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是個“慢郎中”爸媽乾著急

Q:我的孩子還算活潑乖巧, 只是有個不大不小的問題──他做事節奏略慢, 看來總是老神在在的樣子, 大人叫他他好像都沒聽見,

Advertisiment
仍然自顧自的做自己的事。 我很少看見像他這樣的孩子, 而我自己的性子比較急躁, 常常會忍不住動氣。 該怎麼辦才好呢?
A: 您說您性子急躁, 很少看見性子像他這樣的孩子, 可見您也注意到每個人個性的差距了。 有時即使是同一個媽媽生的孩子, 個性也相去甚遠, 有的是急驚風、有的是慢郎中。 其實從五○年代開始, 就有科學家開始著手研究這個因天生氣質造成的個性差異了, 他們發現只有百分之四十的孩子是一般大人所認為的“正常”, 而且“很好教養”, 另外有許多孩子都可能因情緒、反應等各方面的特質表現得較極端, 而被大人視為“難養”, “節奏慢”也是其中之一。 做為父母, 首先應瞭解孩子先天氣質上的取向, 才好因材施教。
Advertisiment

您的孩子常自顧自的在做事, 大人喚他也不理, 仔細想一想, 他當時是不是非常專注, 以至於忽略了旁邊其他的聲音呢?有些慢條斯理、做事專注的人, 一旦投入在一件事上, 可是天皇老子也不理的, 這種脾氣雖然有時蠻討厭的, 但“專注”卻是一項非常可貴的特色, 對工作、學習的深入與持久都有幫助。

親子之間個性的配合, 常常也是非常有趣的, 個性急的家長碰到慢郎中的孩子, 往往巴不得自己迅速幫他把事做好, 不過這樣一來, 孩子也許會因常被半途插手或打岔, 而有些焦慮且較沒有自信, 因此父母最好尊重孩子的步調, 尤其是雙方個性相去甚遠時, 更要心裡有個底, 以避免不必要的干涉或衝突。

年齡尚小的孩子,

Advertisiment
由於自我中心, 有時也是不搭理人的, 如果您習慣用吆喝的方式, 不但費力, 而且日久恐怕就更沒有效果了。 有事找孩子時, 除了叫喚之外, 不妨試試用肢體語言, 如拍拍他的肩或牽牽他的手, 說不定會更有用呢!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