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好爸媽勝過好老師 因材施教 (二)

天生氣質不同的孩子, 對事物的反應模式不同, 爸媽自然也應該採取不同的方式與孩子互動, 才能因應孩子的個別需要, 給孩子最適當的協助。

Advertisiment

對新事物的反應

☆ 對新事物抱持趨近態度的孩子, 好奇心強, 樂於接觸新鮮的人事物, 適應性不錯。 不過由於來者不拒, 較容易忽略新事物的危險性, 爸媽必須提醒孩子有所警覺。

☆ 對新事物抱持退縮態度的孩子, 容易膽怯, 害怕不確定的情況。 爸媽不要太心急, 一直催促孩子勇往直前;最好在孩子要接觸新事物前, 先為他做好心理準備, 給他多一些調適的時間, 並且表達鼓勵與支持, 幫他慢慢克服恐懼, 建立自信心。

適應力

☆ 適應力強的孩子, 面臨改變時能很快適應, 在各種狀況下都能怡然自得, 這是好現象, 不過爸媽仍要多留意孩子的需要, 適時給予協助。

☆ 適應力差的孩子, 在面對新環境時需要較長的適應期,

Advertisiment
爸媽必須能夠諒解;試著調整自己的期待, 別太心急, 要多給孩子一些時間。 當孩子已經努力在適應了, 要給予肯定與支持。 當然, 如果可能, 在改變前先作預告, 將可幫孩子早些適應。

敏感度

☆ 敏感度高的孩子, 很容易受刺激, 動不動就反應激烈, 讓爸媽很緊張。 爸媽可以試著幫孩子去除沒有必要的刺激, 減少孩子太過激動的機會, 不過最重要的是自己要夠冷靜, 可別跟著孩子激動, 高估了刺激的強度。 另外, 也要幫孩子認識這個自我特質, 隨時提醒自己冷靜客觀地判斷事物。

☆ 敏感度低的孩子, 對內在、外在的刺激反應不多, 所以容易被爸媽忽略。 爸媽要主動去觀察孩子的狀況, 適時給予必要的協助, 別因為孩子老是輕描淡寫的反應而太過放心,

Advertisiment
認為孩子一點問題都沒有。

情緒表現

☆ 正向情緒本質的孩子, 個性樂觀開朗, 對人事物友善親近, 這一點爸媽應該多加稱讚。 但爸媽必須提醒孩子保持適度的警覺心, 以免因過度樂觀而忽略了事物潛在的危險性。

☆ 負向情緒本質的孩子, 動不動就難過、發脾氣, 常讓爸媽頗為挫折。 爸媽無須太過自責, 認為是自己沒做好才讓孩子不舒服、不高興, 讓孩子的反應影響自己的心情。 引導孩子放寬心胸、樂觀看事, 對孩子才更有幫助。

情緒反應強度

☆ 反應強度高的孩子, 容易大喜大怒, 常令爸媽緊張不已, 也往往高估了刺激的影響力。 爸媽必須抱持冷靜的態度, 客觀評估, 瞭解孩子真正的需要, 以作適當地回應。

Advertisiment
如果孩子大吵大鬧, 別因怕吵而輕易妥協, 否則容易寵壞孩子。

☆ 反應強度低的孩子, 常會被爸媽忽略。 表面上似乎很乖很好帶, 但爸媽往往低估了孩子的需求。 別因為孩子好像不怎麼堅持, 就不太在意;當這樣的孩子提出要求或抱怨時, 爸媽更要認真回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