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哺乳期不能吃的13種藥物

對於處於哺乳期的媽媽們來說, 禁忌的事物有很多, 藥物就是其中一項。 哺乳期媽媽們最好不要服用藥物, 否則藥物會通過乳汁, 在嬰兒身上產生相應的反應。

哺乳期需要避免服用的13類藥物:

1、激素類藥物:抵制成長, 阻礙體內激素形成。

2、抗腫瘤藥物:一周應用一次甲氨蝶呤在哺乳期婦女是可以接受的, 但應嚴密隨訪嬰兒的血液參數。

3、甲狀腺功能製劑:服藥此類藥, 可導致嬰兒甲狀腺功能低下。

4、溴化物:起疹子, 嗜睡。

5、異煙肼:頭昏、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 可引起嬰兒異煙肼中毒以及中樞神經興奮。

6、鉀製劑:可導致嬰兒體溫下降。

Advertisiment

7、滅滴靈:損害嬰兒的腎臟, 會出來噁心、嘔吐等現象。

8、氯黴素:蓄積中毒, 抵制嬰兒骨髓。

9、麥角堿類製劑:因為其具有抑制催乳激素活性的作用, 減少乳汁的分泌。

10、碘和含碘製劑:因碘可導致嬰兒甲狀腺腫和甲狀腺功能低下, 同時避免嬰兒接觸過量的放射活性物。

11、抗生素:哺乳期間部分抗生素可引起嬰兒過敏反應和導致耐藥菌株的發生。

12、避孕藥:哺乳期間口服避孕藥可抵制乳汁的分泌, 過量服用可影響嬰兒的生☆禁☆殖☆禁☆器, 同時也大大降低乳汁中礦物質、蛋白質的吸收。

13、其他類藥物:鋰製劑、中樞神經系統藥物(如抗抑鬱藥、精神抑制劑等)、某些由於個體差異引起嬰兒不良反應的藥物應適當避免或密切監測。

Advertisiment

另外, 哺乳期母親飲酒、吸煙和藥物成癮均對嬰兒不利:母親飲酒不僅可減少乳汁分泌和使嬰兒抑制, 且對嬰兒的神經系統發育產生不利影響;吸煙時嬰兒有較高的呼吸道感染發生率並有使嬰兒暴露于致癌物質的可能。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