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給寶寶進行早期的認知教育?

所謂的認知教育, 指的就是要提高寶寶的認知能力。 寶寶早期對環境的適應力和認識能力是將來智力的由來。 寶寶早期的認知能力是建立在運動與感知的基礎上, 是寶寶在探索的活動中漸漸發展起來的。 通過這樣的認識感知, 寶寶就可以獲得對外界的認識, 這是寶寶認知過程中相當重要的部分。

如何給寶寶進行早期的認知教育?

感知覺的發展是從小兒出生後開始, 並在生後的頭幾年內發展迅速, 絕大部分的基本感知覺能力在嬰兒期即已完成, 這對小兒早期的認知能力的發展非常重要。

Advertisiment
在基本感知覺中視感知和聽感知的發展和訓練尤其重要。

1個月的嬰兒可注視人臉或鮮豔的玩具, 2個月目光能跟隨移動的物體90度, 3-4個月目光能追尋活動的物體或人180度, 6個月可以跟隨落地的物體, 8-9個月能看到小物體。 新生兒24小時後即對刺激聲有反應, 2周時可集中聽力, 3個月會辨別聲音的方向, 頭轉向有聲音的方向;4個月時聽到悅耳聲音會微笑, 6個月能區別父或母的聲音, 12個月能聽懂自己的名字。 早期測定小兒聽力可及早發現聽力異常的小兒。

知覺是人對事物各種屬性的綜合反映, 與視、聽、觸覺密切相關。 知覺包括時間知覺、空間知覺、顏色知覺。 其中空間知覺又分形狀、大小、深度、方位。 5-6個月小兒出現了手眼協調運動。

Advertisiment
18-24個月開始初步有了時間知覺, 如天黑了要睡覺, 天亮了要起床等。

總而言之, 爸爸媽媽們應該給未滿半歲的嬰兒寶寶進行多一點的聽覺, 視覺以及觸覺刺激。 對與寶寶說話, 多撫摸寶寶, 讓寶寶追視人臉或移動的玩具, 尋找聲音。 而至於6個月到一周歲的寶寶, 則應該在運動訓練與感知覺基礎上加強寶寶對人類語言的理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