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坐月子五大原則需謹記

坐月子是協助產婦順利度過人生轉折, 因為嬰兒產出讓身體、生活有所改變, 從人妻到人母、從外人到家人, 坐月子的儀式促使產婦進入神聖地位, 周邊的人甘願為她付出, 產婦趁此機會發洩累積的不平情緒, 消除長期積勞。 無論是產褥期或坐月子, 都意味著產婦要臥床休息, 調養好身體, 促使生☆禁☆殖☆禁☆器官和肌體儘快恢復。
躺了一周後, 朵朵媽有點不耐煩了:“我要上網, 我農場的菜肯定被偷光了。 ”“不行。 ”朵朵爸拉著一張長臉, 堅決地拒絕了朵朵媽的要求。 “就一會兒, 很快的。 ”“不行, 坐月子要靜養!靜養, 你知道什麼意思吧!”朵朵媽扁扁嘴,
Advertisiment
很無奈地躺了下去。
產婦由於分娩時出血多, 加上出汗、腰酸、腹痛, 非常耗損體力, 氣血、筋骨都很虛弱, 這時候很容易受到風寒的侵襲, 需要一段時間的調補, 因此產後必須坐月子才能恢復健康。 產婦生下孩子後, 便開始了為期一月的、民間稱謂的“坐月子”。 產婦坐月子必須瞭解以下五大原則:
原則一、要充分安靜休養 30~40天
產後最重要的一件事即為休息。 在坐月子這段時間, 家人應同心協力照顧產婦, 保證她充足的安靜休養, 不論貧富或第幾次生產, 甚至是小產, 都要同樣重視。 自然生產須休養30 天, 剖腹產、自然流產或人工流產, 更須延長休養至40 天以上。

坐月子宜靜養
原則二、保證適宜的室溫
隨著氣候與居住環境的溫、濕度變化,
Advertisiment
產婦穿著的服裝與室內使用的電器設備, 應做好適當的調整, 室內溫度約25 ~ 26℃, 濕度約50% ~ 60%, 避免著涼、感冒, 或者使關節受到風、寒、濕的入侵。
原則三、適度的勞動與休息
適度的勞動與休息, 對於惡露的排出、筋骨及身材的恢復很有幫助。 產後初始, 產婦覺得虛弱、頭暈、乏力時, 必須多臥床休息, 起床的時間不要超過半小時, 等體力逐漸恢復就可以將時間稍稍拉長些, 時間還是以1 至2 小時為限, 以避免長時間站立或坐姿, 導致腰酸、背痛、腿酸、膝踝關節的疼痛。
愛心tips
坐月子期間, 為了自己的健康和寶寶的養育環境, 應保持心情愉快, 特別是避免流眼淚。 而家人也應注意別一時疏忽提及悲傷之事, 或做出使產婦煩惱操心的行為,
Advertisiment
使其流淚, 那樣會造成產婦日後眼睛提早老化, 並且容易形成白內障。
原則四、保證身體清潔
頭髮、身體要經常清洗, 以保持清潔, 避免遭受細菌感染而發炎。 尤其要注意的是, “月子”裡產婦的會陰部分泌物較多, 每天應用溫開水清洗外☆禁☆陰部。 勤換會陰墊並保持會陰部清潔和乾燥。 惡露會在產後4 ~ 6 周排乾淨。
原則五、合理調節飲食
飲食方面就個人體質的差異性, 應該有所不同。 另外, 產後排惡露、哺乳也許有不順的情形, 或者有感冒、頭痛、口破、皮 膚癢、胃痛等疾病發生, 飲食與藥物就必須改變。 但是坐月子的飲食還是以溫補為主, 最好請醫師根據個人體質作調配比較妥善。
產後不同體質適合的食物
1、寒性體質
特性:面色蒼白,
Advertisiment
怕冷或四肢冰冷, 口淡不渴, 大便稀軟, 尿頻量多色淡, 舌苔白, 易感冒。
適用食物:這種體質的產婦腸胃虛寒、手腳冰冷、氣血循環不良, 應吃較為溫補的食物, 如麻油雞、燒酒雞、四物湯、四物雞或十全大補湯等, 原則上不能太油, 以免腹瀉。 食用溫補的食物或藥補可促進血液迴圈, 達到氣血雙補的目的, 而且筋骨較不易扭傷, 腰背也較不會酸痛。
2、熱性體質
特性:面紅目赤, 怕熱, 四肢或手足心熱, 口幹或口苦, 大便幹硬或便秘, 痰涕黃稠, 尿量少色黃赤味臭, 舌苔黃或幹, 舌質紅赤, 易口破, 皮膚易長痘瘡或痔瘡等症。
適用食物:食用山藥雞、黑糯米、魚湯、排骨湯等, 蔬菜類可選絲瓜、冬瓜、蓮藕等較為降火的品種, 可常吃青菜豆腐湯,
Advertisiment
以降低火氣。 腰酸的人用炒杜仲五錢, 煮豬腰湯即可, 不會上火。
3、中性體質
特性:不熱不寒, 不特別口幹, 無特殊常發作之疾病。
適用食物:飲食上較容易選擇, 可以食補與藥補交叉食用, 沒有什麼特別問題。 如果補了之後口幹、口苦或長痘子, 就暫停藥補, 吃些上述較降火的蔬菜, 也可喝一小杯常溫的純柳丁汁或純葡萄汁。
(兼職編輯:小林)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