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六大育兒新知識

居住環境影響兒童肥胖概率

加拿大研究人員公佈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 住所周邊環境與兒童體力活動的多少有密切關係。 研究人員對300個家庭和600多名8歲至10歲兒童進行了調查。 被調查兒童的父母中至少有一人是肥胖症患者, 因此這些兒童被視為肥胖症的“高風險人群”。 調查結果顯示, 如果住所附近如果有公園、綠地或其他利於日常鍛煉的場所等, 往往會增加兒童戶外活動的機會, 從而有助於降低他們罹患肥胖症的風險。

母愛可以改良遺傳基因

加拿大麥基爾大學的基因學家研究發現,

Advertisiment
母愛可能足以改變我們的遺傳密碼。 研究人員讓母老鼠撫育新出生的小鼠。 母老鼠舔小老鼠和為它們梳理毛髮的時間各不相同。 實驗證實, 有母親撫育的動物更膽大而且更愛冒險。 實驗還表明, 母親的照顧之所以起作用, 是因為它改變了一種控制大腦對壓力反應的基因的表達。 這種基因變化導致大腦中海馬長出更多的壓力受體, 減少身體對壓力的反應。 隨後的實驗顯示, 這種基因變化是持久的, 甚至可以遺傳給後代。

常換睡姿有助寶寶發育

嬰兒最理想的睡姿是側臥, 對於較小的嬰兒, 特別是小於6個月、有溢奶的嬰兒來說, 更是如此。 側臥位睡眠既對重要器官無過分壓迫, 又利於肌肉放鬆, 萬一嬰兒溢乳也不致嗆入氣管。

Advertisiment
但長期固定一種睡姿也不適宜, 既不舒適, 也不利於寶寶的身體平衡發育。 所以, 可以定時變換側臥位。 專家提醒, 寶寶吃奶後要注意側臥不要仰臥, 以免吐奶嗆到氣管。 左右側臥時, 要當心不要把小兒耳郭壓向前方, 否則耳郭經常受折疊也易變形。

孩子22點前入睡最科學

世界睡眠日前夕, 兒保專家指出, 22點到次日淩晨1點是生長激素分泌高峰期, 若錯過這段時間細胞新陳代謝將受到影響。 對於睡眠少的幼兒, 有些家長採取週末“睡上一整天”的集中補眠方式, 這是錯誤的觀念。 專家指出, 這種方法從表面上看能在短時間內補充大部分體力的消耗, 但仍有一部分睡眠缺失造成的影響需要1周左右才能完全恢復。

Advertisiment
長期使用集中補眠方式會造成晝夜節律混亂, 進而產生一些睡眠障礙, 對身心造成影響。

寶寶用餐後也得“刷牙”

某牙醫聯盟調查發現, 在餵食完母奶或牛奶後, 不清潔幼兒牙齒的父母比例高達6成。 牙醫提醒, 哺乳後, 一定要以沾取清水的紗布輕拭乳牙。 因為哺乳時間過長, 牙齒接觸乳汁時間過久, 易形成蛀牙。 當BB的上門牙靠近牙齦處顏色轉變為淡黃色或深棕色時, 可能就是奶瓶性蛀牙的徵兆, 應勤加清潔口腔, 否則容易造成牙齒脫鈣, 嚴重者將影響乳臼齒生長或牙齒斷折。

春季給孩子掛香囊可防病

香囊是指將芳香藥制成藥末, 裝在特製的布袋中。 兒童佩戴香囊, 可有效防治春季流行病。 中醫理論認為, 春季陽氣旺盛,

Advertisiment
地氣升發, 同時也是病毒邪氣孕育而發的時令。 因此, 不少兒童在春季易感染疾患, 或舊病復發。 藥物濃郁的香味散發, 在周圍可形成高濃度的小環境, 中藥成分吸入人體後, 芳香氣味能夠刺激鼻粘膜, 使鼻粘膜上的一類抗體含量提高, 增強殺死病毒能力, 能起到防病的作用。 (陳潔/文)

相關用戶問答