、AST輕度升高(較正常值高約2~10倍)。如較正常值高十倍以上,需考慮其他肝臟疾病的可能。

3.膽紅素:血清總膽紅素和直接膽紅素升高,直接膽紅素/總膽紅素大於0.35,是膽汁淤積的重要特徵之一。

4.腎功能檢查:近來學者發現,ICP孕婦腎小球及腎小管的生化功能檢測可出現異常。

對於孕婦,ICP的後果絕不是“癢了,撓撓”這麼簡單,它的主要危險在於使產後出血的概率增大。這是由於ICP使孕婦體內膽鹽分泌不足,維生素K吸收減少,肝臟合成凝血因數量減少,加上肝功能異常、肝細胞損害,影響凝血因數合成,使止血功能下降所致。

對於胎兒來講,受到的威脅可能比孕母更多、更兇險。首先,ICP患者體內的高膽汁酸可誘發宮縮,使胎盤一氧化氮合成減少,及子宮平滑肌敏感性增加,導致早產發生。其次,是容易引起胎兒宮內窘迫,原因可能是高膽汁酸、膽紅素通過胎盤進入胎兒,使胎兒受累,也可能是胎兒促紅細胞生成素低下,引起缺氧,甚至胎死宮內。即使胎兒出生,出現新生兒窒息、出生低體重兒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

治療ICP包括採取護肝措施及對症處理,以降低膽汁酸水準。常用的治療藥物有:

①地塞米松:可緩解瘙癢症狀,促使胎兒肺成熟,避免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且對母嬰無不良反應,是治療ICP的首選。

②熊去氧膽酸:可明顯改善瘙癢症狀及肝功能指標,避免死胎、死產的發生。

③S-腺苷-L-蛋氨酸:近年來國外對此研究較多,該藥與熊去氧膽酸合用效果最佳,可顯著減輕瘙癢,降低膽汁酸、轉氨酶、結合膽紅素等異常生化指標。

④中西醫結合:國內採用清熱解毒、祛濕利膽中藥,配以能量合劑等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取得了較好的療效。此外,嚴密監測產程,及時終止妊娠也很重要。對已過孕37周的孕婦應主動干預,儘早終止妊娠,原則上不超過40孕周;對孕齡已過35周,但病情仍未得到控制的,需及時終止妊娠,以免胎死宮內。當出現胎兒宮內窘迫時,陰☆禁☆道分娩有加重窘迫和增加新生兒顱內出血的危險,應採用剖宮產為宜。

如何預防ICP?控制飲食中的膽固醇含量很重要(體內可以轉變成膽酸和雌激素的來源減少,血液中膽酸濃度自然就降低了)。建議少吃諸如動物內臟、豬油、鴨油、雞油、蛋黃、螺、貝、章魚等食物;每日定量攝入蛋白、瘦肉,多吃新鮮蔬菜、水果等;禁止暴飲、暴食;傍晚飯後慢步行走,充分休息,保持心情愉快;孕晚期左側臥位休息;適當增加微量元素的攝入。當然,正規的定期產前檢查一定不能少。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