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看懂兒童的血常規化驗單

很多家長在帶孩子看病時, 醫生一般都會讓孩子查一下血常規。 面對血常規化驗單上的一堆資料, 您應該看出些什麼呢?

專家說, 血常規能反映孩子的機體狀態。

當孩子出現感冒、發熱、沒有精神、咳嗽等狀況時, 血常規可以看出身體是否遭遇了感染, 還能初步判斷感染是由病毒引起的還是細菌引起的。

血常規能反映出機體的造血狀態, 看出孩子的營養狀況, 還能體現出其他疾病, 如是否存在貧血或凝血功能問題等。

血常規中有各種細胞值, 這些細胞值說明了什麼呢?

白細胞包括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鹼性粒細胞、淋巴細胞,

Advertisiment
不同類型白細胞的數量發生變化, 可以判斷身體是否有感染發生, 然後再根據白細胞分類來判斷是什麼感染。

1.白細胞總數高於正常, 而且中性粒細胞也高於正常, 說明孩子患上的是細菌感染。

2.白細胞正常或降低, 而淋巴細胞升高, 說明孩子患上的是病毒感染。

3.淋巴細胞數量增多, 而且單核細胞數量也增多, 說明孩子是受到病毒感染。

4.嗜酸性粒細胞過多可能患有過敏性疾病, 如支氣管哮喘、蕁麻疹、濕疹、寄生蟲病等。

5.嗜鹼性粒細胞過多可能患有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骨髓增殖疾病。

6.血紅蛋白減少, 說明孩子可能患有貧血, 而血小板減少, 說明孩子可能患有血小板減少症。

一般而言,

Advertisiment
我們只要掌握白細胞計數、中性粒細胞和淋巴細胞分類就可以了, 實際情況還得以醫生具體診斷為准。

在給孩子采血時要注意以下事項:

1.發熱24小時後得到的數值才有價值。

當孩子出現發熱時, 家長都會馬上帶孩子到醫院進行化驗。 其實, 剛發病時的化驗結果難以作為參考標準。 因為, 發熱一段時間後白細胞才會出現增高, 最好在發熱24小時後進行化驗, 所得的數值比較有參考價值。

2.采血前避免劇烈運動。

對於孩子來說, 采血並非易事, 家長應讓孩子在采血前避免劇烈運動, 最好處於靜止狀態。 同時, 為了保證末梢的血液迴圈比較通暢, 在天氣寒冷時要注意保暖。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