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早教>正文

如何讓孩子從消極的情緒中走出來

人之所以會有消極的情緒, 往往是因為不能正確的認識自己或者不能以一個良好的心態看待自己的不足;要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哪一個人是完美無缺的, 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 讓孩子意識到這些, 並幫助孩子彌補或克服自己的短處, 相信孩子一定能從消極的情緒中走出來的。

一、 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是很常用的一種方法, 不去想不去看, 如果發現孩子因為自己的缺點而陷入少說話或者不願與人交流, 家長可以主動與孩子談心, 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或者讓孩子做一些自己擅長的事情。

Advertisiment
並告訴他, 其實你很優秀;這個世界上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是完美無缺的, 總會有各種各樣的缺點。

二、 讓孩子學會欣賞自己:告訴孩子, 通過暗示自己“我能行”、“我真行”、“天生我才必有用”自己給孩子鼓掌加油, 來撞擊出生命的火花, 保持奮發向上的勁頭。 當然這不是孤芳自賞, 也不是夜郎自大, 更不是自以為是和盲目樂觀, 而是激勵自己奮鬥進取的一種心理素質, 是戰勝自己、告別自卑、擺脫煩惱的一種樂觀情緒。

三、 讓孩子學會品嘗成功的滋味:經常有意識地安排一些比較簡單的事情讓孩子去做, 等孩子做完之後, 並給予及時的獎勵與讚美, 那麼, 孩子的自信心就自然容易建立起來了。 而且在與同學交際中和平時的學習中,

Advertisiment
都會積極起來, 慢慢的獲得更大的成功, 孩子將會一步一步從自卑的陰影中走出來。

四、 以鼓勵代替責備: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 更需要父母的安慰和鼓勵。 而現實中我們看到的往往是父母責備多於鼓勵, 這不免讓已經傷心自卑之極的孩子又一次收到了打擊, 這樣孩子的自卑心理就會更加嚴重。 聰明的父母在這時會及時鼓勵孩子, 幫助孩子分析失敗的原因, 總結經驗教訓, 鼓勵孩子再一次站起來。 這樣孩子的內心, 不再是一種自卑的狀態, 而是充滿信心, 鼓足了勇氣。

總結:心理學家告訴我們, 自卑是一種消極的自我評價或自我意識。 其主要表現為對自己的能力、學識、品質等評價過低;心裡承受能力低,

Advertisiment
經不起較強的刺激, 不願意參與競爭, 聽之任之。 這個時候, 家長要鼓勵孩子, 説明孩子客觀的認識自己, 讓孩子知道其實自己並沒有他想的那樣那麼差, 甚至在有些方面還比別人要優秀, 這樣就會讓孩子一步一步從消極的情緒中走出來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