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好爸媽勝過好老師 因材施教 (一)

孩子的天生氣質各有不同, 有的好靜, 有的好動, 有的乖巧聽話, 有的叛逆不馴, 但無論是什麼樣的性格, 只要爸媽引導得宜, 都能朝正面的方向發展。 因材施教, 可不是老師的專有名詞, 爸媽的責任更是重大呢!

Advertisiment

規律性

☆ 規律性高的孩子, 從嬰兒時期起就能吃好睡, 作息都有一定的時間, 對爸媽而言, 是較為好帶的類型。 不過, 雖然生活規律是好事, 但相對的也較無法適應臨時的改變, 所以當計畫有變更時, 可得及早讓他知道, 好有多些應變的時間。

☆ 規律性低的孩子, 從小就是讓爸媽黑眼圈的磨人寶寶, 但從另一個角度看, 對不固定的情況會比較容易適應。 爸媽必須接受孩子這種不規律的天性, 如果孩子常常不餓、不困, 可試著慢慢調整, 不要一下子要求太多。

活動力

☆ 活動力強的孩子, 坐不住, 喜歡跑跑跳跳, 爸媽應該常帶孩子出外走走, 附近公園也好,

Advertisiment
郊外也行, 給孩子多一點發洩體力的機會。 孩子行事或許較為莽撞, 爸媽要多諒解, 可別常常責駡他。 隨著孩子年紀漸長, 必須要求孩子約束自己的行為, 尤其是會對別人造成困擾的行為。

☆ 活動力低的孩子, 動作較慢, 常會令爸媽急得跳腳。 針對這樣的孩子, 在不影響其他人的情況下, 爸媽應該多給孩子一些時間, 讓孩子好好完成該做的事, 別老是因孩子動作慢而罵他。 另外, 也要多鼓勵孩子從事較為動態的活動。

堅持度

☆ 堅持度高的孩子, 只要打定主意做一件事, 就會有始有終, 比較不需要爸媽一直盯著。 不過有時太過固執, 堅持在不該堅持的地方, 也會造成爸媽的困擾。 對於孩子不合理的堅持, 爸媽要慢慢修正孩子這種習慣。

Advertisiment
另外, 別忘了常常告訴孩子, 有些事情不一定非照原定計劃不可, 應該擇善固執才對喔!

☆ 堅持度低的孩子, 毅力不足, 太容易被其他事情分散注意力, 常需要爸媽再三提醒。 既然孩子無法長時間持續一件活動, 爸媽可以將要做的事分割成好幾個小單元, 讓孩子分次完成, 孩子不但比較願意做, 做完也會很有成就感。 當然, 最重要的是培養孩子把事情做完的堅持力, 可別太挑剔他的速度喔!

注意力分散度

☆ 注意力分散度高的孩子, 容易受外界事物吸引而分心, 致使原來從事的活動停頓, 也因此常無法順利將一件事從頭到尾做完, 或者需要花比別人長的時間。 爸媽可以試著幫孩子減少刺激, 例如, 孩子在看書時,

Advertisiment
儘量不要在他身邊走來走去, 或者讓他聽到說話或電視的聲音。 當然, 生活中刺激不可免, 爸媽得常常提醒孩子要專心, 而且當孩子專心完成一件事時, 也要給予真心的讚美喔!

☆ 注意力分散度低的孩子, 容易專注於正在從事的活動中。 做事認真專心固然不錯, 然而對外界的刺激常常渾然不覺, 也容易被誤解為不聽話或不理人。 爸媽要多體諒這樣的孩子, 儘量別在他專心做事時打斷他, 交代事情時要確定孩子聽見了, 當然多提醒幾次更好。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