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分娩麻醉有風險?揭開麻醉暗藏的秘密!

在女性的分娩過程中, 尤其是選擇剖腹產的孕媽咪, 無可避免都需要面臨一個麻醉的使用。 現階段較多使用的是風險較低的局部麻醉, 而全身麻醉則需要根據孕媽咪的身體狀況來決定是否使用。 對於麻醉, 很多媽咪都有各種擔心。 那麼讓我們一起揭開麻醉的神秘面紗吧!

一、局部麻醉會影響胎兒智力嗎?

局部麻醉風險低, 孕婦胎兒無影響

莉莉生寶寶的時候, 因為胎兒繞頸現象比較嚴重, 所以醫生建議選擇她選擇剖腹產。 可是, 這就意味著她不得不使用麻醉。 她從小就聽家裡的長輩說, 使用麻醉之後,

Advertisiment
不僅寶寶會變笨, 而且有可能影響到女性的再次懷孕。 所以, 她就糾結著是否要使用麻醉。


局部麻醉風險低孕婦胎兒無影響

醫生瞭解莉莉的想法之後, 對此作出了解釋。 麻醉目前在醫學上的應用相對比較廣泛, 而局部麻醉危險性較低, 常用于產婦分產。 當然, 這也需要孕媽咪和家裡人的配合。 局部麻醉, 也被稱為半身麻醉, 這一針是打在脊椎麻醉及硬脊膜外, 它需要產婦側躺並彎腰, 像個“煮熟的蝦”狀, 打完針之後孕媽咪的腹部及下肢麻木且無法施力, 但意識清醒。

“局部麻醉”原理

選擇局部麻醉的醫藥原理, 是麻醉藥物作用在產婦的神經, 直接抑制疼痛的傳導, 這種藥效對寶寶幾乎是沒有影響的。 另一方面,

Advertisiment
局部麻醉可以讓孕媽咪清醒地參與整個生產的過程, 並在第一時間聽到寶寶的哭聲, 這是全身麻醉沒辦法做到的。

總之一句話, 不管對產婦或胎兒來說, 半身麻醉都是比較安全的選擇。

二、全身麻醉有什麼風險?

全身麻醉危險性高, 先樂後苦

所謂的全身麻醉, 就是准媽咪在進入產房的時候打一針, 然後睡個覺, 醒來就已經升級了新媽咪了。 這種麻醉聽起來似乎更加乾脆, 而全身麻醉的效果取決於藥物的作用時間, 一般約兩個小時, 之後麻醉慢慢退去, 傷口漸漸痛起來, 不少孕媽咪會選擇止痛藥來止痛, 所以, 大家才會說全身麻醉是“先樂後苦”。

“全身麻醉”原理

全身麻醉的醫藥原理是將麻醉藥物及鎮靜安眠藥、肌肉鬆弛劑由靜脈投與,

Advertisiment
待產婦睡著後進行氣管內管插管, 之後以吸入性麻醉藥物為主。 相比局部麻醉來說, 全身麻醉危險性更高。 在靜脈中注入的麻醉藥物, 有可能經由胎盤血流而進入胎兒體內, 然後出現產婦睡著胎兒也跟著被麻醉的現象。


全身麻醉危險性高先樂後苦

另一方面, 如果產婦在麻醉之後產生嘔吐, 有可能將嘔吐物吸入肺部而產生吸入性肺炎, 致肺部無法適當的換氣。 因此, 如果不是特別情況, 醫生一般會建議生產採用半身麻醉的方式, 孕媽咪可不要貪圖一時的輕鬆哦!

三、麻醉沒那麼可怕, 信任醫生順利分娩

使用麻醉才能讓手術順利進行, 並在手術過程中協助維持生命徵象。 我們都知道, 現代的醫藥手術中,

Advertisiment
幾乎沒有人能夠不採用麻醉直接進行。

麻醉的目的是盡可能在不影響產婦及胎兒生理功能下給予產婦舒適無痛的感覺, 並獲致健康的胎兒與維護母體安全。

不論是全身麻醉或區域麻醉對於孕婦及胎兒皆有其潛在的危險與併發症, 使用時依賴施行的醫護人員完備的知識與技術。 並且在施行的過程中仔細偵測產婦與胎兒的安全狀況, 方能使發生率降至最低而達成成功。 所以在瞭解麻醉的必要性及風險後, 並不需要害怕麻醉。

或許, 在外行人眼裡, 麻醉依然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生產輔助工具, 雖然麻醉之後也還是會帶來某些不適的副作用, 如噁心、嘔吐等。 孕媽咪們應該給麻醉醫師更多的信心,

Advertisiment
他們一定會用最專業的方式來保護孕媽咪和寶寶的安全。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