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准媽媽必備 超實用的孕期產檢攻略

懷胎十月, 每個准媽媽都要接受一系列產檢。 產檢既能讓准媽媽們瞭解胎兒成長的一點一滴, 又能及時發現胎兒有什麼樣的發育危機。 那麼, 產檢到底檢查什麼?哪些是必做項目?瞭解並按時進行產檢, 對胎兒與孕婦本身都十分重要。 產檢時間表
很多媽媽為孕期應該幾時開始產檢, 應該做幾次B超而煩惱。 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產檢時間表, 沒有特殊情況可以照住時間表來產檢!
各項檢查的注意事項:
唐氏篩檢
判斷胎兒唐氏症的風險率
唐氏篩檢作用是判斷胎兒是否是唐氏症患兒的高危人群。
Advertisiment
唐氏兒是指具有嚴重的智力障礙, 先天愚型的孩子。
唐篩檢查方法:
抽靜脈血, 不需要空腹, 一般3天左右可以出結果。 結果會給出一個唐氏風險值, 比如幾百分之一。 醫院會給風險值劃個臨界值, 比如高於1/270就是高危, 低於1/270是低危。 但臨界值不同的有醫院有不同的標準。
TIPS:
如果是高齡產婦, 在孕16-20周還需要接受羊膜穿刺, 主要是看胎兒的染色體異常與否。
POINT!沒過唐篩不代表孩子一定是癡呆
唐篩檢查可篩檢出60—70%的唐氏症患兒。 但唐篩檢查只能幫助判斷胎兒患有唐氏症的機會有多大, 並不是說抽血結果指數偏高, 就表示胎兒一定患上唐氏症。
糖篩
篩檢妊娠糖尿病
檢查方法:
檢查時先抽取准媽媽的血液樣本, 來做一項耐糖試驗,
Advertisiment
不需要禁食。 喝下50克的糖水, 等1小時後, 再進行抽血, 當結 果出來後, 血液指數若在140以下, 屬正常;指數若為140以上, 就要懷疑是否有妊娠糖尿病, 需要再回醫院做第二次抽血。
第二次抽血要先空腹8小時後, 再進行抽血, 然後喝下100克的糖水, 1小時後抽1次血, 2小時後再抽1次, 3小時後再抽1次, 總共要抽4次血。 只要有2次以上指數高於標準值的話, 即代表准媽媽有妊娠糖尿病。
POINT!糖篩前準備不足會導致沒法過關
做耐糖實驗, 必須喝完糖水超過一個小時才能抽血的!沒有提前喝糖水, 結果可能不準確。 檢查前一天, 以清淡的食物為主, 米飯、水果、高糖的東西都要少吃。 糖水喝的時候慢點, 喝完多走動, 能幫助降低血糖濃度。
B超
判斷胎兒宮內情況的重要手段
一般情況下,
Advertisiment
准媽媽在整個孕期需要做至少3-4次B超檢查, 孕早期和孕中期各1次, 孕晚期1-2次。 第一次產檢之前一般會做一次B超, 是為了看看胚胎的發育情況, 是否在子宮內, 確定胎兒有無心跳, 是否是雙胞胎, 推定預產期等。 20-24周會再做一次B超, 目的是排畸。 到孕晚期還會再進行一次排畸B超, 進一步判定胎兒的情況。 臨產的時候有的醫生也會安排一次B超, 看胎兒的羊水及胎盤情況, 判斷是否有胎盤老化等情況。
有些情況特殊, 如有流產先兆、妊娠期合併症等的准媽媽, 醫生可能還會安排額外的B超檢查。
POINT!適度B超不會傷害胎兒
不少准媽媽擔心照B超的輻射會影響胎兒。 其實目前沒有任何科學依據表明B超對胎兒有危害。
Advertisiment
反而, 如果因為害怕這個而不做B超檢查, 就無法掌握胎兒的情況, 可能出現畸形兒或延誤胎兒治療的機會。 只要按照醫囑來做B超, 就不會有問題的。
測身高·體重
身高一般初診時測量, 體重則每次都需測定
身高, 在整個孕期中只是在最初做檢查的時候測一次即可。 醫生將通過身高和體重的比例來估算你的體重是否過重或過輕, 以及盆骨大小。
體重, 是每次孕期檢查的必測專案。 通過孕媽咪的體重可以間接檢測胎兒的成長。 整個孕期體重增加約為12.5公斤, 當然, 這只是個參考值, 每個人會有不同的差異。
POINT!不可以因為怕稱體重而不吃東西
孕媽咪們不要因為產檢時候要稱體重, 就不吃東西了。 要注意, 這對自己和胎寶寶可都不好哦!而且,
Advertisiment
因為饑餓, 接下去的很多檢查都會受到影響的。 所以, 除了醫生特別通知你因為要做血液檢查外, 產檢前還是要好好吃東西的。
量血壓
血壓, 是每次孕期檢查的必測項目
一般來說, 標準值不應超過130/190mmHg, 或與基礎血壓(懷孕前的血壓)相比增加不超過30/15mmHg。 血壓高是先兆子癇, 即妊娠高血壓疾病的症狀之一, 一般20周以後會發生, 它將影響胎兒的發育成長。 所以每一次檢查都要量血壓, 看看是否在基礎血壓上有升高, 來預測或觀察孕婦是否會得妊娠高血壓疾病。
POINT!量血壓時一定要放鬆
孕媽咪因為走來走去, 或是來到醫院感到緊張, 使得量出來的血壓有些失常。 碰到這樣的情況, 醫生會建議你可以先休息15分鐘, 安靜下來以後再進行測量。要確保在空氣流通的、情緒平靜的情況下測量。
心電圖
儘早排除心臟疾病給分娩帶來的困擾
一般在初診和妊娠32~34周時分別做一次心電圖。初診的時候,主要是想瞭解一下孕媽咪的心臟功能,排除心臟疾病,以確認孕媽咪是否能承受分娩,有問題的話要進內科及時治療。另外,孕期心臟的負擔會經歷兩個高峰時期,第一個高峰是妊娠32~34周,第二個高峰就是分娩的時候,所以在第一個高峰的時候要做一下心電圖,看看心臟的負擔情況是十分有必要的。
尿檢
進入產科檢查後,每次檢查都要進行尿檢。檢查尿液中是否有蛋白、糖及酮體,鏡檢紅細胞和白細胞,尤其是蛋白的檢測,可以提示有沒有妊娠高血壓等疾病的出現。有問題出現的話,可以根據情況及時處理。如有血尿的情況下,就需要進一步檢查是不是腎結石、膀胱結石等。
POINT!!采尿時,中段尿液是最好的!
通常,最好在早上采尿樣,因為這是一天中尿樣濃度最高的時候。其中中段尿液是最好的,因為開始的尿流會機械性地把尿道口的汙物沖洗出來。采尿前,應先洗手,擦乾,採集到尿樣後,應儘快送至檢測處。
血液檢查
依據醫院和孕媽咪的情況不同,檢查項目可能也不一樣
血液檢查,通常在第一次產檢最為細緻,包括很多項目,如肝功能、腎功能、血型(ABO)、巨細胞、風疹、弓形體病毒感染、梅毒篩選等,如果要保留臍血還要做HIV檢查,即愛滋病毒檢查。
通常,各個醫院所設置的檢查項目是不一樣的。同時,醫院還會根據孕媽咪的詳細情況安排檢查項目,比如說,母親O型、父親B型有可能會引起ABO溶血的情況就要進行抗體測定;對於高齡產婦的婦女們來說,除了必備的一般產前健康檢查等各類項目之外,還有一些專門針對高齡產婦所需要額外進行的特別專案等。
POINT!檢查前必須遵守的!
檢查前一天的晚餐最好能在家裡吃,在隔天早上7點到9點的空腹時接受檢查最適合。做血液檢查前如果進餐的話,血液中的營養成分會增加,就無法做正確的檢查。
抽血當天,不要穿袖口過小過緊的衣服,避免抽血時衣袖卷不上來或抽血後,衣袖過緊,引起手臂血管血腫。
觸診
有經驗的醫生常運用四步觸診法檢查子宮大小、胎產式及胎方位,估計胎兒大小與妊娠周數是否相符,進一步瞭解子宮底部是胎頭還是胎臀或其他部位,同時估計羊水量。然後與所有檢查配合起來,預測寶寶的大小等。
POINT!觸診時請放鬆
觸診前,孕媽咪最好先排尿。然後仰臥,頭稍墊高,雙腿略微彎曲,稍分開,使腹肌放鬆。醫生會站在你的右側,面向孕媽咪的頭部開始檢查。
測宮高與腹圍
孕媽咪的宮高、腹圍與胎寶寶的大小關係非常密切。孕早期、孕中期時,每月的增長是有一定的標準的。每一個孕周長多少,都是需要瞭解的。而且到後期通過測量宮高和腹圍,還可以估計胎兒的體重。所以,做產前檢查時每次都要測量宮高及腹圍,以估計胎兒宮內發育情況,同時根據宮高妊娠圖曲線以瞭解胎兒宮內發育情況,是否發育遲緩或巨大兒。
浮腫檢查
懷孕後,尤其是5~6個月以後,因為胎兒的增大和羊水的增多,宮體對下肢血管的壓迫使下肢血液回流不暢造成脈壓增高,下肢容易出現浮腫。這不是一種病症。但是浮腫也是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表現之一,所以要區分清楚是妊娠期的水腫還是妊娠高血壓疾病所引起的浮腫。如果浮腫現象嚴重,必要時就要進行利尿治療。
POINT!最好不要穿過膝的襪子
醫生是通過按壓孕媽咪的足部和腿部來完成浮腫檢查的,如果你穿著長筒襪會給自己造成一定的麻煩,所以檢查時最好還是穿短襪為好,穿脫更方便。
內診
一般在孕晚期檢查,用來檢測骨盆及產道狀況
內診也叫陰☆禁☆道檢查,以前做得比較多,目的在於檢查骨盆的情況,但現在慢慢地減少了。只有在快到預產期的時候才進行檢查。內診主要是對宮頸、陰☆禁☆道、外☆禁☆陰進行檢查,從外而內,先是看外☆禁☆陰,然後檢查陰☆禁☆道和宮頸。
多普勒胎心檢查/胎兒監護(NST)
傳統檢測胎心、胎動的方式多是使用聽筒,而現在多普勒胎心檢查已經普及,寶寶的胎心跳動很快,120~160跳/分鐘都是正常的。
35周後,孕媽咪的胎兒監護也就開始啦。每次最少15分鐘,寶寶的活動就會記錄在案哦。如果孕媽咪將要生產,胎心監護也能測出孕媽咪是否處於陣痛階段。
POINT!聽的時候請保持放鬆、安靜
聽胎心前,孕媽咪最好先排空小便,仰臥,兩腿伸直,醫生會將聽筒輕輕放在胎心最清楚的部位,仔細聆聽,認真計數。此時一定要放鬆,並保持安靜。
在每次產前檢查之前,就要做好充分的準備
在每次產前檢查之前的幾天裡,你可以把想問的事情或關心的問題記在小本子上,以便在下次產檢時能夠有準備地向醫生提出來。你可能會對自己的問題如此之多感到驚訝,所以不要錯過親自去獲得答案的機會。
舉個例子,在你喝任何藥茶、服用孕期補充劑或非處方藥之前,在下次產檢的時候帶在身上,這樣可以讓醫生看看產品標籤,並告訴你是否可以在孕期服用。
當然,如果你有什麼緊迫的問題或任何異常的症狀,不必等到下一次產檢的時間,要即刻去醫院就診。
(責任編輯:Viola) 安靜下來以後再進行測量。要確保在空氣流通的、情緒平靜的情況下測量。
心電圖
儘早排除心臟疾病給分娩帶來的困擾
一般在初診和妊娠32~34周時分別做一次心電圖。初診的時候,主要是想瞭解一下孕媽咪的心臟功能,排除心臟疾病,以確認孕媽咪是否能承受分娩,有問題的話要進內科及時治療。另外,孕期心臟的負擔會經歷兩個高峰時期,第一個高峰是妊娠32~34周,第二個高峰就是分娩的時候,所以在第一個高峰的時候要做一下心電圖,看看心臟的負擔情況是十分有必要的。
尿檢
進入產科檢查後,每次檢查都要進行尿檢。檢查尿液中是否有蛋白、糖及酮體,鏡檢紅細胞和白細胞,尤其是蛋白的檢測,可以提示有沒有妊娠高血壓等疾病的出現。有問題出現的話,可以根據情況及時處理。如有血尿的情況下,就需要進一步檢查是不是腎結石、膀胱結石等。
POINT!!采尿時,中段尿液是最好的!
通常,最好在早上采尿樣,因為這是一天中尿樣濃度最高的時候。其中中段尿液是最好的,因為開始的尿流會機械性地把尿道口的汙物沖洗出來。采尿前,應先洗手,擦乾,採集到尿樣後,應儘快送至檢測處。
血液檢查
依據醫院和孕媽咪的情況不同,檢查項目可能也不一樣
血液檢查,通常在第一次產檢最為細緻,包括很多項目,如肝功能、腎功能、血型(ABO)、巨細胞、風疹、弓形體病毒感染、梅毒篩選等,如果要保留臍血還要做HIV檢查,即愛滋病毒檢查。
通常,各個醫院所設置的檢查項目是不一樣的。同時,醫院還會根據孕媽咪的詳細情況安排檢查項目,比如說,母親O型、父親B型有可能會引起ABO溶血的情況就要進行抗體測定;對於高齡產婦的婦女們來說,除了必備的一般產前健康檢查等各類項目之外,還有一些專門針對高齡產婦所需要額外進行的特別專案等。
POINT!檢查前必須遵守的!
檢查前一天的晚餐最好能在家裡吃,在隔天早上7點到9點的空腹時接受檢查最適合。做血液檢查前如果進餐的話,血液中的營養成分會增加,就無法做正確的檢查。
抽血當天,不要穿袖口過小過緊的衣服,避免抽血時衣袖卷不上來或抽血後,衣袖過緊,引起手臂血管血腫。
觸診
有經驗的醫生常運用四步觸診法檢查子宮大小、胎產式及胎方位,估計胎兒大小與妊娠周數是否相符,進一步瞭解子宮底部是胎頭還是胎臀或其他部位,同時估計羊水量。然後與所有檢查配合起來,預測寶寶的大小等。
POINT!觸診時請放鬆
觸診前,孕媽咪最好先排尿。然後仰臥,頭稍墊高,雙腿略微彎曲,稍分開,使腹肌放鬆。醫生會站在你的右側,面向孕媽咪的頭部開始檢查。
測宮高與腹圍
孕媽咪的宮高、腹圍與胎寶寶的大小關係非常密切。孕早期、孕中期時,每月的增長是有一定的標準的。每一個孕周長多少,都是需要瞭解的。而且到後期通過測量宮高和腹圍,還可以估計胎兒的體重。所以,做產前檢查時每次都要測量宮高及腹圍,以估計胎兒宮內發育情況,同時根據宮高妊娠圖曲線以瞭解胎兒宮內發育情況,是否發育遲緩或巨大兒。
浮腫檢查
懷孕後,尤其是5~6個月以後,因為胎兒的增大和羊水的增多,宮體對下肢血管的壓迫使下肢血液回流不暢造成脈壓增高,下肢容易出現浮腫。這不是一種病症。但是浮腫也是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表現之一,所以要區分清楚是妊娠期的水腫還是妊娠高血壓疾病所引起的浮腫。如果浮腫現象嚴重,必要時就要進行利尿治療。
POINT!最好不要穿過膝的襪子
醫生是通過按壓孕媽咪的足部和腿部來完成浮腫檢查的,如果你穿著長筒襪會給自己造成一定的麻煩,所以檢查時最好還是穿短襪為好,穿脫更方便。
內診
一般在孕晚期檢查,用來檢測骨盆及產道狀況
內診也叫陰☆禁☆道檢查,以前做得比較多,目的在於檢查骨盆的情況,但現在慢慢地減少了。只有在快到預產期的時候才進行檢查。內診主要是對宮頸、陰☆禁☆道、外☆禁☆陰進行檢查,從外而內,先是看外☆禁☆陰,然後檢查陰☆禁☆道和宮頸。
多普勒胎心檢查/胎兒監護(NST)
傳統檢測胎心、胎動的方式多是使用聽筒,而現在多普勒胎心檢查已經普及,寶寶的胎心跳動很快,120~160跳/分鐘都是正常的。
35周後,孕媽咪的胎兒監護也就開始啦。每次最少15分鐘,寶寶的活動就會記錄在案哦。如果孕媽咪將要生產,胎心監護也能測出孕媽咪是否處於陣痛階段。
POINT!聽的時候請保持放鬆、安靜
聽胎心前,孕媽咪最好先排空小便,仰臥,兩腿伸直,醫生會將聽筒輕輕放在胎心最清楚的部位,仔細聆聽,認真計數。此時一定要放鬆,並保持安靜。
在每次產前檢查之前,就要做好充分的準備
在每次產前檢查之前的幾天裡,你可以把想問的事情或關心的問題記在小本子上,以便在下次產檢時能夠有準備地向醫生提出來。你可能會對自己的問題如此之多感到驚訝,所以不要錯過親自去獲得答案的機會。
舉個例子,在你喝任何藥茶、服用孕期補充劑或非處方藥之前,在下次產檢的時候帶在身上,這樣可以讓醫生看看產品標籤,並告訴你是否可以在孕期服用。
當然,如果你有什麼緊迫的問題或任何異常的症狀,不必等到下一次產檢的時間,要即刻去醫院就診。
(責任編輯:Viola)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