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讓孩子感受到以表演方式讀書的樂趣

1、選擇合適的表演作品

不是所有的兒童故事都適合表演, 如果沒有鮮明突出的主角形象和較強的動作性, 就不便於孩子發揮, 表演的效果也會變得不夠理想。 另外, 選擇用於表演的故事最好是孩子熟悉和喜歡的, 這樣孩子才會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一般說來, 人物少、故事點集中、內容簡單的故事比較適合閱讀時表演, 如《老鼠嫁女》、《烏鴉與狐狸》、《小兔子乖乖>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2、儘量讓麓子參與創作“劇本”

所謂創作“劇本”, 實際上是家長引導孩子對故事進行再創作的一個過程。 家長若能把握好這個過程,

Advertisiment
就能夠充分調動孩子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像表演《小紅帽》的時候, 家長可以問孩子:“這個故事裡有幾個角色?”-誰先出場呢?是小紅帽還是大灰狼?”以此來鍛煉孩子的思考和總結歸納能力。 而孩子通常也都會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來進行加工, 有時還會加入自己的小創造。

3、和孩子一起投入到表演中

為了取得最好的閱讀效果, 家長一定不能過於拘束, 總是“放不開”, 不好意思和孩子一起做動作、表情。 其實無論家長做什麼樣的動作和手勢, 孩子都會覺得很有趣味性, 也會主動去模仿, 所以, 家長不妨表現得誇張一些, 充滿激情地投入到表演中, 這樣才能讓孩子受到故事情節與氣氛的感染.同時也能在表演的過程中對故事本身產生更多、更新的理解。

Advertisiment

4、讓孩子成為表演的主體

以表演的方式讀書, 主體當然是孩子而不是家長。 所以家長一定不要事事親力親為, 規定孩子應該演什麼角色, 應該怎麼去演, 而這些本應由孩子自己定奪。 當然, 由於孩子本身的認知水準、表演能力都很有限, 有時想法會顯得非常幼稚, 家長不妨以討論、協商的方式給孩子—-些有益的引導, 啟發孩子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這樣也有助於增強他的自信心。

需要指出的是, 孩子如果能夠在表演中加人一些自己的想法, 那是最值得家長鼓勵的。 此時家長千萬不要吝惜自己的讚美, 應當適時說聲:“孩子, 你太聰明了!”家長的誇讚不僅滿足了孩子表演和閱讀的成就感,

Advertisiment
同時也增強了孩子的組織能力、表達能力、自信心等, 能夠進一步激發孩子讀書的欲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