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准媽媽,健康喝水是王道!

人如果不吃飯的話, 仍能存活幾周;但要是不喝水, 幾天後就會脫水而死。 我們身體三分之二多的部分是水, 水本身就是一種最重要的營養素,任何飲料都無法替代。 懷孕中的你, 水更應成為你親密相伴的朋友。

飲水可養生

水主要負責消化食物、傳送養分、保持各關節和內臟器官的濕潤、調節人體的溫度。 當淡水充足時, 人體的各個組織都能有效地工作。 但是, 當缺水時, 就會導致身體疼痛、組織損傷和各種各樣的健康問題。 根據研究, 諸如氣喘病、過敏症、高血壓、高膽固醇、頭痛、週期性偏頭痛等症狀,

Advertisiment
都可以通過充分飲水得到緩解或甚至治癒。

好的水能溶解、攜帶各種人體必需的物質, 但品質差的水也可以溶解、攜帶大量對人體有毒、有害的物質, 從而產生急慢性中毒, 甚至影響子孫後代的健康。 人類需要5-10天的時間對體內水進行更新, 如果長期喝品質差的水, 就等於你長期處於惡性循環狀態;反之, 人們能喝好水, 健康將時刻伴隨你。
喝水的平衡之道

專家告訴我們, 養生的要義在於平衡, 即促進身體的平衡以及與外部環境的和諧。 傳統養生古已有之.民諺就有“春捂秋凍”、“冬吃蘿蔔夏吃薑”等在民眾中擁有廣泛認知度和可行性的養生之道。

應用於飲水方面, 也就是說飲水和吃飯一樣, 要細品慢咽, 不能盲目暴飲。 尤其是在高溫環境下或運動過後大量出汗時,

Advertisiment
不能一味求快地暴飲。 暴飲不但不能起到補水作用, 反而會造成脫水。 如果人體在短時間內過量飲水, 會增加心臟、腎臟等臟器的負擔, 打亂人體正常的生理調節能力。

專家建議, 在大量出汗運動中, 以每隔30分鐘補水150~250毫升為最好;在運動前15分鐘還應補水300~500毫升。

身體處於穩定狀態的時候, 每天正常補水1000-2000亳升。 但是如果自覺或不自覺地大量飲水, 這其中就有問題了。 首先, 說明你的身體可能處於脫水狀態, 身處高溫環境, 大量排汗或大量進食鹽分都可能出現這種情況, 那麼補水是必要的;其次, 如果存在高血糖、垂體或腎臟功能異常的情況;或者處於感昌等感染性疾病中;又或有泌尿系統炎症,

Advertisiment
甚至是高尿酸血症患者, 那也可以主動大量飲水。

水對於養生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如何將水的養生功能發揮到最大?我們要學會有技巧地喝水。

肥胖餐後半小時喝一些水

想減輕體重, 又不喝足夠的水, 身體的脂肪不能代謝, 體重反而增加。 體內的很多化學反應都是以水為介質進行的。 身體的消化功能、內分泌功能都需要水, 代謝產物中的毒性物質要靠水來消除, 適當飲水可避免腸胃功能紊亂。 你可以在用餐半小時後, 喝一些水, 加強身體的消化功能, 助你維持身材。

煩躁多多喝水

人的精神狀態如果和生理機能相聯繫, 有一種物質是聯繫二者的樞紐, 那就是激素。 簡單地講, 激素也分成兩種:一種產生快感、一種產生痛苦。

Advertisiment
大腦製造出來的內啡肽被稱為“快活荷爾蒙”, 而腎上腺素通常被稱為“痛苦荷爾蒙”。 當一個人痛苦煩躁時, 腎上腺素就會飆升, 但它如同其他毒物一樣也可以排出體外, 方法之一就是多喝水。 如果輔助體力勞動, 腎上腺素會同汗水一起排出。 或者大哭一場, 腎上腺素也會同淚水排出。

健康飲水5個tips

水是生命的源泉。 地球表面大約有70%被水覆蓋, 沒有水地球上就不會有生物。 而人體近70%為水分, 血液中水分約占80%以上。 哺乳期的嬰兒體內有90%-80%的水分, 成年人體內則有70%-60%的水分, 而老年人體內則有60%-50%的水分。 餓了吃飯, 渴了喝水, 似乎已經是再習慣再熟悉再明白再清楚不過的事了, 其實並非那麼簡單, 喝水中也蘊涵著很大的學問。

Advertisiment
學會科學喝水讓你身體更健康。

tips1:起床一杯水

清晨可以說是一天之中補充水份的最佳時機, 因為清晨飲水可以使腸胃馬上蘇醒過來, 刺激蠕動、防止便秘, 更重要的是, 經過長時間的睡眠後, 血液濃度增高。

這個時候補充水分, 能迅速降低血液濃度, 促進迴圈, 讓人神清氣爽, 恢復清醒。

tips2:睡前一杯水

人體在睡眠的時候會自然發汗, 在不知不覺中流失水分及鹽分, 而睡眠的八小時內, 身體都無法補充水分, 這就是為何起床會覺得口幹的原因。 因此醫生建議睡前半小時要預先補充水分、電解質, 讓身體在睡眠中仍維持平衡狀態, 同時降低尿液濃度, 防止結石發生機率。

tips3: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

人感到口渴, 表明體內水分已失去平衡, 細胞已處於輕度脫水狀態。

如果硬要到口渴時才去飲水的話,猶如土地龜裂時才去給莊稼澆水,為時已晚。

應該養成良好的飲水習慣,經常飲水,少飲多次,讓人體水分常處在良性狀態。

tips4:運動後不宜一次性快速大量飲水

夏天運動後雖然會大量失水,但也不能快速大量地飲水,而要“細水長流”。

為彌補運動的失水,應該在運動前、運動中、運動後給予補充,並且建議在運動前飲水300-500毫升,在運動中每隔15分鐘飲150-250毫升,在運動後再補足所需的水份。

tips5:餐前宜空腹飲水

早、中、晚三餐之前約一個小時,應該喝一定數量的水。飯前空腹喝水,水在胃內只停留2至3分鐘,便迅速進入小腸並被吸收進入血液,一小時左右可補充到全身組織細胞,供應體內對水的需要,因此,飯前補充水分很重要。尤其是早餐前,因為睡了一夜,時間較長,人體損失水分較多,早上醒來,多飲些水是非常重要的。

細胞已處於輕度脫水狀態。

如果硬要到口渴時才去飲水的話,猶如土地龜裂時才去給莊稼澆水,為時已晚。

應該養成良好的飲水習慣,經常飲水,少飲多次,讓人體水分常處在良性狀態。

tips4:運動後不宜一次性快速大量飲水

夏天運動後雖然會大量失水,但也不能快速大量地飲水,而要“細水長流”。

為彌補運動的失水,應該在運動前、運動中、運動後給予補充,並且建議在運動前飲水300-500毫升,在運動中每隔15分鐘飲150-250毫升,在運動後再補足所需的水份。

tips5:餐前宜空腹飲水

早、中、晚三餐之前約一個小時,應該喝一定數量的水。飯前空腹喝水,水在胃內只停留2至3分鐘,便迅速進入小腸並被吸收進入血液,一小時左右可補充到全身組織細胞,供應體內對水的需要,因此,飯前補充水分很重要。尤其是早餐前,因為睡了一夜,時間較長,人體損失水分較多,早上醒來,多飲些水是非常重要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