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夏日去痱小妙招 媽媽少操心

兒童新陳代謝率高, 容易出汗。 盛夏酷暑, 氣溫升高, 加上衣著不當、運動量大和哭鬧等原因, 汗液分泌增多, 如果護理不當很容易生痱子。 那麼白紅痱子膿痱子的表現症狀又是怎樣的呢?

兒童的痱子表現與成人有所不同, 變化較大。 新生兒或嬰兒生的痱子多為細小透明的小水泡, 顏色發白, 分佈密集, 俗稱白痱子。 多發生于孩子突然出大汗、穿戴過多、強烈日光曝曬或服用退熱藥以後。 白痱子一般不痛不癢, 無明顯不適, 1-2天后可自行吸收, 留下少許白色糠狀鱗屑。 一般不需特殊處理。

大一些的孩子, 痱子表現與成人相似,

Advertisiment
表現為皮膚表面紅色小丘疹或丘皰疹, 常突然出現並迅速增多。 有的融合成片, 以臉、頸、胸及皮膚皺折處為多, 伴有明顯瘙癢感和灼熱感, 汗液浸濕後可有刺痛。 孩子因此煩躁不安, 睡眠時驚哭, 亂抓亂撓。 這種類型的痱子最為多見, 俗稱紅痱子。

對此, 應注意保持皮膚清潔, 每日數次用溫水洗澡, 洗澡後將身體擦乾, 局部搽痱子水等搽劑。 此等藥水對皮膚略有刺激, 搽後可有暫時疼痛, 孩子因此會哭鬧, 但很快就會消失。 為防止過敏, 這些搽劑不宜隨便使用或頻繁更換。 使用新牌號的搽劑, 應先在局部試驗一下, 證實沒有過敏反應再用。

痱子繼發細菌感染, 紅色丘疹頂端出現黃色膿頭, 即為膿痱子。 如處理不及時,

Advertisiment
感染範圍擴大, 可形成皮膚癤腫, 伴有發熱、局部疼痛等症狀。 此時, 除了注意保持孩子皮膚清潔外, 應給予抗感染治療。 癤腫早期不宜擠壓, 尤其是頭面部血管豐富, 與顱內交通, 癤腫受到擠壓, 細菌極可能趁機進入顱內, 造成危險的顱內感染。 癤腫局部可用硫磺魚石脂軟膏外敷。 待癤腫成熟後, 採取切開手術, 將膿液引流出來。

兒童新陳代謝率高, 容易出汗。 盛夏酷暑, 氣溫升高, 加上衣著不當、運動量大和哭鬧等原因, 汗液分泌增多, 如果護理不當很容易生痱子。 那麼白紅痱子膿痱子的表現症狀又是怎樣的呢?

下面介紹幾則治療痱子的簡易方:

一、金銀花6克, 用開水浸泡約1小時許即可, 以棉簽或紗布蘸金銀花浸泡液輕抹患處,

Advertisiment
每天三次。

二、敗醬草9克, 把藥放入沙鍋中, 加水約500毫升, 先用武火煎開再用文火煎5分鐘即可, 以棉簽或紗布蘸敗醬草煎出液輕抹患處。 每天兩次, 第二次抹洗液時仍可由前一份敗醬草煎取。

三、鮮冬瓜適量, 去皮切片, 外擦患處, 每天三次。

四、苦參10克、馬齒莧10克, 加水約250毫升, 煎開後再用文火煎15分鐘即可, 放涼後清洗患處, 每次5分鐘, 早晚各一次。

五、綠豆30克、紅棗10枚、冬瓜30克, 冰糖少許, 把前述配料(除冰糖外)一同放入沙鍋中煎至爛熟, 再加適量冰糖調和, 每日一劑, 連服一周。

主要護理方法

1. 注意室內空氣流通, 以使室內溫度涼爽;

2. 勤換洗衣物:衣服要寬大、乾燥, 避免穿化纖內衣;

3. 炎熱時保證每日用溫水洗浴2~3次, 以保持皮膚清潔, 浴後擦上痱子粉。

Advertisiment
孩子從外邊回來後不要用冷水洗浴, 因為經冷水一澆, 原先張開的汗孔會突然閉塞、汗液瀦留, 極易引發痱子或加重病情;

4. 應給孩子多喝綠豆湯、金銀花水, 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及濃茶、咖啡。 孩子生了痱子, 切忌塗抹軟膏或油類製劑;

5. 不要用手擠弄、搔抓患處;

6. 避免強烈日光照射;

7. 一旦出現大面積痱毒, 應及時到醫院治療。

在夏季, 要預防痱子和痱毒的發生, 關鍵是要保持皮膚清潔乾燥, 勤用溫水洗澡, 不要用冷水。 溫水不會刺激汗腺, 不引起血管收縮, 洗後容易乾爽。 在炎熱時, 不要讓孩子赤裸, 皮膚沒有衣服的保護, 更容易生痱子並發生感染。 孩子夏季的衣服要寬大, 室內要通風, 多喝水, 特別是綠豆湯、紅豆湯等。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