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讓孩子安全地出麻疹

麻疹, 是兒科常見的傳染病, 歷史上曾經猖獗流行, 因此, 在解放前被稱為兒科四大要證——痧、痘、驚、疳(即麻疹、天花, 驚風、疳證)之一。

麻疹有它的發病規律, 典型的經過是:開始時發熱, 鼻塞, 流鼻涕, 打噴嚏, 眼紅流淚, 咳嗽。 以後發熱越來越高, 到第2~3天, 口腔內頰粘膜上常會出現小的白色斑點, 周圍有紅暈。 再過1~2天, 就開始出疹, 起初出現於耳後、頸部, 然後到面部、軀幹、四肢, 約3~4天疹點出齊。 以後疹點就開始隱退, 症狀消失, 患兒逐步恢復。 , 整個病程約10-14天。 “麻疹患兒只要注意護理, 大部分可順利度過出疹期, 得到痊癒。 如果護理、治療不當,

Advertisiment
或患兒體質虛弱, 也可能患肺炎、喉炎、腦炎等併發症。 近年來, 由於普遍推行預防接種, 麻疹發病已大為減少, 即使發病病程也縮短, 病情減輕。

麻疹患兒以出疹順利為佳。 有些食品就具有透疹解毒作用, 如紅莧菜、紅蘿蔔、鮮竹筍、蘑菇、蔥頭、鯽魚、鮮蝦、甜酒釀(隔水墩溫吃)等, 可多食。 胡荽(香菜)是透疹良藥, 煎湯內服及外用薰洗均可。 外用方法:胡荽200克, 將水燒開後放入煮約5分鐘, 將藥液傾入盆中。 先薰後洗患兒。 如果在藥中加入蔥白100克, 或白酒50克, 則透疹效果更好。

要注意麻疹患兒的衛生。 有些地方有麻疹患兒不能洗臉的習俗, 這是不對的。 宜多飲開水, 給清淡、易消化而富於營養的流質、半流質, 如豆漿、藕粉、赤豆或綠豆粥、菜湯、豆腐等。

Advertisiment
忌食生冷、酸澀及油膩食物。 麻疹咳嗽有痰, 可用鮮蘿蔔或白蘿蔔子煎湯服;口幹、咳嗽、音啞, 可吃些甘蔗、荸薺汁, 或蘆根煎湯代茶飲;發熱高者, 可服用銀翹解毒片或清疹散;如有抽風徵兆, 可按感冒夾驚的原則處理。 總之只要恰當地治療護理, 孩子都是會安全地出疹, 並很快恢復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